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交替之际,关于21世纪哲学发展走向问题成为哲学界关注的话题。在哲学走向问题研究中,众多观点,各有见地。如有的强调哲学的发展在于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在于联系实际,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加以发展;有的从哲学自身逻辑的合理、体系的完整严密预测哲学的未来;有的则从中西哲学比较和哲学史发展的角度来推断哲学发展的趋势;也有的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依据,提出唯物主义发展的新形态等等。所有这些,都从某一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使得问题的探讨走向深入,但又各有其片面性。显然,要从总体上把握21世纪哲学发展的走向,有赖于各个视角的深入研究,否则它就会肤浅空洞,但单一视角的研究毕竟不能代替对总体状况的把握。因此,要全面、客观地把握21世纪哲学的发展走向,首先必须解决研究的原则问题。本文试就研究哲学走向问题所应遵循的原则做一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一、反映现实并指导现实的原则
哲学,作为精神的范畴,是对现实实践的反映,现实的实践状况和需要决定着哲学的状况及其发展。中外哲学发展的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欧洲哲学从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到中世纪作为神学的“婢女”;从近代形而上学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乃至与此同时出现的现代西方哲学,这一发展轨迹无不与同时代的生产力状况、自然科学状况、社会的阶级斗争的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哲学的发展,也以其特有的形式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现实对它的决定作用。“道”、“气”、“理”、“心”等特有的中国哲学术语,以及与政治、伦理、教育等思想相混杂的哲学思想,反映出了中国当代不发达的自然科学和生产力状况,同时深深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更与社会现实的要求、需要分不开。
考虑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走向,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考虑当今现实和实践状况这个前提。当今我国最大的实践,也是21世纪中国的现实状况,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实践在21世纪当然与20世纪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不存在社会制度上的根本分野,它仍属于社会主义实践,这决定了作为意识形态的21世纪中国哲学必然仍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说,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主导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实践所决定的。但这一实践状况本身,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诸多新课题。把改革开放放到世界范围来看,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各自的前景如何?会不会趋同?有无第三条道路?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这一角度看,在世界的现代化经历了从经济发展观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观,再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现阶段,如何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观?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来看,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如何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如何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也必将在对这些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中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现实问题作出回答,并在这种回答中加以理性升华,上升到哲学层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注入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这应该是由实践所决定的哲学发展走向的主导趋势。
当我们考虑由实践所决定的哲学发展的主导趋势时,还有不可忽视的一面,这就是哲学发展的非主导或说是支流的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负效应,由于公有制主体地位之外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存在,加之对外交流的扩大,便得思想文化乃至哲学的发展面临复杂的条件。因此,在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必然存在种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形成一元主导下的多元并存局面。这种情况也属正常现象,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认识这一趋势,并非允许“多元”观点放任自流,而是正视它的存在,自觉地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斗争,并在这种斗争中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
哲学是对现实实践的反映,但它并非跟在实践后面,只是为已经发生的事实做理论论证和辩护,它同时还具有对现实的反思、批判并指导现实的作用。这正是哲学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之所在。事实上,哲学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点已被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我国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成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国家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革的思想先导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哲学发展固然应反映现实生活,对现实加以理性思考,同时又要以这种理性思考来反思、批判现实,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指导,规范它的发展。而要使哲学的发展体现这一点,就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使之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在这种“结合”中,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得到了发展,又实现了它的指导作用。
二、哲学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原则
哲学,同其它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除了受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制约之外,也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一面。哲学理论自身内部的不严密或自相矛盾,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深入研究中发现的新思想、新观点,哲学界对某些哲学观点的争论,对哲学前沿问题的深入探讨,都会促使哲学的不断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哲学的走向,至少有两个方面已初露端倪。一是现有教科书哲学体系,已愈来愈暴露出它的不严密,因此,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成为哲学界较普遍的呼声。但如何构建这一体系,见解各不相同。对此,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括基本正确,只需对原有体系的板块做些调整,以明确对象、考虑逻辑关系即可。第二种是要求实现哲学范式的转换,构建实践唯物主义的框架。当然,对实践唯物主义又有多种不同理解。但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学者不是少数。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研究的具体内容上,实践问题、主体性问题、价值问题,成为哲学界争论的热点,这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理论生长点和基石”。因此,从哲学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的角度看,不管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还是对体系内诸热点问题的争论(这些热点问题当然又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都是未来哲学发展不可忽视的内容。
通过中西哲学比较、融合,来设计中国哲学未来发展走向,也是坚持哲学发展的相对独立原则的表现。在这方面,我国著名学者张世英先生作了精心研究,提出独特、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上,有两类看法占主导地位:一类是把万物看成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他人他物为客(体),主体凭着认识客体的本质、规律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西方哲学把这种关系叫做“主客关系”,又叫“主客二分”。另一类是把人与世界看成血肉相连的关系,没有世界万物就没有人,没有人则世界万物没有意义。用中国哲学术语来说,即“天人合一”。一般来说,传统的西方哲学属前一类型,传统的中国哲学属后一类型。中国近代哲学就是学习西方主客体思维方式、伸张主体性的过程,科学和民主的口号,其深层哲学底蕴正在于此。科学就是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以认识、征服自然。民主就是反封建压迫,同样是发挥人的主体性。但西方的主客体思维方式,由于强调了以人类为中心,物为我所用,所以造成了物欲横流,环境污染,物统治人,使人丧失了精神上的自由。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则使人屈从于自然,受判于环境,是“前主体性的天人合一”。21世纪的中国哲学应把中国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主、客思维方式相结合,即以万物一统的观点来指导主客体关系,这种观点为“后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建立这种“后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哲学,将是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趋势。这种从中国哲学的比较、融合的角度,对哲学发展作出的预测、设想,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三、开放性原则
我们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世界经济正向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哲学的发展也必须同这一时代潮流相适应。
首先,坚持开放性原则,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和时代眼光,要把我国哲学的发展同经济的全球化,同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联系起来。这样,哲学就不能囿于原有的研究领域,探讨全球性问题成为未来哲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伦理问题、技术伦理问题、技术哲学等等。同样,与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相关的哲学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如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可以抹杀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信息时代唯物主义是否要改变其形态等等。对这些问题,近些年理论界都已开始涉及。如有学者根据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出了唯物论的发展与此相适应已进入“第四形态”,即“辩证虚物论”。该观点认为传统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是一种实物主义或实物型的本体论,而信息时代的唯物论和思维方式则应该是一种“虚物主义”(即虚物型)的本体论。它既承认虚物与实物是同在的,实物是虚物的基础物,同时也承认虚物是实物的主导物、支配物,这种唯物论则是“辩证虚物论”。总之,承认虚物的客观存在,使信息现象得到本体论的确认,是这种观点的立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承认虚物(知识、信息、科技等)的主导作用,这是辩证虚物论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正确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这种力图反映时代特色、吸收最新科学成果的意图,将是哲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其次,坚持开放性原则,还必须能够容纳不同哲学派别、观点的存在,这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多维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对外,要能够吸收现代西方哲学的合理因素,使之被有机地容纳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并在诸多问题的争论中有共同语言,能够对话和交流,而不是各用各的语言,互不搭界。对内,允许争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还是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探讨,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同时存在。这就要求有政治上、学术上的宽松环境与之相适应。这方面与过去相比已有不少的进步,但仍不够。理论界包括哲学界争论的气氛仍不浓厚。这固然有多种原因,但环境的不宽松限制了人们的理论勇气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坚持开放性原则,还必须注意哲学各分支学科的综合,要有学科群意识,不要使各分支学科相互分离。要在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综合利用各分支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目前出现的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道德哲学、宗教伦理学、社会哲学、管理哲学、管理伦理学等等,表明了传统学科分界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固守某个单一的、固定不变的学科已没有出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理论包括哲学理论的出路所在。
四、民族性原则
保持民族特色或曰中国特色,是中国哲学立于世界哲学之林的根本。世界上有影响的哲学都是有个性的、有民族特色的,失去了民族特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保持民族特色,决不是复古,不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全面继承,而是保留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当然,也不是新儒家所主张的重建儒家道德伦理的观点。因为,在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中国哲学的民族化问题,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坚持民族性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首先,它要求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使之成为中国人进行现实社会实践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点上,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堪称楷模。毛泽东、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正是在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结合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本国、本民族的特色,具有了中国气派和作风,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种“结合”中得到了发展。其次,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实质融入中国原有的哲学与文化传统之中,也就是说,要构建中国哲学的现代形态。从目前来看,这一任务相当艰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文化的结合中,还应注意,不仅要使哲学成为世界观、历史观,还应与个人生活结合,使之成为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结合,将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美好的前景。
坚持哲学发展的民族特色或曰中国特色,不仅是中国哲学立于世界哲学之林的根本,也是中国哲学生存、发展并发挥作用的关键。因为,正是在这种与中国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才使哲学扎根于群众之中,与人们的生活接近,为群众所熟悉和掌握,从而使哲学具有了生命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研究哲学发展走向的几个原则,并非彼此孤立、相互割裂,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现实实践对哲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应是21世纪哲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不可忽视哲学对现实的指导性、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开放性和民族性。只有使这些方面综合起来,才合乎哲学发展的诸因素的内在关联,才能使哲学的发展更为健康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