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革命是英国民众为反对英王詹姆斯二世的专横,于1688年发动的一次政变。政变成功迫使詹姆斯二世退位,王位由其长女玛丽公主及丈夫威廉,在同意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的条件下继任,从而正式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这是一次非暴力的成功变革,故被称为光荣革命。被英国哲学家罗素称为“一切革命中最温和最成功的革命”。
英国13世纪开始就已经是个有着君主立宪架构的国家,但英王凭借着“君权神授”的观念,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基本不将议会放在眼里。对于英王的专横,议会也一直在抗争。1640年英国发生革命就是议会试图摆脱英王专制的尝试,革命导致君主制的废除以及英王查理一世的被推上断头台。后来王朝复辟,继位的查理二世,表面已经不再明目张胆地挑战英国议会,但暗地里还是做着恢复王权威严的准备。查理二世于1685年病故后,由弟弟詹姆斯二世继位。
詹姆斯二世继位时,查理二世留给他的王权相当稳固,使得政界人士也向他表示祝贺,并对他表示效忠。即位初期他也表现得相当节制,丝毫没有不尊重议会实行专制独裁的意向,没有想用天主教取代国教的企图,没有禁止新教的表示。相反,他还拒绝了顾问们某些极端的建议,如强迫安妮公主信奉天主教;立他的养子贝尔维奇公爵为正式继承人;寻求法国帮助在英国强推天主教等。
然而,詹姆斯这种表面上的顺从、平静、忠诚只是一种假象,假象下隐藏着的是他的愤恨、野心、宗教的偏执。他即位后虽然一再声明将遵守英国国教的原则,宣称可以不顾个人安危,维护英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等。然而,就在他即位后的第二个星期日,就去做了天主教的弥撒。这说明他的宣言不过是为了稳定局势的一种权宜之计。后来的情况表明,詹姆斯二世做事反而不如他哥哥那么隐讳,在自认为站稳脚跟后,就开始违背誓言向议会发起挑战:
1685他全然不顾英国民众普遍反感天主教的民意,违背议会关于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的“宣誓法案”,委任天主教徒到军队里任职。随后又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进入政府、教会、大学担任重要职务。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后发布两个“宽容宣言”,以信教自由名誉为天主教在英国的推行开绿灯,并命令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在各教区的宣读。
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他更以防范社会动乱,维持社会稳定的理由,将只有6000人的军队扩充到3万多人,并将一半的军队驻扎在伦敦,以随时镇压人民可能发生的骚乱;目的是想通过军队的支持恢复王权的威严。按传统,英国民众包括乡绅、贵族对军队在政治中所起的作用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一向把军队看成专制暴政的邪恶工具。议员们也以史为鉴,认为自从1645年“新模范军”建立之后,军队成了左右国内政治局势的主要力量,议会经常受到军队的威胁,所以詹姆斯二世此举引起了英国民众的强烈的不满。
任命追随自己的人代替不支持自己的内阁成员,如解除枢密会议的主席哈里法克斯的职位,让追随自己的桑德兰伯爵接替其位职;让以残暴闻名的杰弗里斯担任掌玺大臣。
詹姆斯二世的行为已经引起英国民众极大的不安。此时,在法国发生了让英国人大为震动的天主教迫害胡格诺教徒的事件。逃到英国的胡格诺教徒讲述自己在法国受天主教迫害的情况,激起了英国民众对天主教的愤恨,从而更坚定了他们反对推行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的决心。
皈依了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对国内公众的反对,不仅不为所动,还因此时发生的“高登控告赫尔斯案件”坚定了他推行天主教的决心。
1686年6月,天主教徒赫尔斯的仆人高登向高等法庭控告赫尔斯违反“宣誓条例”担任了军队的军官。高等法庭审理此案时,在12个法官中,除1名法官反对外,其余11人认为国王有权“赦免”天主教徒个人,可以不遵守“宣誓条例”担任公职。这个案例,使詹姆斯二世认为他可以用赦免权来推行天主教。与此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宗教委员会,职能是防止英国国教徒反对天主教的布道。
此后,詹姆斯二世又花了不少人力和财力争取英国民众皈依天主教,或大力宣传、或个别谈话,但收效甚微。直到1688年,在治安法官中,天主教徒只占1/4左右。内阁成员中也只有桑德兰1人皈依天主教。
1686年3月,詹姆斯二世又发布指令,要求布道者只能按教义问答手册中所规定的内容传教,不能加入反对天主教的内容。伦敦副主教夏普拒不执行该指令,詹姆斯二世即命令伦敦主教停止夏普的布道权,遭主教拒绝。詹姆斯二世又解除了主教的职务;主教曾在枢密会议任职,后被詹姆斯二世逐出枢密会议,现在又被解除了职务;然而主教坚决不向詹姆斯二世屈服,使詹姆斯二世的威信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加剧了詹姆斯二世与英国教会的冲突。
在接连碰壁之后,詹姆斯二世试图争取得新教徒的支持,以共同反对与自己对抗的英国国教。1686年,他颁布了一些有利于新教徒的法令,但收效不大。接着他又派使臣去荷兰会见奥兰治的威廉和玛丽,寻求支持他取消“宣誓条例”和“市镇社团法”,鉴于詹姆斯二世在英国已失尽民心,两人拒绝了他的要求。
詹姆斯二世虽遭挫折,不肯改弦更张,反而迁怒于内阁成员,连续将英国国教大臣克拉兰敦伯爵和曼彻斯特伯爵免职,并企图任命天主教徒担任牛津马格达仑学院的院长。这更加剧了与上层人士的矛盾,当罗马教皇计划派遣使节访问英国时,詹姆斯二世命萨默塞特公爵主持欢迎仪式,就遭到拒绝。,
为了推行天主教,1687年4月4日,他强行颁布了“赦免宣言”,废除了反对天主教的刑事法和“宣誓条例”。他希望能得到非国教徒的响应和议会的支持。但英国民众多认为这是詹姆斯二世推行天主教的伎俩。哈里法克斯在致非国教徒的公开信中说:“非国教徒们,他现在拥抱我们,不过是为了将来更随意地压榨我们。天主教徒们,你们相信他允诺的自由吗,按原则他不可能给任何人以自由。”詹姆斯二世未能如愿,遂于1687年7月解散了议会,并延期新议会的选举,因为詹姆斯二世预感追随他的人不可能在选举中成为多数。
为了控制新议会的选举,詹姆斯二世让桑德兰、杰弗里斯等人在各选区建立组织,挑选自己的候选人;并将那些能够影响选举,不顺从自己的地方官和市镇机构的人员大量撤职,改任一些天主教徒和忠于他的人员担任这些职务,以确保自己的候选进入议会。这行为更激怒了各地的贵族和城市中各阶层的民众。
詹姆斯二世不尊重民意,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地的行为,引起了英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并导致严重后果。1688年初,全国上下各种政治派别和宗教界的人士,包括辉格派和托利派的人士,都在反对詹姆斯二世的目标下联合了起来。詹姆斯二世在英国实际已经成为孤家寡人。
1688年4月27日,詹姆斯二世再次颁布“赦免宣言”,并命令在此后的两个星期日在教堂里宣读。他一相情愿地指望这个“宣言”能受到非国教徒的支持,以孤立英国国教徒。“宣言”发表后,遭遇英国国教徒的一致抵制,并指责国王的行为为非法,有90%的教士拒绝服从。5月18日,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桑克洛夫联合6个主教在拟订的一份“请愿书”中指出:“国王的‘赦免宣言’是建立在国王豁免权基础上的,但这种豁免权已经被议会多次宣布为非法。”
国王下令将7名主教以煽动罪交法庭审判。詹姆斯二世的不明智,甚至连他自己的亲信桑德兰和杰弗里斯都认为不妥。结果法庭在6月30日宣布7个主教无罪,詹姆斯威信扫地,统治基础受到重创而摇摇欲坠。
自从1640年的革命以后,英国民众普遍对英国的主教制和主教抱有反感,认为它是专制君主制的帮凶。如今7位主教因反对詹姆斯二世,反而变成了英雄,群众对主教的态度转变了。当他们被国王下令送往伦敦塔囚禁时,沿途群众对他们欢呼致意。6月29日被带到法庭受审时,民众密切关注着审判结果。当法庭不顾国王的旨意宣布7名主教“无罪”时,群众以欢呼迎接他们。甚至军队的士兵,也对此欢声雷动。
此时,突然传出王后在6月10日生一男孩的消息。本来人们还抱有一线希望,即在詹姆斯二世死后,由信奉新教的玛丽公主或安妮公主继位,可以逐步消除国内由于宗教问题而引起的矛盾。如今国王有了儿子,将来必将由其继承王位,而王子显然只会是一个天主教徒。民众的希望破灭了,内心的不满情绪一点即燃。
詹姆斯二世的意外得子引起了种种猜测。有人怀疑,王后多年不育突然生子,可能是天主教徒做了手脚。有人甚至肯定男孩是偷运到王宫内的。一时间,王子的身世成了一个政治问题,人们出于反对詹姆斯二世原因也多会认可王子非亲生之说。
虽然民众的不满情绪强烈,但对大多数英国民众而言,还是不想发生过激的变动,如1640年革命时发生的那些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但詹姆斯二世一意孤行,毫无退让之意,让人们没有了选择余地。6月30日,被释放的7个主教聚集到施鲁斯伯里伯爵的家中,商量致函给国王的女婿、信奉新教的威廉亲王,邀请他率军到英国来扭转这局面。信中说:“我们深信英国的状况将越来越坏,而我们又无力扭转这局面,因而我们恳切希望能尽快找到一种补救办法,我们也将全力配合做出我们的贡献。”7人还商量好将来各人应将承担的具体任务。
奥兰治的威廉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英国国内形势的发展,并派人到英国去探听虚实。1687年春,他派遣了冯•狄雅克维尔特到伦敦。表面上是作为特使来英国祝贺詹姆斯二世得子之喜,并试图劝说詹姆斯二世采取温和的政策,实际上却是在试探大臣们的态度。结果发现,不论是辉格派或托利派都对詹姆斯二世的政策表示不满。于是他暗示大臣们,如果需要,奥兰治的威廉和玛丽可以向他们提供援助。
威廉对英国事务的关心,本来是担心英法两国的联合,可能会危害到他的利益,因此也不愿意看到英国成为天主教国家。所以经常向英国秘密派人刺探情报,并制造反天主教和反对法国的舆论和活动。1688年6月,威廉又派使臣出访伦敦,通过各种渠道感到詹姆斯二世大势已去,他作为玛丽公主的丈夫有了入主英国的机会。因此当6月30日7名英国主教向他发出邀请时,他立刻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为名入侵英国。1688年11月1日,他亲率1.4万军队渡过英吉利海峡,11月5日在德文郡的托尔湾登陆,径直向伦敦推进。
当时英国有军队4万多人,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军队,如果正面开战,威廉胜算的机会不大。然而詹姆斯二世既不向臣民让步,也不命令军队去抵抗威廉的入侵,而是下令军队向伦敦撤退,以致军心涣散,众叛亲离。威廉进入英国后,缓缓向伦敦推进,他避实就虚,采取迂回的方式避免正面冲突带来的伤亡。他的这策略被看作是17—18世纪军事战略的典范。
威廉登陆英国后,所到之处皆受到欢迎,有些城市还发表了拥护他的宣言。这时的英国除了少数温和派主张要慎重行事外,社会的各种派别各个阶层,都没有人公开表示拥护詹姆斯二世的了。甚至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公主,也对她父亲的处境和遭遇也毫无同情惋惜的表示。
詹姆斯二世陷入众叛亲离、完全孤立的境地,只能弃位出逃了。逃走之前,他绝望地说:“我的女儿抛弃了我,我的军队也背叛了我。军队是我亲手创建,并给予大量恩宠,如果他们都背叛了我,我怎样指望那些未受我恩惠的人支持我呢?”。之后他先把妻儿送往法国,自己于12月11日深夜逃出王宫。想乘船逃往爱尔兰,在海边被渔夫发现,然后被押送伦敦。威廉感到把他留在英国会有麻烦,就故意放他逃走。詹姆斯二世先逃到爱尔兰,后又逃往法国。
1689年初,在伦敦召开了上下两院的联席会议。会议经过讨论,决定邀请威廉和玛丽来共同统治英国,但必须服从“权利宣言”:即人民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包括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队;人民应享有选举议会议员的自由;议会享有辩论的自由等。威廉和玛丽接受了要求,继位为英国国王和王后。宣言于1689年12月经议会表决成为正式法律。
经过这次变革之后,不肯就范的高傲的英国君主终于第一次被议会制服并关进了铁笼,君主立宪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逐渐成熟并走上正轨。后来的英王乔治一世、二世虽然都曾尝试过摆脱议会的监督也控制,均未能逃出光荣革命时议会为他们打造的铁笼,到1789年乔治三世正式放弃了与议会争权的企图。从那时起,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才一路无事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