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期,我国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同时,学术界的浮躁和不端行为也引起社会广泛忧虑,使我国学术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学术诚信和学术公信危机。客观评析和科学面对这场学术危机,建立完善学术繁荣和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我国学术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是事关我国民族复兴的大事。学术交流是学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是维系学术生态系统生命机理和系统结构的基础,是保证学术生态系统“代谢”和“生长”的动力源泉。从学术生态的角度来研究和解决我国学术危机问题,研究学术交流及其对学术生态的影响,对于繁荣学术,促进和谐学术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学术生态的基本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学术研究投入不断增加,政府资助学术研究的覆盖度和强度大幅增加,科技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学科体系、研究理论不断完善,知识不断增长;一批新的科技社团或分支机构相继成立,一些注重学术积累、鼓励学术创新、倡导学术争鸣的优秀学术期刊相继出现,对外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学术研讨、学术评价、学术传承和推介学术新人等学术交流平台趋于完善;学术机构独立性有所增强,学术职业者受系统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及研究自由度提升,形成相对自由、多元的思想环境和相对规范、体面的从业环境。但是,应该看到,随着学术职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科技的日益功利化,外界对学术共同体的压力、推力、诱惑越来越大,以及学术共同体内部缺乏规范和自律,打破了学术生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学术界面临前所未有的诚信和公信危机。
(一)对学术及学术生态的认知
现代意义的学术引自于西方。对于学术概念本质及其内涵的认识,是认知和建构学术生态,建立完善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观、规范行为的基础。
1.学术的实质和内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学者把“学”与“术”分开来用。如,严复认为“学主知,术主行”;梁启超以为“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 《辞海》(1999年版)把学术解释为“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这种泛论式定义与现在对学术的理解有较大差距。
西方的学术,是由受过正规教育并在大学中工作的学者所进行的非实用性研究工作,在欧洲传统中,学术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具备专业条件的环境中进行非实用性的探索。《牛津高级辞典》(1989年版)把学术解释为:学校的,学院的;学者式的,非技术的或非实用的;仅注重理论的,学术的。《剑桥国际英语辞典》(1995年版)解释为:与学校、学院、大学有关的,或者与学习和思考有联系的,但与实用技能无关。《美国传统辞典》解释为:学校的、与学校有关的或具有学校特征的,尤指是具有较高学识的学校;与自由的或古典文化的研究有关的,而非与技术或职业性的研究有关的;除学术方面以外对外界毫无知觉的;以正规教育为基础的;纯粹理论的或推理的,无实际目的或意图的;没有实际目的或用途的。这些“学术”解释的共同点是:与学院有关;非实用性。西方在界定学术时强调上述特点,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学术与学院有密切关系,是因为在分工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进行学术研究并非人人可为、处处可为,而只有受过专门训练并在专门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因此,美国大学有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学院之分。在教学型学院中,并不要求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尽管这些教师都经过正规训练。即使在研究型大学中,也只有部分教师具有进行学术研究的资格,并拥有相应的学术职位――教授。像我国大学有教授职称的人员,如公共外语、体育、艺术教育等教学工作的教师、学报资深编辑、实验室工程师等,在美国都不在教授之列。
另一方面,学术不能完全追求实用。正如梁启超所言,倘若“不以学问为目的而以为手段”,则动机高尚者会以学问为变法改制的工具,但动机低下者会以学问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过时则抛之,导致学者将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问之外,从而使研究离开学术。王国维指出“学术之发达,存在于其独立而已”。 因此,学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学者在“象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探索工作。难怪,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在今年4月下旬中国科协召开的学会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当前的大形势下,学会作为科学共同体的组成部分,要走出传统学会的“象牙塔”,又不能完全抛弃“象牙塔”,一定要掌握好度。
2.学术生态的寓意及其系统
学术生态是借用于生态学概念,意在说明学术共同体就像生态系统一样,具有复杂性和关联性。学术生态概念的提出,为研究我国学术系统的基本规律,认知学术共同体与外界的关系,建构和修复我国学术生态,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系统方法。人们一般把生态系统解释为,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组元(空气、水体及生命所需的各种养分)、生物组元(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生态系统内各组元是互相依赖的,任何部分受到影响,其它部分必然受到牵连;若其中某种关系被破坏,整个系统将失去平衡,以至毁灭。
学术生态系统的机理与生物生态系统十分相似,学术生态系统包括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学术生态的内部结构,主要指由学术研究者、传承者、应用者、管理者、把门人等参与者种类,每类人员的数量构成的参与者种群数量,这些参与者在学科分布、部门分布、单位分布、地域分布构成的种群空间格局和时间变化,科层制、行政化、权力层等构成的群落垂直结构,横向联系、信息交换构成的水平结构等,以及行为所遵循的基本标准、规则、范式等构成。学术生态的外部结构,主要指学术存在的外部环境,如文化(土壤)、政治(大气)、制度等非学术成分的形态结构。张开逊曾做过一个比喻,用来说明技术、科学、教育、文化的关系,他以为对人类有用的技术可比作红苹果,科学是长出红苹果的树,这棵树生长需要的土壤、肥料和水就是教育,树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和阳光,这就是文化……科学发展离不开环境,然而很多情况下科学家自己无力改变环境。 显然,张开逊所说的文化环境中包括文化、政治、制度等学术共同体之外的外部影响因素。
3.学术共同体的生态位
学术共同体一般就指科学共同体或学术界,它是一种以学术研究为纽带的关系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具有特殊的社会规范、独立的精神气质,这是其区别于政治的、经济的、其他文化的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刘庆昌认为,学术界(学术共同体)是以学术为目的和内容的一个精神文化世界,支撑这个世界的硬件是学术人、学术组织、学术活动和学术媒体,支撑这个世界的软件则是学术信念、学术道德、学术组织、学术规范、学术制度和学术传统。理想的学术界是学术人真诚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的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等级和权力,只有智慧的真诚面对,没有山头和霸权,只有平等的、独立的学人;是青年学人的学术学园,让人们感到这里很神圣、学者很崇高、学术很严肃;是学术正义、学术道德和学术使命的宣传阵地,学人会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不必媚俗,不必阿世,只需思想和直诚,人们会很快乐。
学术共同体是学术生态系统的核心,学术共同体与外界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的关系十分紧密。由于科技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关联性,以及科技的日益普及,学术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获得科技的支持,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对学术共同体的争夺和利用趋于激烈,特别是政治共同体利用其独特的权力手段对学术共同体的控制越来越明显。 要研究学术生态环境,就必须研究学术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徐治立在考量科技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后,认为科技政治空间之间存在三种基本的作用力,即价值张力(科技与政治之间价值取向的背离与吻合)、权力张力(科技与政治之间干涉与自由的关系)、契约张力(科技主体与政治主体之间对于研究活动的委托与代理关系)。科技理性是科技主体的根本价值,也是政治主体确立自己合法性的工具,现实中科技与政治的价值取向存在特定的妥协机制。科技与政治之间干涉与自由的论争伴随着科学与政府的关系演化展开,科技活动需要自由,自由是科技主体的一项权利,好奇心是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但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现代科技活动自身也需要政治的干预,这种干预表现为政治主体对科技活动的组织、计划和规范。政治主体与科技主体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体现在政治主体对科技功利价值的认同,并通过契约方式反应到科技与政治之间的物质经济关系,以及科技活动的市场机制。徐治立还认为,我国存在着科技政治空间的价值张力中科技主体性价值实现程度不高、权力价值中政治作用失当,特别是在契约张力中,委托着与代理者的角色不明确,边界组织缺乏,更没有维护契约关系有力的市场规范和法制保证 。这为研究我国学术共同体的生态位与外部环境,提供一种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二)我国学术生态系统中的不和谐现象
学术是对真理的追求,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学术界的一些现象却令人担忧。从经费申请到科学研究,从考核评价到成果鉴定,从传道授业到为人师表,学术共同体的诸多科学道德与行为准则遭到破坏,这种现象的广为传播和蔓延,蚕食着学者的良知,败坏求真的氛围,污染圣洁的学术殿堂。对我国学术界的不正之风论争时日已久,对学术不端行为、学术共同体内的不和谐现象揭露谓多,在此作者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学术态度、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学术评价、学术传承、学术管理等6个角度,将我国学术生态中的不和谐现象梳理和归纳为30种(表1)。可见,我国学术不端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几乎涉及到学术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
表1 我国学术生态系统中的不和谐现象
学术行为 主 要 现 象
学术态度 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自吹自擂,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借端炒作。
2.学风浮躁,利益驱动,治学松驰;求数量、追速度,不求质量;东拼西凑,求有不求精。
3.夸夸其谈,言之无物;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言必称本本和国外。
4.游戏学术,热衷浮名,竞逐市利,垂涎权势;以数不清的学术头衔包装自己,身在学术界心有旁骛。
学术研究 5.急功近利,追求研究过程的短平快。
6.违背科学范式,不求事实,不求实证。
7.理论脱离实践,闭门造车,无的放矢。
8.伪学术命题,追求奇异;追求名词创新,套用流行词汇;跨文化学术复制,在半解中照抄袭学术概念及术语,囫囵吞枣或误读中重组为论文。
9.伪学者行为,非学者充当学者,非学术研究人员主导或支配研究。
10.伪数据,伪造或篡改原始实验数据。
学术成果 11.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招摇撞骗;为评学术头衔,拿他人文章换上自己大名;为晋升学术头衔,托人情、拉关系,花钱雇人写文章;学生抄老师、老师抄学生者。
12.抹煞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论文不介绍同行,不正确注明引文。
13.一稿两投,甚至多投;一项研究结论拆成多项论文发表,一篇论文拆成多篇论文发表;一味自我引用。
14.强行在自己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
15.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学术研究“虚拟化”,利用互联网网络文献并凑论文。
学术评价 16.不遵循学术共同体范式,缺乏健康的学术质疑、学术争鸣、学术批评;互相吹捧,旁敲侧击,互相攻讦。
17. 不遵循同行认可、同行评议的准则和程序。
18.学术成果评价、学术人才评价和选拔的预设性(分配名额)、照顾性(讲平衡)、非学术因素主导性。
19.学术评奖、项目评审、学科点增设、科学发现首发权确立、学术论著发表出版中的行贿受贿、钱权交易、权权交易、人情交易,不正当的非学术行为。
20.伪职称、伪工作经历。
学术传承 21.教授不授课、导师不作指导,学者不做研究;导师成“老板”、研究生成“包身工”。
22.盲目扩招,学位掺假、注水。
23.官员“读研”入学不考试,进校不听课,不搞研究,考试和毕业论文找“枪手”;真的假学历和学位,假的真学历和学位。
24. 沽名钓誉,官员兼职教授、企业家兼职教授;学术与非学术互通有无、互为交易。。
学术管理 25.我国学术共同体的规范和标准建设滞后,一些学术机构依附国外的结论作评价依据,借用工程建设的方法评价学术。。
26.学术横向组织、边界组织缺位,缺乏学术自律和监督主体,学术共同体缺乏自己真正的看门人;无官不成学会,学会的行政化和非自主性。
27.学术管理的官本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分,学术隶属权术;政府评价学术、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缺位。
28.计划学术,过度行政的资源配置方式。
29.学术评价、成果评价和学人评价制度的过度功名化、物欲化,与实际利益挂钩过分紧密等。
30.学人“一荣俱荣”的显规则和潜规则,学术成功=政治成功=经济成功;学术机构乐于向政府管理部门输送干部,政府管理部门乐意向学术机构借调人员。
学风是世风先导,学风败坏必世风败坏;学术乃天下公器,个别学术不端行为将败坏整个学术界的声誉。我国学术生态病象虽然只发生在局部,反映为少数学人的行为,但其影响的放大作用和危害却极大。如任其滋长,不仅败坏学风,导致学术道德沦丧,贻误年轻一代学人的成长,使我国科学技术丧失创新活力,危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还将损害我国科技界的声誉和社会公信力,影响我国学术界的国际形象,最终将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障碍。
(三)我国学术生态失衡的诱因解析
造成学术生态失衡的原因较复杂,有外在与内在的原因,有历史与现实的根源。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一段充满剧烈社会动荡的时期,大环境使得我国学术“象牙塔”无法存在,这是我国学术建设未彰的历史和外部原因。同时,我国治学传统的主流是为致用而治学,这种学术价值观是我国学术建设未彰的现实和内部原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利益格局逐步调整,追求功利特别是短期利益引发学术界急功近利与浮躁学风的抬头;受政治、经济等腐败病症的感染,触发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加剧。同时,由于我国近50年的特殊历史背景,特别是十年“文革”对学术事业的破坏,至今仍影响着学术队伍和学术传统的传承。近十几年来,学术机构采取破格提拔、引进人才、创造条件使人才脱颖而出等措施,培养选拔大批年轻教师、研究人员,许多40岁上下的学者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纷纷走上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等岗位,其实他们自身仍处于人生的磨练、提高阶段。虽然破格提拔、引进人才解决了我国年龄上的断层,但深层次上的学术断层、学术精神断层、学术带头人断层、学术生态失衡状况仍客观存在。对此,作者认为导致我国学术生态失衡的最实质根源有三,一是学术的过度功利化,二是学术的“官本位”,三是学术的交流匮乏。为此,从学术态度、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学术评价、学术传承、学术管理等角度,深入分析这些诱因对学术生态的影响(表2)。
表2 我国学术生态失衡的诱因分析
极 端 功 利 化 官 本 位 交 流 匮 乏
学术态度 1.致用而治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2.有心摘果,无心种树;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
3.不求“学术良心”——真理;把学术当作敲门砖,作为争取功名利禄的手段;学术职务视为时尚,研究员、教授遍地走、满天飞。
1.权力为先,学术隶属权术。
2.官衔大于学衔,学术声望附属官位。
3.学术在权势面前丧失自我、丧失独立、丧失尊严、随波逐流,成为对政治权力的崇拜者与屈从者。
1.缺乏对同行认可、同行评议的认同,畏惧同行评价、质疑、争鸣、批判。
2. 不遵循学术规范和标准,自我认可,自娱自乐,共同体观念淡漠。
3.不了解、不重视学术共同体规则。
4.求学术信息获得,不求学术信息提供。
学术研究 4.急功近利,短期行为,追求过程的短平快。
5.不做基础性研究,无心埋头专研;数量取胜,速度取胜。 4.学术的计划性,选题形而上。
5.官员支配学术活动,控制学术话语权。
6.行政和后勤官员掌控学术资源。 5.不跟踪,不研究同行,选题随意,选题重复。
6. 不继承前人、不扬弃自己,学术水平起点低;学术思想匮乏,缺乏创新思维。
7. 学术研究的“技术化生存”,完全依赖互联网络获取学术研究信息。
学术成果 6.学术泡沫化;关注和追求论著的数字、数量和规模,淡化学术质量。
7.学术成果“半成品”、“水产品”,“垃圾”论文现象。
8.选择国外刊物发表。 7.学术成果的预设性。
8.缺乏独立学术观点、缺乏科学客观性;学术结论、学术观点“投其所好”,取决于官员的价值取向。 8.原创性成果缺乏。
9.追求核心期刊发表,不求在学术会议上交流;成果发布走关系、权钱交易。
10.对同行启示、借鉴意义不大,引用较少。
学术评价 9评价依据国外工具,或引用工程建设的方法。
10.直接与职称、奖金挂钩。
11.缺乏质疑争鸣;严肃的学术批评异化为评功摆好的庆功会。
12.学术交流成摆设,列为表面形式。
13.外语决定一切。 9.项目、奖励、职称等评选中的非学术因素主导性。
10.学术资源与信誉分配、科学评价、学术争论等方面屈从于权力意志;
11.学术头衔的政府部门分配和配置,政府部门具体主导和组织评定专业技术职称。 11.学术批判、学术质疑和争鸣极端匮乏。
12.学术期刊的科学发现首发权确认不够严肃;论文发表周期长,论文水平和质量不高。
13.学术会议缺少真正互动和深入讨论;一些学术会议异化为联谊会、旅游会。
学术传承 14.大学精神丧失,高校非学术活动盛行,求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大学合并、升格成风。
15.应试型教育、填鸭式教育;研究生成为“包身工”,导师成为“老板”;研究生教育视同“牧童放羊”。
16.“真的假博士”和“假的真博士”。 12.等级森严,论资排辈。13.学而优则士;学者青睐做官,科研人员热衷竞争行政职务。
14.学术机构聘请官员担任学术职务,官员兼职教授,官员兼任学会领导人,教授兼任官员。 14.“师徒型”的学术传承方式, 不著述立说
15.学术机构的“近亲繁殖”,“学术孤岛”现象。
16.不愿承担社会责任,不做科普工作。
学术管理 17. 缺乏同行认可、同行评议、社团认可规则和管理制度。
18.学术资源配置机制的差序格局;项目评审成为圈内人“分蛋糕”。
19.学术头衔不以学术水平为依据,而以个人待遇、利益分配为取向。 15. 缺乏公开、透明、监督、问责机制,权力过分集中,缺乏监督。
16.学术资源分配按照职务高低和权力大小进行。
17.学术机构的行政级别化。 17.学术社团组织异化,偏离宗旨和学术,凝聚力不强,在学术共同体中处于边缘状态。
18.学术交流活动异化,交流主体不明,充斥垃圾时间、垃圾论文,形式呆滞、质量不高、效果不佳。
19.学术交流管理制度滞后,投入不足,关注不够。
1.学术的极端功利化
真正的学术非要“纯学术”取向的精神不可。然而,在功利主义背景下,极少人会在“为学术而学术” 。极端功利的学术价值观,导致学人“有心摘果,无心种树”。过分注重知识的功利性,把做学术当作敲门砖,作为争取功名利禄的手段,出现如读书为考试、升学,研究为评职称、报奖、升官、发财等社会逻辑。这种为“致用”而治学的风气发展到极致,自然就形成“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学术状态,也就无学术可言,学人就会丧失“学术良心”。本应是衡量学术职业和学术水平的标识的学术头衔,就会异化为不以学术水平为依据,而以个人待遇、利益分配为取向,任意分配分配的学术符号和社会时尚;本应是解惑授业的学校,异化为利益争夺的场所,出现大学合并、升格成风,以及研究生为“包身工”,导师成“老板”,研究生教育如同“牧童放羊”的现象;被视为学术尊严标志的学位,沦为可供交换的商品,“位”还在,“学”却没有了。
2.学术的“官本位”
学术“官本位”会使素来以崇尚精神自由、主张人格独立的学术圣地,变成等级森严的官场和追逐名利的市场,致使一些知识精英在权势面前丧失自我、丧失独立、丧失尊严、随波逐流,成为对政治权力的崇拜者与屈从者。随着权力通过官员专家化、专家官员化、官员学者双重化等方式逐步进入学术共同体,在权力为先、专家身份掩护的巧妙安排下,学术共同体的范式受到政治共同体范式的打量,学术共同体的学术生态遭到污染,学术环境恶化。
“官本位”会使一些学术单位的课题分配完全按职务高低进行,导致科研人员热衷于竞争行政职务,通过权力的获得来实现对学术资源掌控和学术话语权的争夺。学术机构的行政级别化,也会成为学者追求当官的另一动机,因为学者可通过当“学官”,很便捷地成为政府机关的厅局长、甚至省长或部长。
“官本位”导致在资源与信誉分配、科学评价、学术争论等方面屈从于权力意志,损害良好学风;政府管理部门直接参与资源分配,因缺乏有效监控而招致权力滥用与腐败;管理部门利用职权片面追求政绩,使科技界浮躁风气滋生蔓延;官本位激励机制,使专业人员难以集中精力于专业能力的提高,而单位则把向管理部门输送干部或推选院士作为学术集团获取资源的手段与途径。政府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取代学术共同体内部的管理,成为赋予各种科学探索以资源和声望的最终仲裁者和守护者,并对选择、拒绝或忽视某学科或科学问题起决定性作用。
“官本位”的结果,直接表现为学术隶属于权术。一些学术机构的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官僚化,学术机构俨然成为行政机构,造成官衔大于学衔,学术声望附属官位,人人都争相当官的怪现象。“官本位”造就下的官员或学官,会在学术和权术的“互不认可”(在学术界人们往往把学官作为官员对待,而在官场人们往往会把学官作为学者对待)的怪圈中,变为成功人士。有的人原先学术平平,当官后学术名声大增;各种优秀学术成果评比每每由具有官衔的人负责把关。学术官僚化使那些学术尖子必然要当官,让那些学术尖子干一些与学术本身无关、并不一定非要他们做的行政事务;有些学术上本来不错的学者当上官后,无心再作学问,几乎全部研究都由其学生去做,自己当后台老板。在这样一个学术隶属于权术的社会里,如果无权无势,只埋头做学问,可能会“一事无成”。
3.学术的交流匮乏
学术交流匮乏是形成学术生态系统多隔阂、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我国学术的交流频次低、互动性差、质量不高,特别是缺乏争鸣和学术批判,使学术建设处在一个封闭、孤岛、缺乏认同、不遵循规则甚至出轨等非常不健康的环境中。一些学者对学术交流的基本规则和标准不了解,惧怕或不适应学术批判和争鸣,既不对别人的学术思想和观点提出意见,也怕别人对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观点提出看法,造成学术信息的不对称,学术谬误和不端行为不能及时纠错,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积累和蔓延,使学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学术的交流缺乏,也是学者不能及时跟踪学术发展前沿,不能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进展,造成学术选题随意和重复,使一些学术研究的起点低,学术创新思想贫乏,缺乏创新思维。
二、学术交流的生态位及其状况
交流是学术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是维系学术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机的基础,是保证学术生态系统“代谢”和“生长”的动力源泉。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是具有横向特征的网络型组织——科技社团,学术研究和科技社团的价值取向的吻合,预示着科技社团在学术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交流是学术的生命线
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不公开发表并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就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学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为同行所用、所参考,并对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1.交流凝聚学术同行
学者通过学术交流联系同行,形成与同行的学术信息互通,接受同行的认可,形成自己同类学者的学术规则、学术标准,从而形成各种学术共同体;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学术共同体的机制、促进学术信息对称、促使同行和谐、形成学术体制等。
黄和平、刘松年等研究认为,学术交流具有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互动性、包容性、质疑性、争鸣性等特点。在学术交流中,凭借真知灼见、凭借学术造诣得到同行的公认,学术交流崇尚真理,不崇拜权威和资历。学术交流是探讨尚未形成定论或形成定论但有新发现的学术问题,不受任何理论和学派的约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学术交流跳出本学科、本行业、本领域的圈子,获取学术资源,了解到研究对象的现状和运动的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学术交流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和启迪,帮助人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探讨的问题产生更明确的认识。学术交流鼓励不同的理论、不同的学派进行交流、沟通,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和发展,不允许有学术霸权的出现;学术交流兼收并蓄,消化吸收不同的思想,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学术交流针对未定论的学术问题,经过审视做出探讨、提出看法,对其他学说的解释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在质疑中获得新的认识和见解。
争鸣是学术交流的本质特点。凡是学术交流,必要进行学术争鸣;凡是学术争鸣,必是进行学术交流;凡不是学术交流,必不会进行学术争鸣;凡不进行学术争鸣,必不是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不同的学派,通过提出问题、进行评价、发生争论,各自都会竭尽全力维护自己自认为正确的理论和学说,批驳自己自认为错误的理论和学说,结果使道理越辩越明,推动学术繁荣,促进科学进步,从而促使各种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2.交流逼近学术真理
学术交流是同行认可的过程,与学术评价、学术批判紧密联系。学术活动的本质是自由的而不是民主的,人们在学术活动中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使在这种观点只有少数人赞同的情况下,也不必放弃自己有依据的观点,而去认同大多数人的观点。在交流中,往往不请自来的学术批评是学术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待被批评的学术观点、学术结论被挑剔得忍无可忍,不得不进行反击的时候,学术创造力便受到从未有过的激发,正是在这种批评与反批评、挑战与应战的学术竞争、学术争鸣中,理论得到锤炼,思想碰出火花,方法受到洗礼,推动学术共同体不断地从相对真理逼近绝对真理。
3.交流促进学术创新
学术交流促进知识的原始创新。学术交流促使一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对另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解释力,从而发生学科的边界漂移,形成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通过学术争鸣,相互讨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启迪学术思想,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术创新能力。
学术交流促进知识的整合与集成。学术交流参与人员构成的分散性,导致参与者间知识的异质性、互补性,为知识整合与交叉创造了条件;学术交流本身的灵活性,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剖析,更能促进知识的整合与集成;学术交流推动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跨学科的联合,从而促进知识的整合与集成。学术交流就如英国作家萧伯纳所说的那样,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后每人至少会拥有两种思想。学术交流就会使学术思维的天空丰富多彩,迸发学术思维的火花。
学术交流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扩散,促进知识生产系统与知识应用系统的协作,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应用。学术交流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应用主要体现在降低知识转移的交易成本和创新的转换协调成本上,因为学术交流具有信息传递作用,有利于学术信息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知识的转移和转化,促进知识生产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协调,有利于降低知识转换成本和协调成本,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应用。学术交流公开学术成果的优先权,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扩散,在降低知识的交易成本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术交流使后来的学者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享有已有知识。学术交流作为学术创新的一种制度安排,,可促进知识生产的协作,知识资源的共享、流动、转化。
(二)科技社团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
普赖斯从科学家间的科学交流、信息传递渠道,以及人际关系中的联系网络等科学研究的社会过程中发现,科学共同体存在二类亚群体:一类是正式的,有组织的科学家集团,如大学、研究机构等;另一类是非正式的非组织化的科学群体,它们通过科学交流、信息网络连接起来的,如无形学院、学会、协会、研究会等。默顿认为,科学家角色是由几种角色综合组成的,主要有研究、教学、行政管理、鉴定与评审(守门员)等四种角色 。在现代科学发展史上,欧洲1500~1800年间大约有2500个科学界社团,但在很长时间里并无出色表现。17世纪末,如伦敦皇家学会(1660)、法兰西学院(1666)之类的正式学术团体和各种学会在西欧各国普遍建立,各学科的科学协会纷纷出现,这些学术组织频繁地召集学术会议,出版学术刊物,形成互通信息的知识网络,“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规范才确立下来。这种有着公认学术规范、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标志着近代科学制度的确立,此后,科学活动的效率大幅提高,其价值越来越彰显出来。 在科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社等大批科学团体起到科学交流、科学启蒙与传播、推进我国科学体制化确立的重要作用,由此看出科技社团在学术共同体和学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社团的基本组织功能是交流。从科技社团自身看,学术交流是其组织产生的直接和最原始动因,在近代科学起源阶段,一些人因对自然界的事实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聚集在一起展开讨论和交流,这种自发的、非正式的“无形学院”组织形式,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等科技社团的组织基础。科技社团学术交流与学院式、体制化的学术交流有着显著的区别,它具有的非功利性和不附和现存体制的雷同,使科学研究人员从学院派的小圈中钻出来,打开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枷锁,舒展自如地互相交流学术心得,倾诉科学实验的种种困惑与障碍,展开广泛地争鸣。体制化的学术交流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难免异化。
科技社团非科层、发散的网络组织结构是组织学术交流的最佳结构。约翰•奈斯比特认为,网络的结构可比任何其他现有组织以速度更快、更富有情感、更节省能源的方式传递信息。威拉德•凡迪保认为,在网络组织中每一种新思想都被并入下一种思想,从而产生一种对人类本质和对其所生活的宇宙的积累性的新知识。松散的、无等级的、交叉的网络式组织结构,十分有利于学术灵感的产生、学术观点的碰撞和学术信息的整合。
(三)我国学术交流的异化现象
学术交流是维系科技社团组织、凝聚学人的基础。科技社团确能让科技工作者获得学术交流的满足,并让科技工作者从中获益。 但是,由于我国科技社团受到学术生态的影响,其学术交流不同程度被异化。
1.科技社团组织的异化
科技社团缘于学术交流,是学人结社形成的组织,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组织载体,学人治会决定科技社团所有职务都应由在本学科有较高造诣的学者担任。但是,我国现实情况是“无官不成学会”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学会轻学变了味。一些科技社团的其他职务,大多由类似行政化的推选方式产生,不是根据学术造诣推选产生,不少科技社团仍在政府体制权力安排下生存和发展,甚至变成政府直属的另类机构。这虽然加强国家(政府)对科技社团的管理,但结果是一些科技社团变成政府的人事工具、老年俱乐部、交谊俱乐部等。
2.学术交流活动的异化
由于权力主导的科技评价取代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政府或管理部门成为学术共同体的守门人和学术的守望者,科技社团的学术评价活动,如学术交流成为一些科技工作者认为可有可无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冲淡了科技社团的学术浓度,弱化科技社团的学术共同体的组织基础,导致学术交流有效需求和供给能力不足。 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往往不能纳入科学研究计划中,特别是一些出于兴趣的学术交流更无法进入计划,在利欲追逐的心态下,造成其真正有创新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的数量少、质量不高。在一些学术交流场面上,已不完全是神圣的学术殿堂,而是成为一种缺乏学术质疑、缺乏学术争鸣、缺乏学术批判,一些学人品味世俗的场所,人与人交流很少有学术气味,多是家长里短;学术社团成了世俗权力世界的影子,使得一些学术组织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翼而飞;学术活动常常是成功的“学术明星”表演活动,使一些学术活动中的庸人和俗人多了,学术事业庸俗化。一些学者对学术会议不肖一顾,或只顾自己作报告,而从不听别人做报告,或有出场费才愿意到会作学术报告,一些科技社团学术活动中的急功近利,单纯把学术会议作为盈利的工具,使其学术活动尊严丧失,败坏了学术交流风气,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也败坏了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的声誉。一些科技社团的学术活动成为权力争夺的战场,一方面科技社团内部各立山头,分支机构越来越多,越分越细,另一方面组织横向、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活动越来越困难。
3.学术交流工具的异化
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确立科学发现优先权、发布和记载学术成果、开展学术争鸣和学术批判的平台和工具。然而,一些学术期刊缺乏学术公正与学术尊严,学术质量和水平较低,充斥着假冒伪劣的学术垃圾。在简单、幼稚、机械的学术评价制度面前,由于获得学位、职称、晋级、评成果等都与论文挂钩,论文发表期刊档次、论文数量成为评审体系追求的目标,一些学术机构只认学术期刊的门第,不问学术论文的质量,学位、职称主导下的学术期刊发展模式虽为一些学术期刊提供生存资源,使得其处于高枕无忧且有利可图的情境中。但这些学术期刊在真正的学者面前,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
三、发挥交流对学术生态的修复作用
学术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的现实背景、深层根源很复杂,要从根本上缓减我国学术生态失衡问题,不仅要从学术共同体内部,而且要从影响它的政治社会环境入手,才能彻底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为此,学术交流可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学术生态建构和修复作用。
(一)面对现实,正确看待我国学术不端行为
体制化和职业化是当今学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科学家个人兴趣(包括好奇心、好胜心)已高度职业化,学术兴趣已与其学术职业的功利性紧密联系。工业社会以来,特别是知识经济社会以来,世界对科学家充满期待,政治家对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企业对利润的攀升都期求科学家的帮助,科学家在许多方面都面临压力,同时也面对来自权力的、金钱的、国外的、国内的、政府的、企业的各种诱惑。对此,学术共同体已不能完全置身于“象牙塔”,有时也会变成俗人,并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这恐怕是世界学术共同体的共性。如,据“健康伴侣”研究基金会布赖恩•马丁森在美国的调查(3247名科学家反馈问卷 ):近13%的科学家们承认滥用“别人”的错误研究数据;近16%的人曾更改过实验计划、实验方法甚至研究结果;有不到2%的科学家对研究数据进行过造假、曾经剽窃过他人成果或者故意忽略临床实验中的重要规则;近8%的人忽略过临床实验中的非重要规则。另据《Natural cell》杂志主编曾做的调查,15.3%的科学家有过删除对实验结果不利数据的行为。明尼苏达大学的调查也显示,10%的美国科学家承认在论文作者的排序中有不当行为;网络搜索和图片处理软件更是为学术造假提供了便利,使用搜索引擎可获得未发表的原始数据,而图片处理软件也可方便地修改实验数据。英国《自然生物学》主编班德•普尔凡勒博士指出:据一项对51位科学家的抽样调查,近半数人在过去3年内知道自己身边有人有造假行为;在发表于全球三大顶级外科学刊物的660篇文章中,20%在某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剽窃之嫌。
学术浮躁和不端行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完全根除恐怕不可能。但我国学术不端行为与其他国家相比,是否盛行和严峻,因为没有对比数据,不得而知。因此,要正确对待我国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要惊慌失措,要把学术不端行为控制在一定“度”内。
(二)改进学术管理体制,让学术回归本源
让学术回归本源,就是要让学术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由发展。现实中,最容易且最经常侵犯学术独立自由的力量是政治,不良的政治干扰会使学术丧失独立和自由,也会使政治陷于专制和反民主状态。我国著名哲学家贺麟曾指出,保持学术的独立自由,不单是保持学术的净洁,同时在政治上也就保持了民主。政府之尊重学术,亦不啻尊重民主 。争取学术的独立与自由,不只是学者的责任,而尊重学术的独立与自由,也是政治家的责任。要实现学术独立自由,达到让学术回归学术的理想状态,就须推进学术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规范运行,为学术发展造就更为自由和多元的创新环境、更为民主和开放的政治环境、更为规范和体面的从业环境。
尊重学术自由,强化学术规范。要以尊重、鼓励、扶持和保障学者个人和学术共同体(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的学术研究、学术自治和学术发展的自由为根本目的,特别要把学术共同体内部学术事务管理权还给学术共同体,推进学术共同体的学人自治;同时,要以实现学术管理领域的规范化运行为根本目的,特别要加强学术共同体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行政权力对学术共同体管理的制约有效结合起来,改革和完善政府学术管理体制,形成外部约束和自身有为紧密结合的学术行政权力。
提高学术职业化程度。目前,我国学术职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必须把提升学术职业化水平作为保持学术独立自由,进而实现让学术回归学术的重要基石。学术管理体制改革须以微观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特别是要对职称评定、学位评价、学术评价、学术激励、学术出版、学术基金、学术结社等最基本的学术研究微观制度安排,进行大胆改革和重点突破。一方面要使这些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和公正,另一方面要使这些制度成为行之有效的学术制度和学术规范,对于规范学术权力和学术自律起着制约作用。 要大力倡导学人原创境界,把学人在自己所处的领域中做出原创性工作作为学术界的最高理想。要竭力改变学术评价中存在的过分量化的偏向,探索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包括立项、鉴定、出版、评奖、聘任等方面,探索一条既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又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估办法,既要避免照搬国外那一套,也要避免按照工程的办法来管理学术。
(三)实行权力与学术分离,让学术远离“官本位”
官场与学术原本不同姓,也不同宗。官场要政绩第一,一届三五年,要快出政绩要出显绩;“学官”也要出政绩,要做给领导看,要疲于应酬,而无暇学术,无心钻研,无意创新。学术则不然,需要屏心静气,板凳要做十年冷,没有积累就没有融汇,没有吸收消化,就没有反刍创造,就没有推陈出新。温家宝总理在为中国科协“七大”代表作形势任务报告时,针对我国科技界的急功近利现象,他引用古人的“十年磨一剑,未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可挡”来说明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埋头苦干,做踏实的工作。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实验室闵乃本等5位教授,他们之所以取得介电体超晶格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从1986—2005年用了整整19年的埋头苦干,心无旁骛。事实上,75%以上的项目需经过5年以上的科研攻关,37%以上的项目需经过15年以上的长期研究。19年对于科学事业是长青的,但对于官员来说却必死无疑。 老一代科学家周光召曾尖锐地指出,“搞科研工作和做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很难同时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一些有领导能力的科技人员可以去做官,但既然做官就不要搞科研,想搞科研就不要去做官。但目前有许多人既做官又搞科研,做官不为大家好好服务,而是利用职务之便,把好多科研经费留在自己所在的研究所里,往往使真正搞科研的人没有科研经费,严重影响了科研事业发展。”
杜绝学术机构随意为官员封学术头衔。刹住学界官员优先受聘教授和博导,并获各种项目立项、学界官员不断挂名主持学术专著的编撰和学术刊物主编、学界人士纷纷出任政府部门官员、媒体和学界为儒官的论著造势、国家权力部门官员受聘学校教授等行为和风气,避免学术特殊利益集团和保护网的产生,铲除滋生权学交易的根源。杜绝学校聘任政府机关官员为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让官员集中精力为人民做好本职工作,官员的工作经验和研究心得可通过在高校开讲座作讲演的形式来进行。督促政府机关领导干部要像当年朱鎔基总理一样辞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杜绝学术机构以推销学术头衔为诱饵,借以“傍权势”的图谋。
杜绝政府官员兼任学术职务。为避免我国学术界的人身依附,以及政府官员利用其特殊身份,在学术界既扮演裁判员,又扮演运动员的角色,在课题立项申报和审批、研究生录取和学生答辩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诱发学术屈从权力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应杜绝担任政府官员的人担任学术职务,要像基辛格博士(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做美国国务卿以后,哈佛大学立即通知他)一样辞掉教授职位。
推行学术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离。为有利于保证学术研究的时间与精力,提高学术质量,保持学术中立,避免滋生权钱交易、权学交易等权力寻租,避免其利用特殊身份给学术权力以不利影响,担任学术机构行政职务的学人,不应担任相关的学术职位。大学副校长以上职务的学术官员不要招收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否则会造成同为博士或硕士生导师,身份的不平等导致学生间不平等竞争,诱发一些人以“傍大款”的不良心态和动机,导致钻营之风,毒化人际关系,不利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
(四)强化治理,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不良行为分为违法、违纪及违德、违理等三种行为,因此对于这些不端行为的治理也应区别情况,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和办法。
提高违法性学术不良行为的成本。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违法性学术不良行为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剽窃他人成果,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违反合同,未能履行约定的课题研制任务,随意离职带走科研成果;购买科研器材中收受贿赂,以行贿手段争取升职、获奖,搞钱学交易、权学交易,虚假鉴定,伪造学历,枪手代考等。究其违法性学术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其违法的成本不高、获益巨大。由此,要减少违法性学术不良行为,首要的措施和办法就是增加违法成本,减少违法得利。
加强对违纪与违德性学术不良行为的惩治。违反纪律、违反道德的学术不良行为表现为抄袭他人科研成果,拼凑论文;请人代笔,伪造数据,资料不真;断章取义,贬损他人;以高版面费争取论文发表,为了职称晋升、争取课题、获奖、发表论文进行感情投入及一定的物质投入;在学术机构内部拉帮结派;以权谋学,以种种不正常手段获取学位、学术头衔,以资助为手段获取学位,偏离公共利益为某些企业的不正当利益提供各种服务;在他人成果上署名;简化或改变操作程序等。究其成因,无规可依是长期以来这些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有些学术不良行为有违道德规则,但现行学术规则没有涉及;另一方面是虽然有涉及,但无可操作处理手段。最近一段时期,国家有关部门在政府层面陆续出台了许多学术道德规范和操守,如中国科协出台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但作为科学共同体自我规范的学术机构(如,学会、大学、研究院等)的学术行为规范仍须加强,并付诸具体实施。
强化对违理性学术不良行为的自律和他律。违理性学术不良行为只有拥有权力的学术人员才可涉及,主要表现为少数学术权威制定的学术管理制度违反民主性与科学性要求,违反事理,导致诸多影响学术事业发展的后果。要提高规则、程序的透明度,让更多的学术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监督。要规范如何做人,倡导先做人,后做学问。要建立完善和切实践行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受理并调查学术违规举报,处理学术违规人员。要倡导广泛、公正、严肃的学术批评,发挥科技社团等学术组织、学术刊物在学术批评中的应有作用。
(五)倡导质疑,让学术交流回归本位
学术交流须真正回归本位和实现本源动机,必须建立完善以学术共同体为后盾,以同行认可和社团认为基本价值取向、权力与学术剥离的学术交流机制,倡导学术质疑。
学术交流之所以受到学术共同体的普遍认同,是因为学术交流在科学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术交流所倡导的质疑精神,宽容失败的氛围,对思维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为激励科学创新,必须倡导争鸣与质疑,使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成为其基本理念。要树立“以学术为本”的学术交流理念,敢于质疑、鼓励质疑,为质疑者创造宽松、平和的学术自由环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追求科学真理,遵守科学道德,鼓励学术争鸣,提倡合作精神。正确对待和评价学术研究的成败,制定学术交流的行为规范,倡导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科技自主创新的学术交流氛围和社会环境。
学术交流须始终关注学术交流服务的主体。要避免学术的新观点因其标新立异与传统观点不一致而被扼杀,或因提出者年轻尚无社会声望而遭到学术界的冷漠的现象。要服务于学术交流主体,要给创新理论观点以精神上的支持、理解和共鸣。要为新理论、新观点的自由发展创造适宜的生存和传播拓展的空间,使其免受传统观点的强大压力和扼杀,提供适宜学术讨论、争辩、切磋平台,如小型讨论会、沙龙、论坛、期刊发表等,使其获得从不同角度补充和完善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机会。同时,要为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提供机会,造就各种学术观点“生存竞争”的环境。学术交流要十分关注青年科技工作者,不要只盯住那些已经成就的科学家,而是要把眼光和视角更多转向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身上,多为他们提供学术交流服务的机会。
参考文献:
01李伯重,论学术与学术标准,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02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科学的本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①,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03李国秀主编,科学的社会视角,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04刘庆昌,什么是学术界,科学时报(周末评论),2007.2.9。
05杨文志编著,现代科技社团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06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http://abc.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
07杨文志,阻碍科技自主创新的体制因素,学习时报,2006.5.22.
08中国青年报,2007.2.28.
09周光召,做官就不要搞科研,痛斥科研系统官本位,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22。
0吴敬琏、范世涛,建立促进学术繁荣和技术创新的体制,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抉择(修订版),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1 杨文志,学术交流是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科协论坛,2005(3)。
2杨文志,科技社团学术交流动机及其机制创新,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学术建设与自主创新,2006。
3贺麟著,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井建斌,让学术回归学术:政治视角的思考,社会观察(沪),2007(2)。
5刘庆昌,学者应以原创为最高追求,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2006.12.5。
6张保生,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2006.5.25转发于新华文摘。
7肖川,期待官员从学界退场,科学时报,2006.10.30。
18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学术建设与自主创新,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杨文志 1962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乐至县。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 1983年在中国农学会工作;1999年后,先后任中国科协普及部副部长、学会学术部副部长。一直从事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科技期刊等组织管理和实际工作,同时对科技社会团运营和管理、科技发展与科学交流、科技期刊与科学技术普及、农业农村农民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参加协调和组织实施中国科协“2020年的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主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19子课题——科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课题。先后发表论文60多篇;编著有《科学技术普及概论》、《现代科普导论》、《现代科普教程》、《现代科技社团概论》等;参撰《中国立体农业模式》、《加入WTO中国农业如何应对》等。
(本网发布时,注释略。另,因技术原因,原文中的表格未能正常显现。学术批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