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南珂:儒家典籍的语境溯源及方法论困境——兼与郭齐勇先生商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76 次 更新时间:2010-03-18 20:47

进入专题: 儒家  

穆南珂  

郭齐勇先生《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兼与刘清平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一文,很不满于刘清平先生的儒家批判。他在回到古典语境的经典解读中,努力发掘历史上的儒家的“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与意义”,引申出一个重要而深刻的问题,那就是:该如何对待历史上的儒家?这个问题远远超出了“赞成”抑或“反对”这一简单而狭窄的视域,暴露出儒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及其评价问题,更深层次地制约着儒学乃至整个古代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旨归,实有严肃探讨之必要。

从郭齐勇先生整篇论文来看,他对“父子互隐”和“孟子论舜”的分析,与其说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史研究,不如说是富于感情色彩的辩词。“‘父子互隐’的命题”,既不为法律所容,又有违于伦理公德,其间的是非、道德明若泾渭,对任何一个奉公守法的正直公民都几近常识。郭齐勇先生为何苦心孤诣地为之辩护呢?这是令人奇怪的。

关于“父子互隐”,郭齐勇先生说,“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传统的民间习俗,乃至上层社会的伦理法系,都肯定‘父子互隐’而否定父子相互告发呢?是父子互隐为常态,还是父子互告为常态呢?从现代法律的观点看,儿子大义灭亲、检举揭发偷羊的父亲,是合法的,而‘父子互隐’是违法的、有罪的。但如果从深度伦理学上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直德亦有其根据。从人情上、心理上看,一对父子相互告发,他们之间早就有了问题,是一对问题父子。父不慈子不孝,即在为仁之本上出了问题。孔子显然不愿看到父子相互告发、相互残杀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宁可认同维系亲情,亦即维系正常伦理关系的合理化、秩序化的社会。”

这番辩词,与南怀瑾《论语》之“别裁”、李泽厚《论语》之“今读”颇有相似之处,除“上层社会的伦理法系”概念不清及“传统的民间习俗”论据不足之外,还有两个重要问题:第一,“父子互隐”是不是社会常态?第二,能否不顾法律、仅从伦理上看待 “父子互隐”?郭先生虽未直言,但从其行文看,他对二者的肯定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父子互隐”是不是常态呢?郭先生以为是,但我们难以知道他理由何在。关于“父子互隐”之事,《论语》的记述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从这则记述的内在逻辑来看,叶公在向孔子直陈“子证之”一事,孔子却借题发挥,生出一番“父子互隐”的宏论来,而是否“常态”云云,是绝难看出的。如果慧眼独具地认定这则故事说明“父子互隐为常态”,那么,从文献上看“子证之”也难以被断言为“反常”。因为叶公说得明白,其范围是“吾党”,而孔子的辩驳不过“异于是”而已,如果非要以其为“常态”,那二者也只能是旗鼓相当,何以孔子之“父子互隐”独为“常态”呢?当然,郭先生对于这条论据也并非信心十足,他因此举出《庄子·盗跖》、《韩非子·五蠹》、《吕氏春秋·当务》和《淮南子·泛论》都论及此事,以为旁证,并断言,其“评论与孔子相近”。事实上,上述几种典籍有关此事的评论,其主旨不仅不与孔子相近,相反却大相庭径,而且即便孔子本人对于此事的看法也有出入(此条参见《吕氏春秋·当务》)。依郭先生“读典”与“原道”的“功夫”, 当然不会无中生有,也许是另有所本吧!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一事,从上述各类典籍记述来看,只是一个单纯的事件,各家的评论,与其说是描述一种“社会习俗”,不如说是表达一种态度、一种观念,难以仅据此断定这就是一种社会“常态”。比如“盗跖”一事,古代典籍述及者并不鲜见,但若因此以其为社会“常态”,显然荒谬绝伦。这当然不是说古代典籍不足为凭,不可相信,而是说,要想谈论某种社会“常态”还须有大量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相关方面的资料加以佐证。否则,想当然的结论,自然不能使人信服。

其次,由上可知,“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只是当时一个单纯的事件,一个“案例”(请原谅我们使用这个法律概念),孔子从中引申的“互隐”也只是一种观念,而非什么“常态”,其中固然包含着伦理问题,但是更包含着法律问题。如果置法律于不顾,而单作伦理上的抽象价值肯定,其悖谬之处不言自明。郭先生并非不知“互隐”是违法的、犯罪的,“但是如果从深度伦理学上来看”——郭先生说——那则是另一番天地。郭先生“从深度伦理学上”抽掉了“父子互隐”之“隐”的内涵,独“拈出”抽象之“亲情”,以论证“互隐”之合理、“亲情”之永恒。儒家的“亲情”,特殊而又具体,要使其“永恒”,自然必须进行抽象;而一经抽象,自然也就永恒。郭先生是深谙此道的,当需要为这一原则的原始意义作辩护时,郭文用了“特殊意义”的文献考古;当需要阐发这一原则的当代意义时,郭文用了“普遍主义”的诠释。请看这一段话:“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特殊主义的‘亲爱某亲人’,在那种时空背景下抽绎出的‘亲亲’恰恰是普遍的。‘亲亲’原则的再抽绎,有跨越时空的价值。”然而,这种“抽绎”、“再抽绎”,不过是黑格尔所谓的那种“恶的抽象”。经过这种“恶的抽象”,虽不知道“亲情”到底能否永恒,但可知道“亲情”确实销弥了罪恶,法律的公正成了疑问,是非的标准也随之销于无形。正因为如此抽象带来的随意性,郭先生才说,“刘先生一向批评血缘亲情,认为这是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一切负面价值的源头”,而“在我看其实也是一切正面价值的源头”。然而,“互隐”所隐含的道德与是非标准是“抽绎”不去的,对它的讨论也无法摆脱法律的视域,就是郭先生自己也没有做到这点。说到“互隐”的“普遍”与永恒,他也不得不求助于法律。他说,“不仅中国诸子特别是儒学思想家不愿意看到这种状况(指父子互相揭发——引者注),即使是在西方基督教的传统中,父子、夫妻间的相互检举告发也是有违人道、伦理的。甚至在东西方各国的现行法律体系中,也不允许父子、夫妇互相指证。”且不论郭齐勇先生对“西方的基督教的传统”的概括是否准确,也不论他关于“东西方各国的现行法律体系”的断言有无根据,单就行文来看,他都没有避免逻辑矛盾。这一矛盾,使郭先生的整个论辩大打折扣,不幸带上了为辩而辩的嫌疑。

然而,就算从郭齐勇先生喜欢的伦理来讲,“父子互隐”之道德上的纯粹性,也不是没有困难。包勉犯法,执法如山的叔父包拯就不仅“证之”而且处死了他。从郭先生所讲的“父子互隐”角度看,这显然既大违于“隐”的规范,又为他所谓“传统的民间习俗”所不容。不说当今,即便在儒家学说早已意识形态化并内化为一般民众心理结构的封建时代,包公大义灭亲也是广为称颂,自“治人”者而至“治于人”者,无不褒扬有加。即便推崇“互隐”的孔子有知,想必不会骂其无道,而会盛赞其仁德的深厚。包公不灭己情又不徇情枉法,仁至义尽,光耀古今。《包公赔情》因此屡演不衰,家喻户晓,备受喜爱。法律之神圣,道德之公正,“亲情”之醇厚,是非之分明,人心之向背,于此可鉴。不仅如此,而且这种视“隐”如粪土的“灭亲”之举古往今来也未遇到过“伦理学的”批评。郭先生是讲儒家伦理的,不知道他会如何评论包公,但可知道他所谓“伦理学”看似并非一般所谓之伦理学,也与一般伦理学的道德要求不合。郭先生自言那是一种“深度伦理学”。从其论文看,这种“深度伦理学”究为何物,我们虽不得而知,但似可略窥其旨,那就是崇尚“人情”、“亲情”。然而,它所标举的“人情”、“亲情”,却被抽去了任何具体内容,不过“超越时空”的空壳而已。

这种“超越时空”的“亲情”能否与历史上的儒家所讲的“亲情”相合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孔子的“亲情”是具体的:“互隐”为“亲情”的基础,又是它的内涵,也是它借以实现的方式。“徇情”而“枉法”,对于孔子而言,不仅不是什么错误,相反恰是其道德(“直德”)的基本要求。孔子既处特定时空而又纵情舍法,自然圆融无碍。郭先生却要使这种特定的“互隐” “亲情”普遍并且永恒,又要使之与法律和道德握手言欢,因而遭遇到难以避免的困难。尽管郭先生在亲情与法律之间腾挪闪避、在私心与公德之间铤而走险、在特殊与永恒之间疲于奔命,但上述困难还是没有克服,孔子的“互隐”到底能不能普遍、能不能永恒,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如果说郭先生的“父子互隐”之辩重在“原道”,那么,他的“孟子论舜”之辩则重在“读典”;前者要发掘儒家观念的价值永恒性而走向抽象主义,后者则要发掘儒家行为事实合理性而陷入相对主义。

舜是儒家心目中的“千古圣王”,仁义楷模。然而,舜这位仁义楷模,对共工等罪犯严加惩处,而对犯有谋反罪的弟弟象却网开一面,不仅不加惩处,反而“封之有庳”。孟子的徒弟万章对舜之仁、义深表怀疑:“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郭齐勇先生说“万章代表了普通人的看法”。不论郭齐勇先生所论何依,也不论“普通人的看法”该不该尊重,仅就孟子师徒的辩难来看,对于舜的评价,当时也是有不同意见的。万章问题的尖锐性在于:亲疏之间区别对待,双重标准,不能为仁,老师孟子却偷换了论题,只说对自己的兄弟好,那恰恰就是仁啊;而对自己的兄弟不好,那怎么能是仁呢!从这段经典的内在逻辑看,与其说他是在与万章认真地讨论仁义问题,不如说他更关心的是如何为尊者“辩污”。正因为如此,他在这个要害问题上的闪烁其词就在所难免了。

郭先生对于“孟子论舜”的考古与诠释也没有讨论上述之要害问题,而是发现了孟子权变之术的深刻与精妙,并对之备加推崇。孟子关于舜的行为的解释,的确体现了他所谓的“执中有权”的精髓。孟子只以舜对待自己的兄弟的“亲情”论证舜的仁义,不是回答了万章的问题,而是避开了万章的问题,从而在仁义、道德的标准上保持了一种世故的缄默,并由此陷入道德相对主义的泥潭。孟子道德的虚伪性,于此可见一般。

郭先生的论“孟子论舜”是“照着讲的”,与孟子的方向完全一致。他在为舜和象进一步开脱的同时,努力阐述“孟子论舜”及其道德哲学的合理性。如孔子发现的“互隐”一样,孟子所开发的“舜之德”,亦被描述为一种治世良方。郭先生十分相信这种“亲情”之德的力量,他指出,如果舜抛弃亲情,将触犯法律的父亲或者弟弟绳之以法,“就很可能出现普遍化的父子、母子、兄弟、夫妇间的相互告发、相互残害,整个社会将难以收拾、调治”。但是,无论郭先生把孟子的这种“舜之德”夸张到何种程度,他都难以克服“孟子论舜”之理论上的两难,即:要么认同双重道德标准,要么放弃这种道德。无论哪种选择,都将会把这种“亲情”之德的普遍性和永恒销蚀殆尽。

郭齐勇先生与刘清平先生的争论,可以说代表了儒学研究中的两种倾向。如果说后者是立足于现代语境进行批判,那么,前者则可说是回到古典语境力求“开新”。郭先生认为不能“苛求历史上的孔孟儒家”,这是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认同历史上的孔孟儒家也是对的。从上文的考察中可以发现,郭先生的“父子互隐”和“孟子论舜”之辩,与其说是对历史上的儒家的一种历史的研究,不如说是一种价值判断。当然,郭先生的情形只是一个个案,但是这个个案所表现出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却是儒学研究领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由于历史的某种机缘,“国学”(或者“东方文化”,但实质上只是儒学)出现了某种复兴。一些“国学家们”大加“炒作”,极力发掘儒学的普遍价值或“儒学的西方哲学精神”,抽空儒学的历史内涵,将其幻化为救治世界的灵丹妙药。如某著名教授,为突出王阳明的“存在主义”特质和人性精神,对这位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立志“破心中贼”(王氏坦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学术志向讳莫如深;再如某“国学大师”,为强调儒学的价值,声称儒家典籍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可以治天下”(这位“国学大师”极像演艺界所谓的“大嘴”,连那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都难逃其苛责)。前者看似哗众取宠,后者则无异于信口开河,但二者的区别只是表面的,深层次上都表现出一种以主观臆想为是的恶劣学风。列宁在批判贝克莱式的主观唯心主义时,曾把它比作一架“发疯的钢琴”,在某些场合,我们仍旧能够听到类似于这架“钢琴”的回声。

晚近“国学”领域的某些研究已经摆脱上述那种粗陋的做法,而更多地带有某种“学术” ——确切地说,即所谓“纯学术”,即淘尽任何历史内容的学术——色彩,但是那种“大嘴”仍在鼓舌,那架“钢琴”也并未真正销声匿迹,儒学的一些概念仍在形形色色的“恶的抽象”中丧失着它所固有的特质和精神。

因此,如何对待历史上的儒家,思想史研究的目的何在,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儒学,作为中国历史中的显学,从来就不是一门“纯学术”的学科,它与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具有最近的血缘关系,并已内化为我们民族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结构,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这就是儒学的实际。立足于这一实际,历史地研究儒学,既是我们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我们民族超越自身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因此,批判地对待儒学,则不仅是思想史研究的原则,同时也是思想史研究的任务。背离这个原则,抛弃这个任务,而痴迷于发掘所谓儒学的“超越时空的” “普遍与永恒的价值”,则是不适当的。脱离了儒学的实际,则很难想象能否发现那种“价值”;如果真的发现了那种“价值”,那也很难想象它究竟能有什么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进入专题: 儒家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41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哲学研究》2002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