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君: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与重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09 次 更新时间:2011-11-05 13:57

进入专题: 国际货币体系  

赵志君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演变

回顾世界货币史,不难发现各种货币制度,包括金本位、银本位、铜本位、金银复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基本上是围绕贵金属建立起来的。1625年瑞典政府实行铜本位;1717年英国建立了金本位。在19世纪初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度,法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德国、奥匈帝国、俄国、远东国家都实行银本位。1880-1914年的35年间,西方主要国家通行金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1914年到二战结束前夕,世界经济遭遇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大萧条,国际贸易体系进入了空前混乱时期,其间形成了英、美、法三大国为中心的三个货币集团(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三大集团以各自国家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争夺国际货币金融主导权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名义上是一种可调节的汇率制度,其本质是固定汇率。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逐渐从固定汇率体制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过渡,德国马克、日元、英镑、法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逐渐成为各国储备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等。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货币实现了自由浮动,大多数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货币局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可调节的固定汇率、有管理浮动等制度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在经历了拉美货币危机和欧洲货币危机之后,实行软钉住的国家在减少,实行硬钉住和浮动汇率的国家在增加(见表1)。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从前实行软钉住和浮动汇率的国家进入欧元区之后变成了硬钉住。新兴市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行软钉住和浮动汇率的国家仍占多数。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建立一种既能保持币值稳定、又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反复发生表明,任何货币制度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或许人们的眼中,那种选择在当时最合适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货币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经济运行中的内在矛盾逐步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的内在矛盾最终以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虽然国际货币体系仍然以美元为中心,但美元的地位越来越弱。将来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将进一步削弱美元的国家储备货币的地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美国要维持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需要强势美元,强势美元需要美国经济的强势增长;但强势美元削弱美国的竞争优势,影响经济增长,从而导致弱势美元。强势美元造成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扩大,美国要化解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的冲击需要弱势美元来平衡贸易赤字,或者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化解债务危机,客观上形成美元的贬值预期,世界对美元的需求下降,美元进一步走弱。国际货币储备体系无法克服的矛盾最终导致单一美元的储备货币体系于1973年崩溃。

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将世界划分为储备货币国和非储备货币国两大阵营。储备货币之间实行浮动汇率,资本自由流动。非储备货币国倾向于低估本国货币以便在国际市场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如果仅有个别国家采用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则这些国家的汇率选择在短期内不会对美元产生显著的影响。如果很多国家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并低估本国货币,相当于美元同时实行了钉住其他国家的货币并被高估,则这些国家的总和将构成美国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长此以往,必然造成美国的逆差积累和其他国家的顺差积累,最终打击制造业对美国的就业和财政收支造成负面影响,最终导致美国债务规模越来越大,不得不超发货币,导致美元贬值。对于实行固定汇率体制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美元的贬值意味着外汇储备缩水和国民福利的下降。

重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构想

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缺点,学术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恢复金本位,二是建立类似于欧元区区域货币,三是建立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

从货币的交易职能来看,人们使用货币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纸币和信用货币是比黄金更能降低交易成本,纸币和信用货币是货币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没有必要恢复金本位。

从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来看,货币的币值应该稳定,这是有人希望恢复金本位的另一个原因。在纸币流通时代,各国政府滥发货币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政府的习惯性动作,滥发纸币容易造成通货膨胀。如果各国用黄金作为本位,政府就不可能滥发信用货币。除非发现大金矿,否则也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其实通货膨胀不是纸币惹的祸,而是发行纸币的政府惹的祸,如果仅仅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减少纸币发行即可,各国只要立法明确不能超发货币就能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没有必要恢复金本位。

有人认为金本位的优点是能够保持币值的稳定。这是一个错误认识。其实,金本位的优点不是金币币值的稳定,而是金币物理特性的稳定,不论何时何地都闪闪发光。货币的价值是相对的,货币的价值反映的是商品价格,而商品价格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金本位最大的缺点是黄金产量有限,经济增长无限,黄金生产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和劳务生产增长的幅度,从长期看,黄金作为交易手段时,商品市场的趋势是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货币流通手段,要求货币供应与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相适应,这一条件黄金率是满足不了的。

恢复金本位然能够防止通货膨胀,但却容易发生通货紧缩,造成社会财富再分配。从生产的角度,整个社会将囤黄金而弃生产,这样的社会只能走向崩溃。从交易的角度,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将发挥作用,黄金退出流通是历史的必然。事实上,在面对经济困局时,政府会优先考虑增长和就业,对于由此产生的一些副作用也只能让全社会承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实行金本位的国家,也会毫不犹豫地结束金本位制,因为继续实行金本位并不符合全社会的最大利益。所以金银本位只能在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财富增长不快的时期使用,并且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需要不断从外部输入金银,否则将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20世纪初金本位的崩溃就是这一缺陷的真实体现。

再看区域共同货币的问题。区域共同货币是指几个主权国家通过区域货币合作,按照最优货币区条件建立地区统一货币。不同的国家内部使用相同的货币,对外实行浮动汇率,共同货币自然成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从而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实现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建立最优货币区是蒙代尔的设想,在欧元区变成了现实,在亚洲也有很多学者建议设立亚元。但是欧洲债务危机后表现出来的问题说明欧元实验并不成功,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欧元区能否继续存在面临挑战。亚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统一货币与分散的财政之间的矛盾。

关于建立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 建议“在短期内,国际社会特别是基金组织至少应当承认并正视现行体制所造成的风险,对其不断监测、评估并及时预警,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充分发挥SDR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

其实,货币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由政治决定的,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欧元区的成立一方面是为了削减美国的特权,另一个方面是为了促进欧洲的统一。中国2000年前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币值考虑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币值稳定的问题,而是政权的稳定、税收的便利、交易的方便。要建立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要征得美国、欧洲大国、日本等具有储备货币地位的国家的同意,这需要国际大家庭里面充分发扬民主,任何一个大国的反对都会导致这一动议流产。建立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储备货币首先过不了美国这一关。

建立与主权国家脱钩的货币另一个困难是如何确定国际货币单位的定值基础。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货币的定值基础比较容易确定,各国发行货币的约束条件是一般价格水平的稳定,全部商品或者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商品样本的价格水平可以作为本国货币发行的基准。但在世界范围内为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确定基准会遇到不可克服的矛盾。上世纪四十年代凯恩斯就曾提出采用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定值基础。假如这种定值方法可行的话,那么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数量的增长必须与这30种商品的生产增长保持一致,方能保持储备货币的币值稳定。但是,国际储备货币除了满足30种商品的交易之外,其他商品的交易也扩大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的要求。这时,国际储备货币就有可能由于交易范围的扩大而不足,国家储备货币必然要升值,造成储备货币币值的不稳定。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国内定价标准和国外定价标准,国际储备货币币值不仅决定于国际储备货币发行量与商品生产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与个别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关,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可能由于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而发生变化。当国际储备货币钉住某一部分商品的价格,统一的国际储备货币会遇到与金本位同样的矛盾,为了在国际贸易中占有比较优势,各国货币当局会故意低估本币,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国际储备货币就会被储藏起来,将国际储备货币逐出流通领域。如果储备货币贬值,会诱发世界性通货膨胀,在流通领域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单一储备货币和多种非储备主权货币并存的局面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除非世界各国统一单一货币,否则单一储备货币不可能成功。国际统一储备货币的困难并不比世界统一货币的困难少。

国际货币体系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随着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美元的地位将逐渐弱化,金砖国家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多种储备货币竞争的局面将逐步形成。在储备货币多元化竞争格局里,良币驱逐劣币的机制将发挥作用,乱发货币将受到约束,滥发货币可能导致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丧失。由于大国对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竞争,储备货币国对外实行浮动汇率,协调国际收支平衡,对内各国货币钉住物价和GDP总量。国际货币体系遵守的基本规则应该是(1)大国之间实行浮动汇率。(2)小国在短期内可以实行固定汇率,干预汇率市场。(3)对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附加约束条件,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顺差或者逆差超过贸易额的一定数量必须调整或者浮动。

    进入专题: 国际货币体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607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