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上大多数政客来说,特别是奥巴马,最大的噩梦就是就业问题。
这次就业危机不但是全球性问题,更是长期的问题。对美欧国家而言,先将有关失业率计算法争论撇开,美国和欧洲几乎每10人就有1人失业。西班牙、爱尔兰、希腊和葡萄牙最严重,失业率由12%至21%不等,较幸运的德国是6%,荷兰4.4%。失业引起的问题不单是令人民变成福利和失业救济的负担,更重要是要找到方法带他们远离经济衰退。他们没钱花、不纳税,有的是时间,是个政治火药桶,几乎肯定会加速内部的贫富分歧和偏见,也可能产生保护主义,这对亚洲近10年繁荣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没有好处的。
亚洲的就业危机则是不同的,问题并非在于缺乏工作。在亚洲,失业率最高是日本的4.7%,最低是新加坡的2.1%,香港位居中间约3.2%。相反,焦虑来自通胀(尤其是房价)和贫富悬殊的扩大。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最近表示:「人们不怕贫穷,怕的是没有让他们能致富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亚洲问题来自通胀
当中国领导人在1980年代初定下GDP年增长8%的目标,他们并没认为增长有何不妥。它只是按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指如果中国要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那么它需要平均8%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只是手段而不是结果,目标是创造职位。
这责任一如以往仍然是紧急的,尽管就业危机性质已产生变化。中国有大约1.45亿外来民工(其中3700万在广东),他们在沿海富裕城市工作,要管理这个庞大而怨恨正在增加的基层社会,是一项严峻挑战。没有能让他们享有充分居住权的「户口」,他们看到身边的本地人享受?繁荣,不断上升的房价令他们向上流的想法消失。深圳和上海房价过去两年已上升了50%。
香港的就业危机有稍微的不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了一个衰退的10年,不仅许多人看到自己的家园价值崩溃,更有不少人失去了过去10年的高薪工作,要重新开始接受较低的工资,甚至今天的工资还未回到1998年的平均水平。「80后」的抗议,建基于过去10年的困扰,即使收入有小幅的增长,楼价自2005年以来已上升了一倍。
就业危机 全球扩散
很少人留意到这次就业危机正在全球扩散。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报告指出,全球31亿劳动力中,有超过2亿处于失业和有一半是处于「脆弱就业」状?,其中大部分的工作是「工资微薄、工作繁重又没有满足感」。这就将全球的劳动人口分成两大类——「好工作(good jobs)」和「商品化工作(commoditised jobs)」。当你的工作变得商品化,将来的工作保障就是危险的,失业威胁非常高。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几乎1700万人是没有工作、既非上学或接受培训的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内地另一称呼为「啃老族」——已成年却整天赖在家中「啃」父母老本。奥巴马在迈向选举年的优先事项,不外是「尽可能减低失业数字」,但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大有机会否决他的就业法案,这将成为竞逐连任团队的噩梦。
不幸而讽刺的是,这个因经济衰退引发的就业危机,跟全球经济要面对的长期趋势不太一致。当最发达国家和很多亚洲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口迅速老化时,长远的现实不单是失业率上升,反而是严重的技术短缺和受供养人口增加,但对于正受?「新大萧条」问题折磨的奥巴马和许多其他领导人来说,这自然被视为「明天」的问题了。作者杜大伟(David Dodwell)是公共政策研究公司Strategic Access总裁。他曾任《金融时报》驻港特派员,是《The Hong Kong Advantage》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