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由1980年开始的多个经济特区和新区建设,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实践,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进程中极有特色的创新。上海浦东开发是这个大战略中具重要意义的一步妙棋,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图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指标作用和现实示范意义,其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举世公认。但浦东开发最重要的收获,其实还应包括其制度创新和管理理念在内的一系列"软成果"。在经过十八年的沉淀和验证之后,现在已有可能对这一系列"软成果"进行总结性的回顾和理性的提升。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一个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东的扩展过程。这个过程中,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基础等是重要的因素,而各经济特区、新区依照中央赋予它们的特殊政策,大胆实践创新,率先进行改革,与世界经济更密切的融合,取得初始的宝贵经验,包括运作方法、法规和政策调整、人才制度等等,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中国经济特区、新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从一开始就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其制度创新和建设成果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1996年4月率该国多位部长较仔细地考察了上海浦东新区之后表示,"你们的决策是英明的,规划是周密的,办法是聪明的",就是很具代表性的国际评价。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更将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使之成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典型案例和观察窗口之一。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看,浦东的开发建设,尤其是涉及社会体制的改革,事实上是一个摸石头过河的试验,边认识,边实践,既要谨慎又要大胆。但当初的思路和做法是否正确,需要一个过程的确认,需要经过多年的时间考验,才能够做出结论。现在,在积累了大量的事实,并经过多年的检验之后,我们可以认为,浦东的经验是可取的,其开发出来的那些"软成果",对于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是有借鉴意义的。
上海浦东开发是在深圳特区建设取得初步成功之后开始的。当时的现实状况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理所当然地需要几个有资格够条件面向国际的金融、贸易和经济都会城市,它们可以与世界进行经济对话,与世界其他大城市互动甚至是竞争。上海虽然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但在当时让它担当这样的角色,无论是硬件和软件,实力尤嫌不足。而通过开发浦东,就是意在振兴上海,使之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城市之列,并发挥其强大的能力为国家经济服务,进而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改革开放,推动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再进一步辐射到周边的内陆省份。
这就是浦东开发最重要的战略"软成果",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效果,是经济学理论"点轴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这些年来长三角经济的腾飞,证明了这样的模式和我们的浦东模式是正确且成功的。
浦东经过18年的开发,其城市化面积由初始的40平方公里,上升到现在的200平方公里。浦东新区形成的经济规模,按不变价,即扣除通胀因素,相当于1990年一个半上海的经济规模,经济结构比当时的上海更加合理,包含了大比例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些浦东开发的"硬成果"已经被国内外所肯定。
浦东新区的发展中还取得了丰硕的,不宜用数字描述的一系列"软成果"。如果这些"软成果"能被提炼和总结,一定会为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宝贵的经验。
这些软成果是浦东新区的开发者们在浦东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跨国合作、人才培养、政府职能改革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成型的一些思路和经验。比如针对浦东的项目开发,他们认为不应只是单纯的项目开发,"而是社会开发,是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他们认为浦东的发展应该有世界眼光和全局思维,要"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他们认为浦东开发的优先顺序,应该是"法规和规划先行",先奠定软设施的基础;他们在确定项目孰先孰后时,认为"金融、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先行";"市区的形态开发服从于经济社会的功能开发";"在开发中不仅吸纳世界的资金和技术,更注意吸纳世界的智慧";"不是仅顾及城区的开发,而是与外部的联动开发——与长江三角洲联动、与浦西联动";"严格按城市规划使用土地,'惜土如金'";"要实现精兵简政,必须先'简政'而后'精兵'"以及"廉政勤政也是重要的投资环境"等等。这些"软成果"当然还包括了一整套具体的实施细则。
这些年来,浦东实际上还在不断发展当中,毕竟它还只是一个"新区",还在继续探索,这些"软成果"也在与时俱进。因此,只有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在总结肯定浦东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要检讨、审视并发现其中的不完善之处,追求完美,追求卓越,抓住机遇,贯彻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部署,促进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和人的进一步全面发展。这是浦东新区新一轮创业的机会,人们都对此有热情的期盼和祝福。
(赵启正先生是上海市前副市长、浦东新区第一任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