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培:绕过比较优势“陷阱”,以技术立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86 次 更新时间:2009-09-03 20:38

进入专题: 比较优势   技术立国  

左大培  

比较优势理论的辨析

自李嘉图以来,正统的西方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了三代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或理论“模型”)。这三代理论的代表分别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学说、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和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行业内贸易”模型。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强调技术的差异性带来国际贸易,通过比较相对劳动生产率(两种产品的绝对劳动生产率相除得到),指出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那种产品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学说,主要强调要素禀赋,指出生产要素禀赋相对较多的那种产品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之间的最主要差别,在于它们以不同的原因来解释不同国家两种产品之间的相对生产成本为什么不一样。比较优势学说把这种差别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技术上的差别,认为由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技术水平,因而当它们在没有对外贸易的自给自足条件下生产同样两种产品时,这两种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比率不可能完全一样。而要素禀赋学说则强调,不同国家相对生产成本之间的差别来源于它们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在没有对外贸易的自给自足条件下,某种生产要素相对比较丰富的国家中这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也比较低,生产相对密集地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也就比较低。

有意思的是,要素禀赋学说却很难解释实际的国际贸易行为,其突出的例子就是30年前有名的“里昂惕夫悖论”。按照一般的统计数据,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日本是资本相对比较稀缺的国家,美国是资本相对比较密集的国家,现实却是美国向日本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日本向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产品。这正好和比较优势的说法相反,证明要素禀赋学说是站不住脚的。从这以后,相关方面的一般性研究都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并得到了实际国际贸易中很多统计数据的印证。

发挥比较优势可能是一个陷阱

比较优势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都假定整个经济是竞争性的。按照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在竞争条件下,长期均衡时两种产品的相对比价应当等于它们的长期平均成本之比。这是因为竞争条件下产品的长期均衡价格必定等于其长期平均成本,而这又意味着这种价格使同种生产要素在用于生产任何产品时都得到了同样报酬。各种大量的数据也确实能够证明这样一点。但是其中也存有问题——就经济发展的目的而言,发挥比较优势可能是一个陷阱。这个陷阱意味着什么呢?穷国如果单纯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它可能短期受益、长期受害。

短期受益,就是短期能赚钱。有些人说这么做能解决就业,实际如何呢?旧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开关,开始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就业解决了吗?照样大量的中国人失业,找不到工作,贫苦农民没法儿转移,就只能跟着共产党搞革命了。

我说比较优势可能是个陷阱——一座长期贫困的陷阱。表面当前赚钱了是很优的,但是你没有发展;长期来看,你的人均收入没法提高。为什么?因为按照当前的比较优势实行国际分工有可能妨碍技术进步,阻碍一国产业的技术密集化进程。稍微观察过当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人都会注意到,它们经济增长的共同特征之一是产业结构的不断技术密集化,其主要表现就是一国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变得具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是一国能够形成净出口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技术密集化集中体现了一国全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化。这种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过程就是台湾人所说的“产业升级”,它从产业结构方面反映了一国的技术进步。

19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技术密集化道路有相当大的共同性。一国开始进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之后,首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一般都是纺织业,因为它需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此后的技术密集化道路取决于一国走哪一条产业升级的路径:在发展重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和韩国),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依次变为钢铁、化工、造船、汽车、机器制造、飞机制造和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型数据机)等等;而在发展轻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则依次变为日用消费品、服装、电子产品等等。走这样的技术密集化和产业升级道路,世界各国几乎没有例外: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越快,经济增长就越快;不能迅速实现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国家,其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必定不快。

既然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则最有利于落后国家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就应当完全服务于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但是比较优势战略常常会放慢落后国家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进程,这就使比较优势战略对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不会是一个最优的政策。

应该将“技术立国”上升为国策

如何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发挥比较优势,而是要改变比较优势。我们看建国头30年,在那个时期独立自主的计划经济下,我们的技术进步非常明显。过去是比较劣势的,我们现在都有了比较优势。改革开放后,纺织业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地发展?为什么后来我们的很多轻工业能够迅速地崛起?这和我们前30年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了足够的技术进步有关。经过头30年的自主建设,我们的比较优势改变了,这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基础。

在比较优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如何把它变成内生的呢?关键在于研发。所有从落后变成先进的国家肯定都是大力加强本国的技术研发,这是一国产业升级的基石。技术进步在很多国家都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有一派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得靠政府合理的干预。美国第一个高关税政策就是保护那些技术升级企业。也正因为有了高关税,那些企业的技术进步才会如此迅速。

中国现在需要的就是技术立国,以提高技术水平为主,把不能生产的、生产效率低的产品变成可以生产、生产效率高的产品。一句话,不是发挥比较优势,而是改变比较优势,这方面日本给了中国榜样。二战后期,日本还没有最后战败,一帮精英就开始密谋策划“日本将来怎么办”。日本战败后,立下的一条国策就是技术立国 ——不断研发,提高技术,吃技术的饭——并一直死死盯着这条路走。日本社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政府和企业高度一致,天天商量、磋商,慢慢往下做。日本企业都是在一个集团系统中,主要靠贷款筹资(区别于美国式的股票型直接融资体系),银行和企业都是长期关系,企业研发项目,银行就给贷款。技术意识——没有技术就不能强盛——在日本是非常清楚的,已经形成了国民的一种自觉意识,而不仅仅是企业的或政府的,日本战后几十年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在人家那里,只有研发成功与否的问题,而不像我们,还在讨论是应该搞自主研发,还是应该去比较优势地生产裤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回顾一下日本的历史,我们发现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在不断地引进欧美现代技术。不过其引进技术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赶超现代技术。引进一次技术后,日本政府就出台政策不准再次引进,鼓励相关企业在这个基础上创新,而不像我们引进一次还不行,还要继续引进,最后“引进技术”成为“ 引进技术”的原因,无限循环轮回。如果我们细致一点,可以问一下,日本二战期间的那些飞机、大炮、坦克之类的武器,是进口的,还是自产的?日本的航母都是谁造的?日本这种技术立国的思想在军工上体现得最明显。二战后,日本为什么这么快就迅速崛起?除了赶上好的天时、地利以外,它们还有人和,这个人和是什么?其战前的人力资本还在,工程师还在,技术立国的理念还在。核心军工转民用,20年就撵上美国了。

技术立国的强力杠杆:贸易保护政策

何谓“技术立国”?首先就是要保护本国的民族产业。回顾经济史上各个大国的强国之路,我们发现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在促进本国产业升级、技术密集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英国的发家史。英国转向自由贸易政策是在19世纪上半期,那时英国早已坐稳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在这之前,当英国的制造业还落后于其他国家时,英国政府一直采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扶植本国的制造业。

直到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英国仍然是个相对落后的国家,经济上也落后于海峡对岸的尼德兰。当时英国生产并出口羊毛,主要供应佛兰德尔的毛织业。进入 16世纪之后,一系列的历史条件刺激了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这些历史条件中就包括当时的都铎王朝实行鼓励工商业的政策。在英国手工工场的这个发展中,占首位的是毛织业,英国开始越来越多地出口毛织品。到16世纪中叶,呢绒出口已经占英国全部出口总额的80%。为了促进英国毛织业的发展,1614年英国政府完全禁止未加工的羊毛出口。这促使17世纪初羊毛加工业在全英国普遍盛行,导致英国变为向国外供应毛织品。

这仅仅是当时英国大量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的一例。16世纪下半期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下,英国禁止进口金属制品、皮革制品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工业品。1650 年到1663年,英国一连制定了几个航海条例,严禁外国船只参与对英国及其殖民地贸易中的许多种运输。为了迫使荷兰承认这些航海条例,英国甚至不惜在17 世纪下半期与荷兰进行了三次战争。

那时的纺织业可以说是技术最密集、最“先进”的产业,而英国在这方面明显地不具有比较优势。直到18世纪初,印度、伊朗和中国产的棉织品在价廉、美观和牢固上都还超过英国产品。但是英国绝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制造纺织品的努力,而是变本加厉地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来加快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688年的“ 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完全停止进口法国和荷兰的毛织品。1700年,英国议会禁止从印度、伊朗和中国进口棉织品。这个禁令是绝对的,毫无伸缩的余地,哪怕是印度制造的一根棉线,英国人也不准动用。一直到1812年,英国还对从印度进口的花标布征收高达71.7%的进口税。

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发生的。1733年兰开夏的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之后,18世纪下半期英国人发明了各种纺纱机、织布机、蒸汽机,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工业化时代。靠着首先完成使用机器生产的“产业革命”,英国才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第一经济强国。到1820 年,英国工业总产量已经占世界一半,到1850年仍占39%。

我们看到,在产业革命之前,英国生产棉布的相对成本显著地高于印度等亚洲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英国应当放弃棉纺织品的生产,从印度进口棉布。而如果英国真的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免去棉布的进口关税的话,英国的棉纺织业会被彻底冲垮。那样英国将不会生产棉纱和棉布,也不会在棉纺织业中开始产业革命。没有英国18世纪保护幼稚产业的对外贸易政策,人类可能根本就不会有那场伟大的产业革命!

我们再来看看经济史上美国发展的例子。美国独立以后不久,便于1789年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其1791年向国会提出的报告中,预言了贸易保护对制造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后来美国人一直承认关税的这种保护能力。1816年美国通过了第一个明确的保护性关税法案,对进口的棉花、羊毛制品和某些铁制品课税30-40%。后来辉格党参议员亨利·克莱明确提出,“美国制度”的目的就在于扶助“新兴工业”的发展并保护国内工农业的市场。以后美国的关税税率有时提高有时降低,但是一直保持着保护性的高税率。《1890年麦金来关税法》使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关税达到了顶点,该法将整体关税率从38%提高到49.5%。

要体会美国19世纪的关税率有多高,我们只须把它与今日的通行关税作一个比较就可以知道。“世界贸易组织”现在允许“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国保留较高的进口关税,但是平均关税率也不过15%!

正如维克托·布尔默·托马斯在《独立以来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一书中指出的,美国历史上的高关税的特点在于,它直接服务于保护国内生产者的目标。正是由于美国关税中的保护主义成分是如此之强烈,美国的一位经济历史学家才写道:“我们商业政策的基调从一开始就是为国内制造商保留国内市场,而排斥外国竞争的 ”。所以美国尽管早在19世纪末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但直至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才放弃保护关税政策,转向自由贸易。

    进入专题: 比较优势   技术立国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990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