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需要建筑摩天高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65 次 更新时间:2004-12-08 23:49

进入专题: 燕园文摘  

李华新  

人们在盘点过去的上个世纪进行另类结算的时候时,把对摩天大楼的评价放在了第22位,称它为20世纪最为迷人的植物。

说它是植物就有一种装饰关系,不过建筑本身不仅仅是对世界的装饰,而是居住本身就是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同时也是衍生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的风貌和品格。因为,早在4年前,我在北京的长安街走过的时候,就对北京的一位作家所写的关于北京建筑的阅读中知道了许多和建筑本身并不矛盾的建筑理念美学阐释的东西,那时我感觉到建筑的隐喻就是相对于一个成熟的建筑理念而生发出来的。后来,在<<建筑艺术的隐喻>>中读到了作为作家所欠缺的东西。“建筑的隐喻是指人通过建筑本身所显示的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

因此从这个观念出发,我们来检讨属于上个世纪的建筑理念,也许并非没有意义。因为已经有人说“世贸之灾终结摩天大楼时代?”、“摩天大楼,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样的问题。

摩天大楼对于一个国家一坐城市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在经济的意义上它是一种象征,是对于经济发展俯瞰的制高点,要显示的是经济的实力。

摩天大楼从城市人文发展的角度来看, 它是对于新技术的挑战和显示一种科技综合实力的展示,它是城市摆脱某种农耕情结的否定和再现新意识的提升。

摩天大楼从城市主政者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政治理念的阐述和欲望的表现载体。好象一坐城市有无摩天大楼就是城市能否拥有城市精神的标志一样。因而摩天大楼从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不仅是因为要尽量缩小占地空间的角度去看待的,而是一种展示一种欲望的表现。

摩天大楼因为这次世纪的灾难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呢?

当西方国家开始发展建造摩天大楼,走向了某种误区的时候,当他们要转向不再建造高层的摩天大楼的时候,我们的摩天大楼是否还一定要在建造世界级的亚洲级的高度呢?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在建筑学界引起过争论,而我们所要做的也不仅是复述这些争论而是要向人们询问,今天我们真的是需要这样的摩天大楼。

作为凝固艺术的高楼现在人们完全有理由建到190层以上,而且高度问题似乎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而是否就是要建得越高越好,也不完全就是这样。

在去年的第四届京港洽谈会上已经有消息透露北京将要建330 米的摩天大楼,它的高度要比国贸中心现在的高度要高出一倍。

有消息说在韩国的釜山要件高度为107米的摩天大楼, 而在香港要建的摩天大楼高度要达到580米,世界第一高度的商贸大楼...... 几乎每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国家、地区都把建设摩天大楼作为首选,而人们又往往要相互攀比一定要使自己所建的摩天大楼摸到最高世界第一高度不可,好象不这样做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风采,而的确如此一个时期以来,摩天大楼几乎是建设发展的同义语,而且美国纽约的世贸中心就是在起着这样的一个作用。

而美国在没有这次灾难之前原有的打算是要建 502 层的高楼, 它的高度是在1500米,这些消息有的是已经付注实施,有的仅仅是个计划,而且有建筑学家也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摩天大楼依然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走向,因为当不久前人们在采访北京的有关奥林匹克公园的高层建筑时, 有人就说从城市的景观效果来看高度在500米是恰当的。

在我国建设,摩天大楼一直是京沪深穗的都市发展的构想,但是一些有为之士对于建造摩天大楼早就有明智的分析,认为大量建造摩天大楼是西方走过的一段弯路,而体现城市的现代气派不一定是要有摩天大楼才是唯一的和首先的所在。因为,摩天大楼在建造的时候,所给予城市的气派和所存在的潜在危险一直是同时存在的。例如“穿街风”和大楼上的建筑材料对于街上行人的的危害也是同时存在的。而至于它所存在的因意外事故和其它的地震、风、雷、电以及火灾等的威胁也是应当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至于它的管理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当然在纽约的世贸中心它的二楼过去可以乘直升飞机直飞顶楼,可以俯瞰整个曼哈顿区,它的气派使它出够了风头。

但是,即使如此,虽然摩天大楼作为工业社会的产物,作为20世纪的建筑成就,它在人们进入21世纪之后,已经有建筑学家指出21世纪的建筑要转向了。

其实上海已经对高层建筑有了高度的规定,现在上海的高层建筑24米以上的有3000多栋,10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也有一百多栋。 但是上海已经对高层建筑的高度作出了规定。

建摩天大楼一直是人类的理想,在它的上面寄托了人类的许多许多梦想;同时摩天大楼也是国力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再它的上面承载了太多的社会象征,摩天大楼同时也是人类实现理想价值的所在。因而有没有摩天大楼它就不仅是经济实力与外界的对话内容,而更是实在的是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而作为摩天大楼的建设的文化理念人们似乎支持的并不多,因为作为经济产物的摩天大楼,它所给予人们的是对于乡土理念的反叛的东西,是一种对于民族精神的遮敝和一种摆阔心理的趋使。因为高楼林立曾是一个时代的梦想。因为提升建筑的高度曾是建筑者所期望的迎合社会意义的体现。

当“9.11”的美国纽约世贸中心被撞毁的灾难发生的时候。人们有理由来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而且决策者也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自己对于摩天大楼的象征意义,而更多一些城市建设中的理性思考。

其实在世界的建筑史上摩天大楼的建造,从来都不仅是为了居住而要建的,总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最为直接的联系,总是要体现出一个的属于国运的东西。

我们现在还是否需要这样的高楼,实际上不单纯是个建筑理念的问题,当然也不应当用意识形态的观念,来做什么评析。但是实际上建筑从来是和什么民族感情有最为直接联系的,尤其是大体量的建筑,从来就是关乎到民族情感的一个问题。而且作为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象征的建筑它的任务从来就不是单一的。不能因为一种偏见而把高层建筑就全部否定了,因为高层建筑毕竟是未来城市建筑的一个方向,而且由此所带来的建筑业的钢结构的使用,也是建筑业发展的一个潮流,而且一坐城市有高层的标志性建筑对于展现城市的形象似乎也无坏处。但是,对于城市建筑的“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似乎不能轻易地就更改了。当然,也有建筑学家认为摩天大楼背后存有一种极权主义思想,从这一观念出发摩天大楼应该被取消。尽管有各种意见存在,但是至少有一点是正确的,一些人所说的建造摩天大楼是为了节省土地这一点是不“经济”的,因为,以上海的金茂大厦为例,这个高度为421米高楼, 它每平米的造价是2万元,而管理维护这座高楼每天的造价是100万元。因此,高楼的高度应该又有个限制,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当摩天大楼已经超出了经济的合理承担的时候,摩天大楼的存在以及其使用价值究竟要多大也就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

让我们回到关于建筑的隐喻上来,在看看这个问题,其实自古至今建筑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小问题,摩天大楼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真实写照。“建筑的隐喻性包含着某个时代的或个人独特的各种建筑意象构成结构及形态基本特征,对于整个同一时代的建筑,由于社会交往的网络关系,一般会形成大致类似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就作为这个时代的建筑隐喻而被社会通过并一代人传递下来。”“建筑大体上属于隐喻的客体,把建筑投入人类的精神观念是在建筑出现相当久之后的事。”

把摩天大楼的建造提到今天如此理性的高度来对待,而不是把它放在学者的书斋来进行学术探讨,本身的意义已经是超出了建筑本身。但是正如有关人士所说的那样,建筑从低层发展到多层、高层、超高层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即使如此它也不能无限制的发展“上”去,现在有这样的“现实”给我们提个醒是非常必要的。

    进入专题: 燕园文摘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7.html
文章来源:思想格式化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