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收到一位球迷朋友发来的短信,内容是一副对联:
上联:“试问中国男足有多愁”;下联:“恰似一群太监逛青楼”;
横批:“没人会射”。于是引出了我的如下评说:
将对联中的“愁”改为“臭”,将横批中的“会”改为“能”,是否更为恰切?
对联的措辞或许有欠文雅,但其毫不掩饰的对于中国足球现状极为不满的愤懑之情以及内含的对于中国足球事业的期期关切之义却跃然纸上。
吾爱足球,但中国足球却从来不看。对中国(男)足球的评价(论题或命题),或许可以借用一句微博的说法:“中国足球(文化)的失败,是中国专/官/管制政治文化成功的一个象征(体现)。”
足球,也许是所有现代体育项目中最需团队精神(也即一种自由结社的精神)的一个。那看似最终的一人射门进球,其实是全队十一人(当然还应包括教练和其他替补队员等)团结一心、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奋起拼搏的结果。而中国人却一盘散沙,貌合神离,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尤善窝里恶斗。那种“中国式的自私自利”,不仅很难配合,且互相拆台,为一点蝇头小利,也会争得头破血流。偶一进球,则当即抢功夺利,心态立时骄横不可一世;偶失一球,则立马互相埋怨指责推诿扯皮,当下一蹶不振垂头丧气。
实实在在的真本事不容易学,而那类弄虚作假的伎俩似乎无师自通一点就会。近年来,在几乎所有的国际足球赛事中都连连败北,而在国内球场上的“假球”却满天飞,“假哨”却满场吹,上下内外沆瀣一气糊弄广大球迷的“足球腐败”事件不断曝光披露而时有发生。“中国足球”是否真的就如同中国传统语言文字中针对中国人所总结概括刻画捕捉到的那许许多多层出不穷的“虚”:虚假、虚造、虚浮、虚飘、虚名、虚冒、虚荣、虚套、虚妄、虚报、虚饰、虚耗、虚伪、虚夸、虚肿、虚泡、虚脱、虚胖、虚弱、虚骄,一句话,虚张声势虚晃一枪虚与委蛇虚有其表?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在作中国相声里学说逗唱中的文字游戏。在这积淀千年的中国古典语文的词汇中,就象埋藏地下千年的历史文物一样,通过科学的知识考古发掘,就一定会揭示出令人惊异的隐秘信息,透露出至今影响和决定中国人行为方式特点的文化心理基因。
毕竟,足球是人踢的球,如果说“中国足球”太“虚”(或不实在)的话,那么,其实是踢球的“中国人”太“虚”(不实在)。于是人们会问: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虚”(不实在)?为什么直到现在从上到下都似乎特别偏好那些华而不实的“形象”(难道不是自欺欺人之“虚像”)工程?为什么特别偏爱那些堂而皇之的表面文章?为什么似乎总是喜好假模假式“虚情”假意的“糊弄”/“忽悠”人呢?(人都这么“虚”,怎么可能“结实”/结“实”呢?)
正因此,中国虽有人口十数亿,男人也有数亿,但却挑选组织不起一只足以打败仅百八十万人口的区区亚洲小国(遑论欧美强国)的十来个人的球队,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如果从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角度来看,这种一盘散沙窝里恶斗相互弄虚作假极不信任的普遍德性,却正是与这种政治统治相适应相匹配相依存相协调或相和谐的民众心理结构,也才是成功实现这种政治统制秩序的必要的社会心理基础。换句话说,只有具备如此素养的国民(虽然其数量庞大)才可能被数量对比决不占优,但组织效率相对较高的专制政治组织所控制。在此意义上又如微博所言:“中国足球胜利之日,也就将是中国(专制)政治文化失败之时。”
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日的到来似乎还遥遥无期。也许不应太过悲观,可起码目前还几乎看不到有什么改变的端倪。这种改变,如果设想仅凭更换一两个“外籍”教练就能奏效的话,岂不太想当然如儿戏?这种改变,同样不是妄图依靠那么几个似乎气粗财大、海口滥夸、装模作样、舞爪张牙但其实和中国男足球员同出一窝的“内籍”“教练”就能使国足起死回生的。
此外,如同所有人类的体育活动一样,足球也是一项自由的运动。由于其参赛球员人数较多,比赛规则繁复而灵活,就尤其需要所有的球员在球场上极具创意的充满想象力的自由的尽情发挥(包括他们相互之间出神入化的精妙传递与默契配合)。比如众所周知的世界著名球星马拉多纳的那个精彩绝伦连过五人最后倒地铲球入门的经典战例,就真正体现了足球的自由精神。试想,如果像马拉多纳这样的顶级球员加入“中国足协”(据百度查询,“足协”是一个其首脑均由国家体育总局任命的连“越位”都似懂非懂的大大小小的官员所组成的行政级别属于正厅级的正儿八经的官办机构),在中国的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这种机构臃肿冗员充斥的体育行政官衙里的官员/官吏/官僚们的指手画脚严密监控管束规训之下,如何让其生龙活虎、放开手脚、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发挥其天才特长?可以肯定,无论再怎么优秀的球员,但凡回到国内那令人窒息压抑的“官办足球”圈内,恐怕也都会球艺全失,武功全废!可以断言,只有打破国家/政府对足球的管制与垄断,使足球这一亿万民众喜闻乐见的原本就属于民间的体育活动,真正回归民间,切实让民间的百姓群众去办(是谓“民办”),恐怕才是中国足球迈向成功所必须的也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此乃基本之前提条件也)。因为只有“民办”,才可能提供或产出现代足球运动的灵魂-------那至关紧要的团队精神或自由结社的精神。人们或许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自身的或观察得来的),只有自由自主自发自愿而结社组成的团队,才可能真正凝聚、汇聚、团聚起最终能够迸发/喷涌出那无可匹敌的致胜能量/力量。相反,如果是由那些高高在上趾高气扬的官方大员们自以为是的招兵买马挂帅拜将,然后哪怕再大手笔的花大把银子(反正是纳税人的钱)聘请“洋教头”,到头来也肯定仍旧会是一败涂地照输不误。可以说,“官办”(足球)之弊(病)不除,中国足球将永无出头之日。根据近几十年来的足球阅历,国人当确信无疑,这绝非危言耸听之“虚言”妄语。
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足球赛以及近几年开始转播的欧洲杯以及英超,西甲,意甲等一系列足球赛事,令人目不暇接。有比较才有鉴别。国足在此比照之下则更是相形见拙,不仅技术而且道术(道德素养),都是那样惨不忍睹不堪入目。于是自然引起所有爱好足球的国人的普遍关注与思考,也才有“中国足球,病在哪里?”问题的提出。
就“国足病因”而言,还可有更多角度的剖析。但与文化基因相关联的“国民性”以及与制度设计相关联的“官办足球症”的存在,肯定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致命的两大病因。
如果说,以上评论中的“国民性”话题,主要涉及国足的道德评价的话,那么,如果有机会对国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一盘散沙窝里恶斗的习性或极其缺乏自由结社的精神的自然/地理/社会/人口/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等外在因素或原因再作进一步的分析与(事实)评价,或许不无裨益。当然,那是另外一个话题。有道是:
关心国足发对联,诸多评说信息传。
期盼知音述卓识,希冀良友叙衷言。
国球病深非一日,病因还须国人断。
莫道中土无良医,处方不得吾辈签?
2008.8.15-16于鹏城
2011年10月中旬再作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