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让中国在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年收入来看,中国仍然差美国和日本很远。
16岁的“姚明”
成为世界经济老二的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金融危机不仅让我们提升了经济的相对体量,坐上了世界经济体量第二的交椅,更让世界看清了中国在某些方面(如:果断决策、强力执行)的相对优势,看清了我们的发展潜力。
经济发达国家,会在各个方面、用各种不同方式把中国假想为其潜在对手,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也更加焦虑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在资源、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影响,会以各种方式侵占他们发展的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也碰到了国内各种因素的约束,包括社会的多元化、民众利益诉求的公开化,环境、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以及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内需相对不足、城市化进程过慢、资产价格高涨等不利影响。
怎么办?我认为:“韬光养晦”,应该成为未来30年间中国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大战略,成为我们大国心态下的文化基石。其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国际形势对中国愈加不利。当今之中国就像一个16岁的姚明,具有两米的身高,在世界经济这个篮球场上,已经是一个巨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韬光养晦,不遗余力打消外界对中国的猜疑和恐惧。
第二,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等方面的矛盾已日益突出,没有过多的精力承担更多的不属于自己的国际责任。
顺势者昌
顺势而为者,昌。那么,具体该如何贯彻韬光养晦的基本战略思维呢?以下五条供讨论思考。
第一,要充分厘清中国发展的核心利益和非核心利益。中国发展的核心利益是主权的尊严、领土的完整、社会的稳定。与此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非核心利益,则主要包括:短时期内的汇率波动、对外投资、对外经济关系方面的调整等等。在这些非核心利益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加以应对和调整,进行友好协商,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要理性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要有后来者居上的基本理念,充分认识到总体上看时间在我们这一方,时间是我们的好朋友。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在一些短期问题上要抱有长远眼光,宁愿放弃一些短期利益,也不要为此过多纠缠。
第三,要有当老大哥的大国心态。中国还在发展,我们对这些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还会不断上升。因此,对周边国家,要采取友好关爱的态度。
第四,加强对外宣传。多谈中国的困难,从而让外界了解我们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是很低的,在如此之低的发展水平上,承担很多的国际义务是不可能的。
第五,紧紧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抱着长远发展的态度促进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比如:资产泡沫、低碳经济、资源限制等。如果这些问题在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将会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对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中国经济,尤其需要强调韬光养晦的基本战略,以之为大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部分。如果中国能够在韬光养晦的战略基础上再坚持30年,将是中国对人类、对世界做出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