谢晖:问学论道,微言博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67 次 更新时间:2012-01-07 11:34

进入专题: 微博  

谢晖 (进入专栏)  

把微博与学术拉扯起来,或许在习惯了“但凡学术,必鸿篇巨制”的当下学者眼里,实在无从谈起,更不足挂齿。但近观学界大家,以身作则,把学术观点借用微博表述者大有人在,举凡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可在各类微博世界中觅其踪迹,见其思想,知其学识。这可能让迷恋于不“砖著”便不厚重的学者心中,是学术的死亡,但换个观察视角,又何尝不是学术的再生呢?

自古以来,立功、立言、立德,就被先哲们视为人生之“三不朽”。其中立言的要旨,在言简意赅、在要言不烦、在微言大义。一部《论语》,区区一万六千言,曾被树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虽时移势易,但汉语世界人们的言谈举止被《论语》所规范者,比比皆是;一部《道德经》,浓缩五千余言,把天人之奥义,群己之关联,身心之扣结,描绘得出神入化。数千年过去,国人的形上智慧,罕有超越《道德经》者。

而在欧美,学术论著虽每每洋洋洒洒,动辄数十万字,但格言警句式论著,仍获人们青睐。以《漫步遐想录》闻名的卢梭,以《思想录》名世的帕斯卡尔,以《法律智慧警句集》传世的拉德布鲁赫等,都借用格言的句式,省略了论证的枝蔓纠缠,剔除了资料的铺陈堆砌,直入作者所表达的文眼文心,既让人看到思想的烛照,也让人生发学理的回味。从而逼迫读者不得不将其身心感悟,带入作者的意义世界,实现和作者的意义互动,思想交锋。

在当下中国,寻求以微言而表深思的学术现象,也不时出现。我早年阅读王润生之《冷火与断云》时,就被那种短小精悍、包孕深沉的语言和思想所感动。前些年,法学家舒国滢又采取类似方式,把一个个精练的命题,借用一定的逻辑组合,缀串成一册别有韵致的法哲学文集。其思想深度、学术含量,决不逊色于舒氏之他著。

可见,借微言而传思想,并非学术之大忌。曾几何时,随着西学东渐,科学之风风靡东土,凡学术论著,务求选材审慎、论证详备,逻辑绵密、滴水不漏。毫无疑问,这对科学精神、逻辑理性在我国的传扬,功莫大焉。但此种对学术的追求,基于学界内部,无可非议,及至学界外部,或许多此一举。因更多读者所关注者,并非你绵密之论证过程,而是你精到的学术论点和结论。更可注意者,因学术分工日细,所谓学界内部,在不同学科间更显其相对特征。一位法学者看物理学成果,大多在乎结论本身,其演算过程,则无需挂齿;同理,一位物理学者看法学成果,关注论证方式者或寥寥无几,而关注结论者,则大有人在。

凡此种种皆表明,对学术及其传播而言,微言未必微效,巨著未必巨功。因之,以微言而彰学术,绝非有些人非议东方思维时的惯用套语:东方思维重感悟、轻论证,重诗性、轻理性。在我看来,感悟和诗性也罢,论证和理性也罢,所彰显的,不过是表达手法的差异,绝不是思维过程的差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尽管只有寥寥28字,但其思维过程与借助繁文冗句而论证“外部视角”、“内部视角”的思维过程恐怕差别无几。故如何表达与如何思维未必必然关联。

如上体认,让我在通过正义网而初识微博之际,就在友人循循善诱之下,注册微博,并尽量以学术语言,坚持经营近两年,不知何故,鄙微博被关注者数量居然排该网站之首。从此起步,关注微博、并借助微博传布所思所想,就很快成为我的习惯。随后分别在网易、新浪和腾讯等门户网站,也注册了微博,尽管和那些广受关注的学术明星、社会公知们相比较,鄙微博的关注度极为有限,但其强大的传布功能仍让我不忍释手。两年多的体悟感受,使我觉得微博之于学术的功能,或可总结为如下四端:

其一在作者表达时,务求表意准确、言之有物,不枝不蔓、文短意长。在有限的字数内,任何一位严谨的微博作者,不得不惜墨如金。尽管咬文嚼字对那些喜欢围观、不擅长品味的读者,可能并不感冒,但学者的致力所向,并不以围观而得意,而更以与读者共享为乐趣。特别遇到“已经超过““字”……之类提醒时,在本来仔细编织的微博中,究竟删除哪几个字才更妥要?有时真需要古人所谓认真“推敲”的严谨和功力。

其二在微博对学术的强大传播功能。在此强大传播功能下,让那些容易被人接受的学术观点,很快会变成读者、甚至社会之共识。鸿篇巨制的学术论著,对于专业人士,自是不可或缺的,但对于学术思想的传播,必须讲“小的就是美好的”。经过作者们千锤百炼而出炉的微博作品,其洗练的文字和深邃的见识,很容易在瞬间就征服人心,并被方便的转播功能所广传公布。一年多前在正义网之微博博友的聚会中,有人谈及微博传布的几何效应,我听来尚懵懵懂懂,近两年的实践,却叫我深谙其中三昧。

其三在微博对作者灵感的随时激发。因表达方式的灵活、快捷,不论你用手机,还是直接上网,不时可将所想所感、所思所悟,发表在网络世界,让天下有心人和作者共悟思想的美妙,共享学术的兴致。尤催人奋进、并乐此不疲者,在作者已拥有若干好友,并以等待、转发其所见所识为乐趣时,更容易激发作者的创造热情和思想动力。到此一境界,创作微博不仅是作者自由精神的表达,不仅伸展、放大了作者的自由意志,而且无形之中,放大并伸展了作者的责任意识。此种责任自是压力,更是动力。从而自由意志和责任意识的双重推动,更易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和动手欲望。

其四在微博世界,作者和读者间可以随时实现及时互动和灵活交流,进而在不同学术观点间迅捷地展开商辨和交锋。古人云:“知出乎争”。即便真理未必是越辩越明,但学术争论却会迫使每个参与者成为思考者,而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特别在微博世界,绝大多数博主匿名注册,因之,不会因和你认识与否,给你抬举、给你面子。只要博主心有所想,便可借匿名优势,畅所欲言。此种形境,对专嗜学术的作者而言,是与读者互动,并从中真正体味“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的难得良机。学术论证即使在此无法充分展开,但也可以深化。

记得法学者江渚子君(当然,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的话)曾有言曰:“微博是个好东西”,我愿意借其结论,转嫁于学术:“微博之于学术,是个好东西”。

进入 谢晖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微博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93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检察日报》2012年1月5日第3版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