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隐瞒比犯错更不光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82 次 更新时间:2010-11-20 23:03

进入专题: 美国纳粹分子  

徐贲 (进入专栏)  

这个报告本身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一个“应该让公众了解”的,关于国家错误行为的故事。

11月13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纳粹在美国受到庇护》的文章,随即被美国的许多其他报纸纷纷转载。文章报道的,是美国司法部于2010年10月交给美国一个民间研究组织“国家安全档案”的一份不完整的报告。这份报告是美国司法部自1999年开始,花了6年时间做出来的。司法部称,这份报告还存在“事实谬误和遗漏”,尚未全部完成,还不能代表正式的调查结果。

“国家安全档案”得到的是报告的修订本,其中许多在法律和外交上敏感的材料被删除了。《纽约时报》获得了报告的完整本,并对报告发表一事做了报道。司法部的报告显示,二战后的历史中,美国政府在对待纳粹和纳粹合作者的问题上,存在着自相矛盾,既有道义坚持,也有道义妥协。美国司法部在起诉和递解纳粹分子出境的不同案例中,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报告承认,美国公众对这一历史有知情权,所以,司法部有责任对此进行充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公之于世。

促使产生这份报告的是马克·理查德(Mark Richard),他曾是美国司法部的一位资深律师,1999年他成功地劝说当时的美国总检察长杰德·热内(Janet Reno)对战后美国对纳粹人员的处置做一个总结报告,而完成这项报告工作的便是检察官费根(Feigin)。这项工作历时6年才得以完成,理查德本人于2006年完成了这个报告的校订后,随即向高层官员要求公开这个报告,但被拒绝了。

这份报告由司法部保密了4年,“国家安全档案”以美国的“信息自由法案”为依据,将司法部告上法庭,这才得到了这一报告的修订本。由于《纽约时报》的披露,这件事情使司法部,甚至奥巴马政府都很难堪。奥巴马在上台前,允诺要让他的政府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具透明度的政府,上台后随即让司法部担任协调公开政府行为记录的任务。

美国公众对政府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警惕,在美国公众眼里,尽管司法部有法律和外交保密的理由,但它提交给“国家安全档案”的那个不完整报告文本,难免有“隐瞒”之嫌,而隐瞒则比犯错更不光彩。

这份长达600页的报告,涉及了过去30年间20多件有关纳粹分子的案件。报告揭露,中央情报局曾经插手纳粹人员移民美国的事情,例如在冷战时期,利用某些纳粹分子开展战后情报。这些在美国已经有别的报道和研究加以披露,这次司法部的报告中增加了一些有关细节。报告也发现,以前估计受到美国政府庇护的纳粹人员高达1万人,但调查结果发现,实际人数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尽管如此,报告还是把这种政府行为视为一种道义羞耻,一种“(美国)政府和(纳粹)迫害者的合作”。

1979年,美国司法部成立了追查在美纳粹分子罪行的“特别调查办公室”(OSI),这个存在了34年的部门,将于2010年年底并入一个任务更广泛的新机构:“人权和特别起诉部”。 OSI调查的成功率很高,调查的107宗案子中,失败的仅为6宗。

这次司法部的报告中,也提到了OSI的失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恐怖伊万”的案子。OSI在调查约翰·德扬尤克(John Demjanjuk)时,认为他就是那个在波兰一处集中营协助杀害29000犹太人的“恐怖伊万”,但后来发现是搞错了,但他仍然犯有其他纳粹罪行,目前正在德国慕尼黑候审。尽管有失误,OSI的工作在美国受到高度的赞扬,它对美国的这段历史提出了明确的批评:“美国为被迫害者提供庇护,以此为骄傲,但却居然也为迫害者提供过庇护”。

司法部报告的发起人理查德,已于2009年6月去世,当时的总检察长埃里克·霍尔德(Eric Holder),在他的葬礼上发表了讲话。在临终前,理查德表示,公布这项报告是他最大的心愿。主持完成这一报告的检察官费根说,报告不只是完成了理查德一个人的心愿,而是在提醒人们,为什么会保密这么长的时间。从产生到公布,这个报告本身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一个“应该让公众了解”的,关于国家错误行为的故事。它再次显示,公众有理由不信任和监督政府,惟有如此,政府才有可能去兑现它保持公开透明的承诺。

进入 徐贲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国纳粹分子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域外传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736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