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此讲座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为庆祝建系90年年而举办的系列讲座的第一讲 。其宗旨是拓宽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的知识面,使之了解前沿学科,将讲坛变成学术交流的窗 口。内容涉猎历史、文学、考古、法律、天文、艺术、社会……
(二)讲座内容:(以第一人称叙述)
跟一些学者所提出的“重建中国解释学”不同,我提出的是“创建中国解释学”,之所 以使用“创建”二字,是基于以下几点:①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就在哲学、宗教 、文学、艺术、历史诸领域运用解释学的知识,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 理论和方法体系。②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应用解释学,而且往往结合当时的主 流思潮,形成一套直觉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因此,这个时期普遍承认为西方解释学的正式创建时期。③从中、西方解释学的最初萌芽看,中国有《左传》对《春秋》的解释,古希腊有 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解释。大家并未因为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解释而将古希腊 作为西方解学的创建时期,同样, 我们也不应该把中国历史上曾在过一些对经典或作的解 释而宣称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解释学。
一些学者认为西方已有一套现在的解释学,中国没有必要去再建。但我觉得,中西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的解释学比西方有更长的历史,但迄今 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中国对经典的解释虽然也不限于某一著作,但同西方相 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的解释学比西方有更长的历史,但迄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中国对经典的解释虽然也不限于某一著作,但同西方相比,具有局限性,其 侧重于对经典的解释。因此,中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建立自己的解释学。
只有对中国的经典解释历史充分了解,才可能建立中国自己的解释学。中国历史上共存在四种对经典的解释方式,下面就先秦的四部解释著作对这四种方式一一介绍。
这四种方式分别为:一、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的注解;二、整体性的哲学解释,如《易传》对《易经》的解释;三、实际政治性操作性的解释,如《韩非子 》中的《喻老》和《解老》对《道德经》的解释;四、对其体概念的解释,如《墨子》中对经的解释。
(1)《春秋记载》:夏五月,郑伯刻传于燕,对这句话,《左传》的解释共450多字,包 含了这一事件的起始、曲折过程,各种议论的讨论,结局和评价,可以说是相当完整的叙述性故事。如果历史分为两类,《春秋》是事件的历史,《左传》则是叙述的历史。叙述的历史跟伴者所处的时代、个人道德及偶然机遇有关,而且包含了作者对某一事件的史观。如上述注释中作者的史观集中体现在“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注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叙述历史 ,而在于对历史作解释和增补,如果《三国志》中《张鲁传》中缺乏裴松之的注解,则《张 鲁传》则会大为逊色。
(2)《易传》对《易经》的解释。《易经》要是有关占卜的书,其中包含了某些哲学道 理,但并不是完备的哲学体系。而《易传》中的《系辞》是对《易经》的总体的哲学性解释 。魏晋时,王弼对《老子》的解释,何晏《道德论》、《无名论》对《道德经》(即《老子 》)的解释词属此类。《系辞》中包含了二个重要的影响中国哲学发展的理论。一、本体论 的解释;二、宇宙生存论的解释。《易经》中的64扑构建成一个整体的宇宙生存模式。它认为,天底下的万事万物都可在这一模式中找到其生存的依据,曾经存在的、现在存在的、目前不存在但将来可能存在的都如此。《易传》中的《系辞》认为易是一个包含生成的系统, 是一开放性的符合系统。因为其其中的某些符号描述的不是某一具体事物,而是一种抽象的 特征和符号,被称为“宇宙化数学”。《论衡》、《准南子》都是一种本体论的解释。在《 系辞》中既包含了本体论又包含了宇宙生存论,而且两者又恰当地互补,形成中国哲学的两 大派别。
(3)《韩非子》的《解老》和《喻老》对《老子》的注解。通过对《老子》的解释,韩 非子为其法家思想作辩解。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在《老子本义》中弥韩了非子解释《老子》 是以“刑名解道德”,这种对经典名作的实际政治性操作性解释,并非韩非子一家。唐代王真的《道德经论兵要义》用兵法解释道道德,而近代的毛泽东称《老子》是一部兵书”。
(4)《墨子》包括两部分:一、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部分;二、战国中后期部分,也可以 说包含传和经两部分。经是对某一概念下一义,而传则是对这一概念的补充说明和具体化。 如对“久”这一概念,黑经解释为包含一切时间的时间,而传则解释为从古到今,从早到晚 的一切时间。又如对“宇”的解释,经解释为“一切空间”而传则解释为“东西家南北”。再回到我刚才所提出的观点:中国历史上不曾存在而且现在也不存在解释学。现在中国 存在的解释学基本上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对于将来中国是否可以建立自己的解释学,我不敢妄下结论,但我们可以尝试。我觉得,对之可以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认真研究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史,并用其理论解释中国的经典。为中国自己的解释学确立参照系。二、对中国的对经 典的解释历史进行梳理,发掘中国解释学的特点,这一点必须考虑到中国解释学同训诂学、 考古学等的联系。
最后,我希望我的这一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