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在万众欢腾中公映了,电影院人头攒动,票房可观。人们兴奋、激动,为六十年前的那场天翻地覆的政权更迭而叫好,也为如此强大的明星阵容而叫好。一张张熟悉的脸,演绎着一个以上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暴力革命。一批穿着时髦军装、从正规军校出来、有些美式装备的军官带着一大批穷苦农民捍卫一个旧政权,另一批少数军校出来、多数没有正规学历、空着土布衣服、拿着苏式武器的军官也带头另一大批穷苦农民苦苦战斗,终于赢得了胜利。这种史诗般的历史记录还能吸引今人之眼球,也还有它的道理。
只是用数百个明星来演绎这一历史事件,与其说是艺术片,不如说是记录片,与其说是史诗片,不如说是概念图解,几乎无法摆脱脸谱化的表演。所有人物均没有几句台词,更不要说生动的形象塑造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电影除了由官方来给个政治性的大奖以外,几乎不可能上有点艺术水准的电影节。塑造大人物本来就难,明星们平时认真塑造适合自己的角色而形成了一定的艺术影响,让他们个个来跑点龙套,与其说是塑造形象,不如说是政治秀。与平时推销或代言什么产品没有什么两样。尽管影片的导演们以美国曾经有过的几部明星强大阵容拍的影片为例,说明此举并不浪费。但是,我实在没有看出这几部美国人明星堆砌的电影在艺术上有过什么值得回味的记录。没有好的编剧、故事和形象塑造,没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人性挖掘,只是堆砌明星,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不可能在艺术上成功。
我感慨的是,用这么多的钱包括巨型广告费,拍出这么一部没有多少艺术性的影片,即使从宣传效果上看,能够有多少收获呢?六十年了,我们的一些大片还停留在概念图解的水平,如何能够真正打动人呢?为何不能虚心学习一下艺术性强的电影是如何传播其政治理念的,来点进步呢?从《万水千山》到大歌舞《东方红》,再到今天的《大业》,几乎都没有跳出这种政治概念图解的框框。如果说有进步,那是反面人物不太脸谱化、漫画化,有点人情味了,但是,正面人物的形象塑造有什么进步吗?几乎没有。从王心刚到唐国强,基本上没有多大进步。只是那种挥手,激情表现,他们真正的内心世界几乎是空白的。
至于思想性方面,也较少深刻的历史反省。对于无数死去的以穷苦农民为主的士兵,编剧和导演们都几乎没有什么同情和追忆,他们只是胜败图像中的小草。对于政治人物,也缺少深刻的历史反省。政权的更迭,从以前高喊“J万岁”,变到此后27年喊“M万岁”,他们对于人民有多少需要负责交代的东西?失败者的原因是各方面的,专权和腐败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有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胜利者在胜利以后之所为,难道没有需要面对历史反省的吗?所有这些,在本部影片中没有什么表现和预示。后来大量的内斗,把多少曾经支持过自己的人打入敌人的行列,数百万的右派被剥夺了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服务的权利,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内战。当了解历史发生过的这一切的我们再看政治人物高喊“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时,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我想,不知有多少愿意思考的人,要向此片的编剧和导演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而不反省历史,就不会有现实的明智。刚刚开过的中央四中全会终于把党内民主的问题写进其决议当中,这说明此前至少相当时期内,这个问题处理得并不好。否则就用不到如此郑重地提出一个决议来。
所以,我在一片欢呼声中,愿意提出一些思考,给编剧和导演们提个简单的问题:政治秀以外,给一点思想和历史反省,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