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滨:与“熊”共舞,谈何容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22 次 更新时间:2009-06-16 17:35

进入专题: 中俄关系  

于滨 (进入专栏)  

普京执政八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又要改朝换代了。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普京两任总统期满后何去何从问题,一直众所纷芸。直到2007年岁末,普京提名俄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统一俄罗斯党总统候选人(即普京事实上的"接班人"),梅德韦杰夫投桃报李、"反聘"现任总统普京为其未来总理,普京再次让众观察家大跌眼镜,扑朔迷离的俄国政局方现一线弦机。"普京后" 的普京既"垂帘"又主政,梅氏四年八载后再如法炮制,"普-梅"双驾马车执政局面,似成为未来十年二十年俄政治主线。

俄是中国最大邻国,与中国有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历史上对中国有持久和深度的影响,中俄间漫长、复杂的关系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中俄过去11年的战略夥伴关系,可以说是中俄数百年交往史中最平缓、最平等、最互利、最正常的"瞬间" (见"In Searchfor a Normal Relationship," 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 Nov.2007, www.isdp.eu/cefq) 。而这一瞬间在"后普京"时代能否延续和深化?何处扩展?普-梅联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如果俄继续与西方交恶,中国何去何从?中俄如何在共同经营的上合组织内协调利益?上合组织又会如何深化和扩展?

诸如此类问题,不是现有的战略夥伴关系就可以完全涵概的。毕竟,迄今为止中俄间良性互动起始于俄内外交困、国力式微时期。如今俄经济好转,国力渐强,欧亚大陆两强如何相处?上述种种问题,既是西方的难题,也是中方的疑点,至于俄国人自己是否胸有成竹,也许普京自己也未必知晓。但历史轨迹表明,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往往是一个强硬的俄罗斯,而一个强硬的俄罗斯以强硬的方式追求其利益往往导致相反结果。二十世纪下叶前苏联综合国力达历史顶峰,同时树敌过多,俄国际环境反而恶化。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俄国国力与外交环境这一两难困境深有体会。

一段时间以来,中俄双方都不断宣称,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状态。笔者对此不持疑义,但又不满足于此。所谓"最好",仅是相对过去或在总体层面而言。具体到各个领域,中俄之间这一所谓最好关系实际相当微妙、复杂、甚至棘手。不言而喻,中俄高层之间有相当互信、默契和协调,中俄在多边场合中的外交配合也有目共睹。

然而中俄之间高层次的信任在叶利钦时代就已形成,普京不过继续了这一机制。除此之外,中俄在一系列双边关系的重要领域,都面临相当挑战。其中在军售和军事技术合作领域,尤其是重大项目,近年来处于基本停滞状态。俄方不履行合同、随意加价、延误交货、或质量不达标,是双方争执的根源。俄方应认识到,中俄间海空装备大规模成品交易时代已逐渐过时,随着中国军工和科技水准的提升,更为平等和均衡的技术交流和共同研发应是未来中俄军事技术交流的主线。同时,双方应在传统军售关系中发掘新的合作项目,对已签约项目增加规范化、透明度和信誉度,避免随机性。即便矛盾出现,应避波及其他领域,尤其是防止技术和枝节问题政治化。

中俄间目前问题最多的领域是经贸。虽然普京执政以来中俄贸易稳步上升,但远不如人意。中方认为俄方人为干预过多,致使经贸关系的质量和效益下降。本来是互通有无和比较优势的经济问题,反而成为政治化的国家利益问题。与此同时,俄担心成为中国原料出口国和制成品市场,希望以行政手段迫使中国企业购买傻大黑粗的俄制设备。俄国的要求不无道理,在2005年俄对华出口中,机电设备仅占2.2%,而2001年的比率为28.8%。中方可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俄利益,比如继续购买技术已落后于西方、又无技术转让的俄核电设备;但要千百万中国大中小企业放弃物美价廉、垂手而得的他国设备,而倒向在国际市场滞销的俄制产品,几乎是不可能。

普京上任以俄成为世界能源大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耗能大国。两个战略夥伴本应有所作为,两全其美。然而中俄输油管线这一叶利钦时代就已开始酝酿的大项目,到普京任期最后一年仍未定在天。八年来,普京在油管问题上一波三折,瞻前顾后,出尔反尔,加上日本小泉政府搅局,如今叶氏已经作古,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很晚才敲定的输油管线已通油两年,俄国仍以成本于管道输油三倍的铁路运输方式对华出口石油。很难想象聪明过人、呵斥风云的普京总统会容忍如此低效状况,除非延缓或阻止中俄石油管道的建成是普京的本意。

俄国人的心思可能是最耐人寻味的。普京维护俄国利益尽心尽力,寸土不让;对敌对友,一概如此。他对通往中国的输油管线迟迟不予放行的真正目的,可能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油管项目,换取中方在其他领域的让步,比方说为俄核电项目在华开拓更大的市场。然而对普京及俄众官员誓誓旦旦不甘成为中国原料供应国的说道,笔者始终困惑。去年底在欧洲一个俄国问题研讨会上,笔者请教一位著名俄国学者:前苏联早在冷战期间就成为西方原材料供应国,至今仍如此,俄人从未对此耿耿于怀。如今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 ,为何俄仍不情愿对华提供能源?其中是否有 "种族"因素?这位曾服务前苏军情报系统的学者沉思片刻,回答是"Yes" 。

笔者敬佩此公之坦诚,欲深感"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俄 战略夥伴之平等互动, 仍任重而道远。

原发于英国BBC中文网站: 2008年02月29日

进入 于滨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俄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791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