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04年8月22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477 次 更新时间:2013-07-18 11:28

进入专题: 邓小平  

胡锦涛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一百年前的今天,邓小平同志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那个年代,中华民族遭受着封建压迫和列强侵略的深重苦难,中国的志士仁人正在黑暗中寻找救国救亡的正确道路。邓小平同志自少年时代起就立志匡扶社稷,救国救民。他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邓小平同志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始终坚持正确路线,始终充满革命热情,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以超人的胆识和卓著的战功,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领导了西南全区的政权建设、社会改造和经济恢复,不久就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为党的建设的加强和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同志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剥夺一切职务。他于1973年复出,1975年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不久,由于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再次被错误地撤职、批判。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临着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再度恢复工作后,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峻局面,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决定性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次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他指导我们党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有步骤地展开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他紧密联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引领党和国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

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他谆谆告诫我们:“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同志称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邓小平同志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提出了许多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和帮助后发展的地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必须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统一战线是一个重要法宝,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等等。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些创造性的思想观点和方针政策,为我们不断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邓小平同志热爱人民、心系人民,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邓小平同志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还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邓小平同志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凡是于人民有利的事情,无不尽力提倡与实行”的诺言。邓小平同志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惦记着人民的安危冷暖,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总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邓小平同志坚持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邓小平同志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的观点,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的立场,坚持人民的事业必胜的信念,充分反映出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邓小平同志崇尚实干、英勇果敢,始终扎扎实实地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在关键时刻更是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取信于民,要干出实绩。”“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他强调,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大关头,邓小平同志总是勇挑重担、顽强拼搏,奋力打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从领导百色起义到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率领一二九师转战太行山到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从指挥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到千里跃进大别山,从领导淮海战役到指挥渡江战役,从率军进军大西南到参加领导和平解放西藏,从率代表团去莫斯科谈判到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从全面整顿到拨乱反正,从推动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从倡导兴办经济特区到推动形成全国范围对外开放的格局,从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到裁减军队员额100万,从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到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等,邓小平同志都表现出了一位卓越领导人的非凡胆识和大智大勇。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政治风波,邓小平同志和其他老同志坚决支持我们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维护国家的独立、尊严、安全和稳定,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和国家经受住了险风恶浪的严峻考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航向。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以88岁的高龄,前往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

邓小平同志目光远大、襟怀宽广,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深刻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把对中国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置于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的科学分析之上。他强调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他根据上个世纪80年代的国际局势,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判断,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坚定不移地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他深刻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他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鲜明地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邓小平同志高度关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提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他始终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命运,热情支持他们的发展,并积极呼吁国际社会帮助他们发展。他说:“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他强调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他反复强调我们搞的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国际大势的深刻洞察,不仅为我们制定内外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赋予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理论和实践以崭新的内容,而且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世界伟人的深邃战略眼光和恢宏政治气魄。

邓小平同志无私无畏、光明磊落,始终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顽强奋斗作为执着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邓小平同志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说:“我自从十八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邓小平同志一生“三落三起”,在被错误地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心灰意冷,总是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愈加激起探索真理的勇气,更加深入地思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更大作为。“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同志重新出来工作,不顾个人荣辱,冒着再次被打倒的风险,力挽狂澜,大刀阔斧地整顿“文化大革命”以来所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全面整顿的业绩和他在整顿中表现出的峥峥风骨,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尽管邓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两次陷入逆境,但他再度出来工作时,仍然毅然决然地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同志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但始终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总是说:“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做得出来的。”邓小平同志早就主张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并身体力行地带头实践,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邓小平同志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伟大品格和高风亮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无私无畏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意志、海纳百川的胸怀,将永远鼓舞我们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邓小平同志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我们祖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也赢得了各国人民的普遍尊敬。正如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作出的光辉业绩、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和世界。中国共产党为拥有邓小平同志这样优秀的党员,中国各族人民为拥有邓小平同志这样伟大的领袖,感到无尚光荣和无比自豪。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各族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同志,永远敬仰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同志们、朋友们!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7年半了。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是,他为我们擘画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美好的现实,第一步、第二步发展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正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信心百倍地朝着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他生前念兹在兹的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取得重大进展,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并保持着繁荣稳定,我们正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而努力;他带领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把这一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善于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概括,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要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新局面。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发展势头,理顺发展思路,加强薄弱环节,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上,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为各方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正确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发展的前提,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我们要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要继续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要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大力发展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要广泛团结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愿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我们也完全有决心、有能力粉碎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图谋。

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要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国防安全。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我们要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党执政新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方面进行努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要继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切实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

同志们、朋友们!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在实践中探索和认识这三大规律,并坚持用取得的成果指导实践,不断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探索、认识、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实践发展,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不懈地探索、认识、运用这三大规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的民族,我们伟大的党是一个勇于团结带领人民不断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千百万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开辟了实现这一崇高理想和共同愿望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业绩,谱写了动人心魄的壮丽诗篇。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的事业伟大而艰巨,我们的前程光明而美好。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我们这个时代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一切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奋勇前进!

    进入专题: 邓小平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899.html
文章来源:新华网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