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卫:以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以大民生促进大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42 次 更新时间:2011-03-13 11:30

进入专题: 财政   民生  

强卫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青海省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形成了以“小财政办大民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改善民生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青海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所有特点和困难,不仅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建设更为滞后,民生水平尤低。2010年,青海城乡居民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4%和65%。青海农村牧区还有138.36万贫困人口,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7.6%。同时,青海经济总量小、基础差、底子薄。面对现实,青海省委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在青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实现科学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民生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向最为关键、最为需要、最为紧迫的民生领域,用小财政支撑大民生,以大民生促进大发展。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克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思想,青海科学发展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强经济实力,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以年均22.6%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年均增长12%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经济的发展,为民生改善创造了条件。按照“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我们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力度,每年财政支出的70%都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在于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人年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2年多。我们牢固树立优先投资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注重持续加大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投入。集中力量实施“两基”攻坚,大力实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积极稳妥发展高等教育。目前,青海适龄儿童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达到99.5%、67.1%、26.2%和95%,与全国一起同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们注重持续加大对提高人的健康素质、提升生活质量的投入,加强城乡特别是农牧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加快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增加重大医疗专项投入,有效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全省人均预期寿命由2000年的68.48岁提高到目前的72岁。我们注重持续加大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投入,大力实施农村牧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三项制度”,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生育观念、少生优生。2010年,我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惠及21.1万户农牧民家庭,占全省农牧民总户数的26%。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7年控制在10‰以内,进入全国低生育水平行列。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青海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大更多地集中反映在社会发育程度、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上。这些年,我们以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要着力点,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促进和带动民生水平整体提高。我们加快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农牧区富裕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聚集的同时,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农牧区延伸。“十一五”期间解决了128万人、415万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行政村通电话率达83.9%,实现了乡村道路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大电网覆盖下的农牧区基本实现了“户户通电”。我们集中财力向重点人群和困难群体倾斜,把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众生活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青海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10.01%,农牧区占11.46%。对城乡困难群众实行了城乡医疗救助、大病统筹、城市低保对象冬季取暖救助、低保对象分类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通过省财政自筹资金和争取中央财政补助的办法,累计将5万多名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全国率先较好地解决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我们分阶段实施重大民生工程,“十一五”前期,把重点放在城镇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两个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农合”建设上。近两年,又加大力度统筹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确保重点民生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制度先行,加快改善民生。制度对于解决民生问题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决定性,这在欠发达地区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绝不能落后的思想,在重大民生工程和涉及各族群众长远利益的项目上,坚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结合青海实际,从设计和搭建基本制度框架入手,低水平起步,尽可能覆盖,逐步建立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2003年,国家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后,我省在取得试点经验、建立基本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分三批扩大试点、加快推进,到2005年比国家要求提前3年实现了全覆盖。目前,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到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从城镇低保到农村低保,从“新农合”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我们逐步建立起了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省“新农合”参合率、报付率、受益率等均居全国前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先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在全国居第5位。

坚持积极作为与争取国家支持相结合。青海作为欠发达省份,社会物质基础薄弱,在每年的财政支出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占80%。一方面,我们把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财政增收的大部分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上,尽力而为,分好蛋糕;另一方面,在积极作为的基础上,争取国家支持,形成合力。2008年,国家出台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意见后,我们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国家每户补助2.5万元,共计12.71亿元,加上省、州、县配套,将在5年内使11.2万户、53万牧民彻底告别逐水草而居的历史,过上新生活。当前正在全面展开的玉树灾后重建,资金总规模是316.5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拨款就达196.5亿元。我们有信心实现“大干三年,跨越二十年”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的目标。

(作者: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进入专题: 财政   民生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933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求是,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