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目前造成的危害已经有目共睹。对这一次金融危机将持续多长时间,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预测。我个人认为,这次经济危机在美国至少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我的依据不仅仅是美国目前已经受创的实体经济和消费者信心。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虽有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但它很难用好这笔钱,因为美国没有通过政府对经济进行治理的传统。上世纪七十年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兴起后,美国政府这一原本就不强的能力进一步削弱。也就是说,美国缺乏一套能够有效地运用这笔钱的官僚组织,无论是去年的布什政府,还是今年的奥巴马班子。
虽然美国经济很难在短期内得以恢复,但也不能简单地以为这次危机将导致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美国强大的实体经济、巨大的国内市场、傲视全球的高科技产品研发能力以及一家独霸的军事势力都是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和经济体无法比拟的。此外,这次金融危机虽然源自美国,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与许多国家相比,美国在这次危机中受的损失并不是最大的。同时,美国还因为美元的特殊地位而具有危机转嫁能力。
所以这次危机大概可以说是让美国闪了腰,而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则是危机对世界和中国近期走向的影响。
意识形态领域,虽然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在世界上很难再形成以往一家独大的局面,其影响在一段时间内会大大下降。同时,为了应对危机,西方许多国家的政府也不得不出台各种救市方案和建立相应的政府机构干涉经济。危机过后,我们会发现,各国都在其经济和政治体制中或多或少地注入了“社会主义”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家原有的性质。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一定是一个能够抛弃“市场经济代表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和高效率,计划经济代表社会主义、专制和低效率”这种意识形态束缚的国家,一个能够非常务实地把市场和计划看做各有优劣的两大资源配置杠杆,并根据国内外经济需要而及时调整这两大杠杆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的国家。因此,今后由意识形态主导的极端的社会主义经济或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可能都不会成为主流,主导的将是混合性经济模式。
在国力竞争方面,如果这次金融危机延续几年并且重创实体经济的话,我们将看到一批在前几年经济迅猛发展的国家重新跌回第三世界行列。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拉美许多国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大萧条前,都曾经是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国家。但一场萧条把它们打回第三世界行列,至今未能翻身。上世纪六十年代南斯拉夫、匈牙利、东亚“四小龙”和一些拉美国家都有不俗的经济表现,但石油危机之后,就只有东亚“四小龙”挺过来了。东亚“四小龙”能够延续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把经济危机作为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契机,促进国内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内需的大大提高。
与许多国家相比,在这次危机中,中国拥有以下优势:中国的金融体系尚未与世界完全接轨,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较小。同时,中国民众近几年在收入和生活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因此中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很大。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有着强国家传统,并且中国政府目前的合法性主要是建立在绩效(performance legitimacy)上,即促进经济发展和担当道德表率是目前中国政府合法性的主要基础。强国家传统赋予中央政府以很大的政策自主性——试想,当今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够在《劳工法》出台后,一看经济形势不妙而马上暂缓执行的?但另一方面,国家又不致滥用这种自主性,因为国家以绩效为基础的合法性又使中央政府在工作时必须小心翼翼,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政体的这一性质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下,这一特点将会再次展现。对中国这样有着强大的国家能力和内需扩张潜力的国家来说,这次金融危机从短期来看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从中长期来看却是一个提升国力的契机。
在世界秩序方面,虽然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不可能因为这次金融危机而丧失,但要维持唯我独尊恐怕也很难。这里有着两种发展趋向:一种可能性比较小,同时比较危险的趋向是美元衰落,世界同时出现几种竞争性储备货币。如果这一可能成为现实,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将会加剧金融投机行为,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因素。更大的可能则是,由于美国在世界军事和经济实力上的强势,各国在维护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的同时,联合起来迫使美国知道美元作为一个世界货币已经不完全是美国一国的财产和内政问题。
这样,世界各国在国际金融政策制定上的发言权会加强,世界各国完全有可能采取一致行动,迫使美国今后在国际金融问题上采取多边主义政策,美国会更多地接受各国对其金融政策的监督。无论如何,一个较为公正的国际金融体系至少能杜绝目前这种由于美国不负责任而使全球受害的局面。因此,这次金融危机还是一个改造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契机。
不过,在世界已经如此一体化的情况下,以一国的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总会存在种种弊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来说,如何在和国际经济紧密接轨的同时避免国内经济的过度金融化,将会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