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近日正式上线,首次公布了总会接收的数十万笔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平台上线引发高度关注,网友提出“为何有人在地震前就为震区捐款”、“重建督导审计为何需要583万”等几大质疑。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表示,此次发布的信息不限于玉树地震接收的捐款,捐赠信息平台将进一步区分细化;583万是按规定比例预留的督导审计和项目评估费用,重建工作完成后,相关费用使用情况将向社会公布。
人们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再自然不过。尽管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可信的,并显示了一定诚意,但平台刚上线就暴露出种种问题,说明在巨大社会压力和信任危机下,红十字会被“逼”出来的捐赠信息公开改革,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很多方面都亟须改进和完善。
如果不是“郭美美炫富”等公共事件引发舆论持续发酵,很难想象红十字会会承诺7月底推出捐赠信息发布平台,并当真在7月31日上线。虽然公众质疑和舆论压力未必会因此有所缓解,甚至反而可能“变本加厉”,但这场被“逼”出来的捐赠信息公开改革既已艰难起步,就一定要继续走下去,社会公众也一定会以各种方式继续监督。事实上,一系列公共事件也在更广泛层面起到了“倒逼”作用——如民政部7月8日公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建立和完善以慈善业务年审为主要手段的监管制度,重点加强对公益慈善类组织的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和重大活动的监管,鼓励慈善组织利用互联网及时披露捐赠信息,在慈善全行业推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
一般而言,重大丑闻或重大灾难事故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舆论效应,给有关机构形成巨大压力,以敦促其作出深刻检讨,逼迫其在有关领域和制度环节上作出重大改革,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受这种逻辑影响,很多人期待“郭美美炫富”等公共事件能“逼”出中国慈善事业的全面改革。人们在期待中强化了对改革的希望,也强化了对“丑闻和灾难逼出改革”的路径依赖。
如研究者所言,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初也是被逼出来的,30多年前,“中国一些局部地区、甚至全国较大范围出现了饥荒,这才逼出了体制的变更”(经济学家周其仁2008年在“回看改革开放30年”论坛上的讲话)。在“饥荒逼出改革开放”的宏观语境下,“丑闻和灾难逼出改革”有时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然而必须强调,不能因为“逼”出改革的先例,就形成“被逼依赖”,总要有人在背后“逼迫”,才被动地、极不情愿地迈出改革的步伐。
到被“逼”无奈时才搞改革,有利条件是,“逼迫”的力量有助于大刀阔斧推进,其不利条件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如果改革需要“逼”着才能进行,说明所处局面已比较严重,改革所涉及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异常敏感,这时被迫启动改革,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操作技巧,否则只会增大改革的难度与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被逼依赖”,有人总觉得目前局面还能维持,一味等待观望、得过且过的结果,往往使改革错失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最终一拖再拖、一事无成。
当年全国较大范围内的饥荒“逼”出了改革开放,但前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绝非仅靠饥荒“倒逼”而来,而是靠全国上下凝聚改革共识,“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探索一条改革之路。下一个30年,包括慈善事业改革等在内的各项改革,即便某些领域可以因丑闻或灾难的“倒逼”而启动,但改革要获得成功,改革者就必须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努力争取和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推进和深化改革。
仅靠丑闻和灾难“逼”不出成功的改革。改革成功的最大希望,永远在于改革者高瞻远瞩的胆识、冲破牢笼的勇气和果敢无畏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