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关于“网络水军”的“那些事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02 次 更新时间:2011-05-30 15:07

进入专题: 网络水军  

李艳  

在近期结束的“两会”上,关注“网络水军”的议案使得“网络水军”现象再度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引发广泛争议。一方面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坚决喊打,称其制造民意,左右舆论、误导受众、甚至影响政府决策,不惜使用“网络打手”、“网络黑社会”等词以示深恶痛绝;而另一方面也有舆论为其“叫屈”,认为“网络水军”是信息化条件下,“网络营销与公关”发展的新型模式,将之视为“洪水猛兽”有以偏概全之嫌。其实争执双方都没有错,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能够对“网络水军”有一个全面客观地认识,如何引导与规范“网络水军”的那些事儿就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一、“水军”背后是“推手”

“网络水军”的出现源于“网络推手”的兴起。作为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个“热词”,“网络推手”最早出现在2005年11月14日的上海《解放日报》上。在对“网络红人”“天仙妹妹”的报导中,该报使用了《“网络推手”打造网络奇迹,川女命运三月间改变》的标题。随后,这支“神奇之手”缔造的“网络神话”层出不穷,“网络推手”逐渐成为特定人或团体的代名词。他们能够以“网络”为平台,“网络工具”为载体,通过有目的性的策划与有计划性的推进,主动设置网络热点,引导网络舆情,达到其推动特定对象,使之产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目的。2008年之前,“网络推手”主要是以个人工作室形式零散存在,业务范围相对有限,以娱乐性、草根性为主要特点,与正规“网络公关”、“网络营销”公司的区别显而易见。但随着对互联网资源的积累日增,社会影响力尤其是在网络舆情营造与引导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超强“能量”,其市场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也逐渐向“营销”与“公关”类拓展,“网络推手”从业公司或人员不断增加,涌现出一批专业的推手公司,甚至一些传统的从事“网络营销”与“网络公关”的公司也开始涉足相关领域,再加上一般网络推手公司也往往以网络技术公司、网络传媒公司、网络公关公司、网络广告公司等名称来注册,二者边界逐渐模糊。业界将从事相关业务的公司干脆统称为“网络推手公司”。

目前这些公司散布于全国各地,拥有庞大的“网络水军”资源与论坛资源。据统计,这些公司多达成1200余家,较为出名的有陈墨网络营销顾问(曾捧红“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网络红人)、1024互动营销顾问(曾组织网络攻击华为、奇虎等公司)、北京点石网络推手公司、北京雅歌时代品牌维护机构等。从业人数约55万,国内客户涉及汽车、IT等数万家企业。相关行业已形成庞大产业链,其运作模式也日趋成熟。“网络推手”在了解客户需求,确定任务类型并进行全面策划之后,进入实际执行阶段,即起用大量的“网络水军”分配任务操作其发贴,营造热点,达到营销与公关目的。由此可见,“网络水军”是指受雇于“网络推手”,通过发帖回帖造势并以此获得相应报酬的网络人员,一般以大学生、公司白领、残疾人和无业人员为主,数量众多。“水军”虽由普通个体网民组成,但作为特定群体,成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虽位处“末端”,但作为“实施工具”却身在“一线”,构成整个产业运转的“基石”。

二、“水军”具备强大“网能”

作为所谓民间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标志,从“网络水军”参与炒作的诸多网络热点事件来看,的确展示出强劲的“网能”。如据北京市网络新闻监管中心经调研显示,目前国内知名商业网站和论坛50%以上的帖子都为“水军”所为。众多热点事件背后都有水军的身影,一位老“水军”更是豪言:“给我十万水军,我就能淹没网络。”因此,似乎无论从事何种“推手”业务,正当性暂且不论,但无一例外都离不开“水军”。因为他们依靠的不仅仅是“人海战术”,更是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网络传播的特质。

一方面“水军”能够利用网络“议程设置”“吸引眼球”。“议程设置”是指传播媒介能够通过报道与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人们对舆情“大事”的关注与重要性判断。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的实时性与集束性大为增强,能够做到以极快的频率和强度迅速聚焦某一事件。“水军”正是利用这一点,发挥强大的人力优势,“得令”之后随时“呼啸而至”,迅速形成对目标“铺天盖地”的炒作,人为地“设置议程”,有预谋有步骤地制造“网络热点”。最为经典的莫过于2009年7月发生的“贾君鹏事件”,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出现一个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贴子,短短五个小时之内就“盖起高楼”,成为热点,引来上万回帖,并被各大论坛迅速转载,引起广大网民关注。事后,有网络策划团队站出来表示这正是一次蓄意策划的炒作;

另一方面“水军”还能启动“沉默的螺旋”“影响大脑”。“沉默的螺旋”是指舆论的形成与媒介营造的氛围有直接关系,媒介就某一事件报道的倾向性能够形成舆论导向,形成“先入为主”的认知氛围,从而对某一事件形成一个意见气候,而受众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占据主导与优势的气候采取趋同行动,其结果就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水军”们正是利用这一点,彼此呼应,在第一时间形成强大舆论氛围,将事先精心设计,具有强烈目的性和倾向性的言论信息植入受众“大脑”。有学者在对以往一些网络事件的分析中发现,往往对于一件普通纠纷的报道,如果一开始就将其定性为所谓“官民”纷争,那么不管事实真相如何,舆论一边倒的态势将不会得到有效逆转。

正是“水军”在舆情制造与引导上的强大“网能”才使它成为当下网络营销与公关业务运作的重要模式。但反过来,如果这种强大的“网能”没有用于“正道”,就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三、喊打“水军”为哪般?

其实作为“工具”的“网络水军”本身并无对错,关键是看其“为谁所用”。当前“推手”行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业务范围并不仅限于正当商业网络营销与公关。在实践中,“水军”常常被“不正当利用”,走上“歪道”,产生一系列不良社会影响,从而招至打声一片。

一是引发商业层面的企业“不正当竞争”。某些推手公司为谋取经济利益,协助有关企业来意攻击竞争对手,或是对本企业产品进行不实推广和营销,从2008年的“王石捐款门”恶劣影响到2010年的“乳业巨头大战”当事人“落入法网”,这些行径已严重破坏企业间正常竞争,影响正常商业秩序;

二是助长社会“低俗”现象。“低俗”之风的确有一定的社会与文化根源,但由于“水军”的加入,有愈演愈烈之势。为迎合一些人捷径“出位”的需求,不少网络推手公司对其进行“丑化”、“黄化”、“无厘头”式量身打造,从“凤姐”到“伪娘”,从“兽兽门”到“献身门”,进一步加剧网络文化中的“审丑恶俗倾向”;

三是引发社会层面的“网络暴力”现象。“如果你要黑一个人,请找水军!”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本身就容易激发偏激言论与情绪。“水军”“有目的性”地加入与煽动,能够迅速与不明真相的网民形成互动,激化非理性情绪,甚至直接演化为一种“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所带来的系列网上网下人身攻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四是容易酿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公关或营销是一种有组织调动群体意识的行为,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更为甚者,一些“网络水军”甚至得到国外机构和资本的支持,不断在国内各大论坛发布和张贴攻击信息、造谣言论或挑拨语言,制造网民与政府矛盾,甚至推行网络文化渗透活动;

五是不利于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舆论环境。有媒体展开网络炒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1%的网民认为网络炒作的事件和人物“都是真实的”,有9.1%的网友干脆说“几乎没有一件是真实的”,90.3%的网友担心,越来越多的网络炒作会引发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许多人表示,“现在看到什么事件、红人,第一反应就是,这可能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长此以往,网络公信度势必受到严重损害,无法保障网络舆论空间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水军”前景有定数

虽然当前“水军”现象的确对我社会管理与网络舆情环境建设带来一定困扰。但在笔者看来却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无论是作为正常网络营销与公关所用的“水军”,还是那些扰乱社情民意的“水军”,其实都只是网络产业乃至网络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对于正常用途的“网络水军”模式,业内人士认为其生命力有限。正如蓝色光标公司董事长兼CEO赵文权在接受TechWeb采访时表示,“‘网络水军’这种模式没有价值,雇一堆人自娱自乐,自说自话,没有意义,不是真正的用户参与,未来肯定会被更积极更有效的模式取代,因此,只是网络互动营销发展过程中的短暂现象”。而怀有不正当目的的“网络水军”好景更不会长。因为他们设置的“议程”是虚假的,植入的“信息”是错误的,实施的只是一种“骗术”,在其发展初期,由于社会以及网民对其认识有限,它还有得手的机会与施展的空间。但在互联网信息海量汇集,各方言论均有渠道的情形下,尤其是随着网民辨别能力的提高,“骗术”终有被揭穿的时候,更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得逞。正如去年的“蒙牛陷害门”事件便很快真相大白,并以相关人员落入法网落幕。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国家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已经充分认识到其负面影响,均在积极探索寻找解决之道。如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年初在回应“网络水军”问题时表示,“网络水军”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领导人也很关注这个问题,并指示他们要认真研究。国新办非常关注该问题,目前正在研究依法加强“网络水军”管理的措施。而在今年3月,在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百度贴吧发起并联合开心网、搜狐社区、网易论坛、天涯、猫扑、凤凰论坛、西祠胡同网、京探网、19楼空间等社区平台共同参与的“反垃圾信息网络社区联盟” 日前正式宣告成立。据悉,联盟成员间本着开放原则,共享反垃圾信息最新技术成果、采取共建垃圾信息特征数据库、设立共通的垃圾信息投诉举报通道等举措,向益壮大的网络“水军”以及网络垃圾信息“亮剑”。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水军”市场“火爆”的局面不会长久。

五、规范“水军”并不难

通过对“网络水军”本质、作用、影响乃至发展前景的分析,能够看出“网络水军”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们能够针对其特点与发展规律制订策略,就能够对其实现有效规范。

首先认识到“水军”的本质是“推手”的工具,那么要从根源上消除当前“水军”带来的不良影响,必须尽快规范“网络推手”行业。即将网络推手这一网络新现象纳入互联网管理框架下统一考虑,通过认真分析其行业发展客观规律,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有效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弥补可能存在的漏洞,进一步完善与细化相关规则,为有效治理相关行业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与保障;

其次,认清网络发展客观规律,鼓励相关行业的自律行为。新型网络传播方式与模式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客观规律。“网络水军”作为“网络推手”行业阶段性的营销模式有其生命周期与发展规律,应在认清规律、把握动向的基础上,对其发展态势做出客观评判,并尽可能地发挥其本身的纠错功能,鼓励相关行业自查自律,主动“趋利避害”;

最后鉴于“水军”主要通过“议程设置”与“形成意见气候”影响舆情,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网络舆情监督与引导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与民意表达渠道。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信息协调与发布机制,加强网上舆论宣传和引导,让真实的信息与积极正确的舆论“充分发声”;另一方面努力建立和推进健康的民意表达机制建设,积极搭建与网民良性互动的网络平台,从而有效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

    进入专题: 网络水军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102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信息安全》,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