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祥:“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与分析视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96 次 更新时间:2008-11-19 21:22

进入专题: 人本政治  

刘俊祥 (进入专栏)  

[摘 要] 人本政治,就是人与政治之间具有本质相关性的政治。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就是观察与分析人本政治现象的方式与途径以及分析视角和理论模型的总和。人本政治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人的哲学即人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它在人本政治研究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政治的人性分析方法、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方法、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及其相应的分析视角。将它们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研究“人本政治”的理论框架。

[关 键 词] 人本政治;政治的人学方法;政治的人性分析方法;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方法;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

所谓人本政治,就是人与政治之间具有本质相关性的政治,它一方面意味着人具有政治主体性,另一方面意味着政治应该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主体。因此,人本政治也可以说是以人为本的政治或以人为主体的政治。政治要以人为本,这是人类的社会政治生存价值与意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然而,在我国,分析人与政治之间的本质相关性,研究人本政治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因此,需要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选择新的分析视角。本文所论述的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就是观察与分析人本政治现象的方式与途径以及分析视角和理论模型的总和。明确地说,研究人本政治的方法论基础是人的哲学即人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通过这种人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再抽象出了具有内在联系的三种具体分析方法,即政治的人性分析方法、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方法、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及其相应的分析视角。由此而形成研究“人本政治”的理论框架。我的博士论文《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是根据这些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分析视角及其理论框架而写成的。

一、政治的人性分析方法

政治人性分析方法,就是根据人学(即人的哲学)的一般思想方式,运用人学方法和理论,研究人与政治之间的本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政治人性分析方法具有如下的方法论特性与分析视角。

1.政治人性分析方法即是政治的“人学”方法

政治人性分析方法是作为哲学的人学理论与方法在人本政治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因此,从方法论来看,政治人性分析方法即是政治的“人学”方法,而非政治人类学方法。从本质上说,哲学是关于人的问题的思考与学问,而“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是人学”。[1](P76)在我国哲学学者看来,所谓人学,即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是对人的现实生存及其意义的强烈关注与理论追求的学问,“人学研究的对象即完整的个人及其存在、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与规律”。[1](P129)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人学在方法论上不同于政治人类学。因为,哲学人类学所描绘的“完整的人”往往是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上来谈人这个种类(族类或人类)的特征,而人学研究的人固然也作为类的人,但它把人这个类只看做是所有现实个人的抽象,是个人存在的一种理论形式,因此,人学更注重研究个人,并在此前提下,考虑有关人类的问题。而且,哲学人类学往往忽视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作用,而人学则在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完整的人”。人学与哲学人类学的这种区别也就决定了政治人学与政治人类学的区别。所谓政治人类学,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政治的本质和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简言之,政治人类学是关于政治的人类学。”[2](P5)而政治人学,则是运用人学方法与理论对“人的政治性”、“政治人”或者“人本政治”进行研究的学问。因此,政治人学与政治人类学,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都是有区别的。虽然如此,在运用人学方法研究人本政治时,也不能完全排斥其它对“人”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方法。实际上,在研究中也要借鉴政治人类学、政治心理学、社会生物学、人类基因组学以及法学、制度经济学(或制度政治学)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2.政治人性分析方法是研究“人的政治性”的方法

人学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其逻辑起点是人的本性,即“人学研究从方法论上说,就是获得一种关于人性的理解与确证方法。”[1](P167)因此,运用人学理论与方法,对人本政治或“政治人”的研究,首先就是对政治中的“人性”以及“人的政治性”、“人的政治人格”等问题的研究,也就是对“政治人性”的研究。实际上,追问“什么人”与政治之间具有本质相关性,就是对“人”本身进行研究,也就是通过人性模式的设定,进行人的政治性分析。从政治的本原来看,“任何政治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都应是人本身。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的观念,便有什么样的政治学说。”[3](P44)所以,人本政治研究必须以人的模式或人性模式的预设为逻辑起点,研究人的政治性。

3.政治人性分析方法是研究“政治人”的方法

人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可以形成研究“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法律人”以及“文化人”等等的各种具体学科研究方法。而将人学方法运用于政治学领域研究“政治人”,则形成了政治人学研究方法。一般地说,人学对于人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1)人的本性,包括人的本质、人的属性、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主体性、人的素质与人的能力等;(2)人的生存图景,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地位、人的个人生活和人的社会生活等;(3)人的生成和发展的规律,包括人的产生、人的发展、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等。由此决定了对“政治人”的研究,也必然在研究人的政治属性的基础上,还要研究人的政治生存以及人的政治生成与发展等问题。在人本政治研究中,可以将这些研究问题归结为三个具体的分析视角,即从政治的视角认识人、从人的视角认识政治以及从人与政治之间本质关系的视角认识人本政治。这也是政治人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分析功能。

二、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方法

进一步说,人学对人性以及人的生成与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又必然要走向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因为,“人的主体性是最根本的人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是人的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因而人的主体性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1](P21)由此又决定了政治人学对于人的政治性、人的政治生存与发展以及“政治人”等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归结为对“人的政治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于是,这就引出了研究人本政治的第二个方法,即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方法。

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方法的运用,主要有两个分析视角,一是由本原主体性、实践主体性和价值主体性等所构成的分析层次,二是由政治人性、政治本原、政治生成、政治主体、政治价值和政治形式等所构成的分析要素。并且,将两个分析视角结合起来可以设计出人本政治研究的一般分析模型与理论框架,从而,对人的政治主体性与政治的人本性之一般理论及各种思想进行研究。

1.人的政治主体性的层次分析

从人本哲学的逻辑发展来看,古代是本体论哲学,主要关注人的本原主体性。近代是认识论或实践论哲学,主要关注人的认识主体性或实践主体性。而现代则是价值论哲学,主要关注人的价值主体性。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研究人的政治主体性的本体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三个视角层次。

(1)人的本原政治主体性分析。所谓人的本原主体性就是以人为社会生活的本原。这种人的本原政治主体性分析,实际上是从本体论角度观察和分析人的政治主体性,主张通过人的本性和人的主体活动来说明人类社会生活的生成及性质。因为,所谓本体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追根溯源的方式,探讨事物的本原和生成,分析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世界万物的哲学理论与方法。哲学本体论产生于古希腊,并成为古希腊的代表性思维方式和哲学形式。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本体哲学(所谓“第一哲学”)的第一人。本体论自古希腊产生以后,思想家们根据时代的需要寻找宇宙万物和人类生存的最终依据和目的,由此而构建了不同的本体理论,如自然—宇宙本体论、神学本体论、理性本体论、人学本体论、社会本体论等。根据本体理论,所谓本原主体性,是指主体具有本原、始基、基础和根据的性质,即是指主体所具有的世界万物的本原性。这层意义上的主体性表征的是“‘实体—属性’结构,突出的是它与其它事物的主从关系、根源派生关系,其思维模式是主词(或实体)派生、决定和说明宾词(或属性)”。[1](P264)由于本原主体性是本体论与主体论之间交叉结合的思想方式,因此,从人学本体理论来看,本原主体性就是指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形式,是用于观察与分析人与对象物之间的主从生成关系,这实际上又是本体论上的本原理论问题。于是,讲人的本原政治主体性,就可以说人是政治的本原,政治是人的本质属性,政治也是本源于人而生成的。正因为如此,人的本原政治主体性,既可以用于分析人的政治主体性,也可以用于以人为最终依据来观察、分析政治现象的终极根源和生成方式,并以此揭示其内在本质。

(2)人的实践政治主体性分析。从实践论来看,所谓人的实践主体性就是崇尚社会运行过程中人的实践主体性,谋求人的主体能力、主体地位和主体利益。人的这种实践主体性,也可以称为人的主客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的发动者、推动者和承担者在自由自觉的能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性质。这种意义上的主体性表征的是作为对象性关系“能动-受动”结构或“主体—客体”关系结构,它着眼于主体中的主,即主动性和自主性等,其思维方式是能动活动的主体与受动客体的关系的相关性、对象性和相互作用。主客主体性只有相对于受动意义的客体性,并在二者的对象性关系中才得到具体规定。一般认为,主客体性意义上的所谓主体,是指进行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意识的人,其“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4](P30-31)

由上可见,主客主体性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用于人本政治的研究。首先,在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方面,人的主客政治主体性意味着人与政治之间是主客体性关系,在政治的生成和政治运行过程中,人是主体,而政治是客体,政治因人的主体性活动而产生,政治也因人的主体性活动而运行。其次,在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方面,人的主客政治主体性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也是主客体性政治关系,即人们之间是政治上的主从关系、等级制关系或统治与服从关系。于是,从人与人之间的主客体性政治关系角度,可以分析强力政治(或权力政治)、等级政治等的片面人本性。

从人的主体化程度来看,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能真正的存在。在主体间的关系中,人们是相互需要的,他们既相互是目的又相互是手段,而不纯粹是目的或纯粹是手段。所以,真正的主体性必须以交互主体性为必要的坐标,或者内在地包含着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关系在社会价值和理想上实为一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彼此承认及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间性关系要求双方互惠互利,[①]因此,交互主体性所讲的“主体性”应该包括人的受动性,人作为主体应当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体,即在现实社会,人作为公民即法律人,应该是“负责任的主体”。根据交互主体性的性质,人的交互政治主体性,只是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分析,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不再像人的主客政治主体性那样,而是强调在政治上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性,是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不将他人作为客体对待。人们之间如果通过法律关系而联结起来,也正好是这种主体间关系,因此,体现人的交互政治主体性关系的政治形式,应该是“法治政治”。对于政治的人本化而言,应该说,法治政治是一种形式上更人本化的政治。于是,交互主体性理论可以用于分析人类社会政治关系中的平等交往关系、协商合作关系以及法治政治关系。从而,有助于对人的共同政治主体性进行分析。

(3)人的价值政治主体性分析。从价值论来看,所谓人的价值主体性就是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价值主体。人的政治主体性,在最终意义上意味着人是政治的价值主体,人具有政治的价值主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本政治分析必然要以人的价值政治主体性分析为归宿和最后的视角。

从价值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具体而言,“价值是主体主动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客体作用于主体产生的效应”,[5](P39)一方面,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离开主体就谈不到价值,或者说离开主体谈价值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主体只能是人,而不是其它生物或自控系统。主体是人,包括人类社会、国家、民族、群体和个体。客体的价值就是相对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主体而言的。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或不同条件下的主体,其价值不同。”[5](P37)另一方面,价值又具有客体性,价值“也离不开客体。离开客体就谈不到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正因为客体具有一定的要素、结构、属性与功能,它作用于主体,对主体才产生一定的效应,即产生一定的价值。”[5](P39)

由此可见,所谓人的价值主体性就是以人为目的即以人作为价值主体所具有的规定性。人们强调社会存在和运行的基本功能与价值就是为了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实现。就价值主体性对于人的重要性而言,甚至可以说,“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特性,而不是作为实体的事实属性,……所以,主体性也只能从人作为主体的能动的价值特性方面去理解。”[6](P259)正因为价值是指在主客体性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所以,我们就可以将价值理论用于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从而形成了人的政治价值主体性。从主体性理论与价值理论的结合意义上看,所谓人的价值政治主体性,就是指人与政治之间是一种价值关系,人是价值主体,政治是价值客体,人类之所以需要政治就在于,政治能够为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发挥积极的效用。因此,运用人的政治价值主体性观念,可以对人本政治的“以人为本”的本质与含义作出更确切和更全面的认识,这也有助于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的民主以及人类解放的人本价值作出科学的理解。

2.人的政治主体性的要素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方法与视角,可以综合设计出人本政治的要素分析模型。所谓人本政治的分析模型,就是根据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而设计的研究人本政治的理论模型。在前面的人本政治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中,抽象出了政治人性、政治主体和政治价值的要素以及政治本原、政治生成、政治本质、政治形式和政治目的的要素。将它们综合起来,就形成了由政治人性、政治本原、政治生成、政治主体、政治形式和政治价值(即政治目的)所构成的要素分析理论模型。这种要素分析模型就是对人本政治的起源、生成、本质、形式与价值,以及人的政治性、人的政治主体性和人的政治主体化进行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这也是梳理马克思主义人本政治思想和设计我国政治人本化路径的理论工具。

(1)政治人性。政治人性即是指人的政治性,而有关人的政治性的分析理论就是政治人性论。人本政治之所以能够以人为主体,首要的就必须确认人具有政治性,因此,对人作政治性的界定以及对人的政治性进行说明,既是人本政治研究的理论前提,也是人本政治研究的首要内容。要说明人的政治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它首先涉及到对人进行政治人性模式的设定,其次,必须说明人与政治之间是否具有本质关系,即人是否具有政治性(人是否是政治人或政治动物)、人为何具有政治性以及人具有何种政治性等。最后,还要对具有政治性的人即“政治人”的人格形象作出界定与分析。总之,政治人性理论就是要从以上各方面对人的政治性作出有理由的界定与说明,并将得出“社会个人的规则性”这一政治人性的基本结论。

(2)政治本原。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所谓本原,就是指一切事物的共同原因和最初起点。因此,所谓政治的本原,是指政治生成的起点、始基与终极原因,而政治本原论就是探讨政治的本原,寻求政治现象逻辑起点与终极原因的理论。作为研究人本政治的一个重要工具理论,政治本原论就是要说明政治是以人为本原主体的,人的社会生存本身就是政治生成的起点与原因。可见,这里的政治本原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本原论,而是以人为主体的政治本原论,它所要论证的就是“人是政治的本原”。

(3)政治生成。在“政治本原论”中,明确了“人是政治的本原”,即是说,人的政治本性决定了人是政治的逻辑起点。那么,政治又如何以人为本原而产生的呢?换句话说,政治如何从“潜能”而变成现实呢?这实际上就是关于政治生成的问题。而通过“政治生成论”就可以说明和回答这个问题。所谓政治生成论,是指以政治生成的模式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它主要关注和论证政治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而生成。在人本政治的语境中,政治生成论就是要说明政治如何因人而生成的问题。具体地说,在政治生成论中,就是要强调以人为主体的政治生成。因此,政治生成论所需要论证的就是“政治的人本生成”或“政治的主体性生成”问题,即要说明人具有政治主体性,政治是人的本质活动(主体性活动)的产物,只有通过人类的本质活动才能说明政治的产生与形成。

(4)政治主体。由于政治主体在这里是作为人本政治的一个理论要素,因此,它实质上是指以人为本的政治主体,即是指人作为“政治人”的主体性存在。那么,政治主体论所要研究的不是一般的政治主体,而是人的政治主体性存在与人的主体性实践、人的政治主体化以及公民、人民等“政治人”的问题,它所要证明的是“人是政治实践的主体”。

(5)政治形式。政治形式就是政治本质的实现形式。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才能体现政治的本性,履行政治的功能,达到政治的目的。人本政治的本质即是即人本性,那么,人本政治的形式就是这种“人本性”的对象化、外在化和现实化,也就是说,人本政治的形式是政治人本性的实现形式。具体分析,人的政治本性涉及人的社会个人性、人的政治主体性、人的强力性或人的规则性等,因此,人本政治的政治形式论就是要对人的这些政治性的外在实现进行形式与类型的分析研究。

(6)政治价值。如上所述,政治价值实际上是基于人与政治之间的主客体性关系而关注政治对人的功效或效用。所以,从价值理论角度看,人与政治之间的主客体性关系,就转化为人与政治之间的价值性关系,这种价值性关系表现为,人之所以需要政治,是因为政治有服务于人的功效、功能、效用或作用,有助于人的政治本性的实现和人的政治主体性的提高。因此,政治是人的政治化与主体化的工具与手段,而人则是政治产生、存在与运行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价值作为人本政治的一种分析要素,所要说明的是“人是政治的目的”或“人是政治的价值主体”这一问题。所以,对人的政治价值性或人是政治的目的的问题的论述,既涉及到政治目的理论或政治价值理论,又关系到政治主体理论。

三、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

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是广义政治论及其劳动人本观在研究人的政治主体性和人本政治问题的特有方法。在《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一书中,刘德厚教授运用广义政治的理论方法,对劳动人本、人的政治主体性、人民政治以及人本政治的论述,所形成的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为现代社会人民政治提供了新的政治哲学基础”,[7](“序言”P14)也为我们研究人本政治和人的政治主体性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在本文所论述的三种人本政治研究方法当中,政治的人性分析和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是劳动人本政治分析的思维前提和方法论基础。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借鉴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析马克思的人本政治思想及其中国人本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政治分析方法

在我国,曾经存在着这样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人本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哲学理论,“通常指抽去人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把人仅仅看作一种生物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主要代表为德国的费尔巴哈”。[8](P831)而且,由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于是就笼统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般地“超越人本主义”的。因此,就断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不讲“以人为本”,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不仅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也意味着它超越了一切人本主义,即使它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式出现也不例外。”[9](P264)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人文主义的文化传统中产生的,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对人类关怀的理论表现。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超越一切人本主义或敌视人文主义的。相反,我们还不得不说,“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在扬弃传统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创建了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这种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才是马克思的本真思想。因为,“通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细细品味就可以发现,人本主义或以人为本是统领其全部内容的活的灵魂,渗透于文字背后的浩瀚的精神海洋之中”。[10](P12)从终极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以人为其宗旨目的的,“整个马克思主义自创立开始就贯穿和体现着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所以,“只要我们系统地研读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早期到晚期的主要著作,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这种人文精神体现为他们全部研究的着眼点和归宿。”[11](P11)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所谓的“经济决定论”或“历史决定论”,虽然马克思比较注重经济因素和历史规律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并非一般地超越“人本”,在人与经济、人的主体性与历史规律的作用之间的关系上,他从来没有否认人的本原性、人的主体性和以人为价值目的。于是,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人本主义和政治人本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人本主义”或“实践人道主义”,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以此为前提,同样可以说,以人为政治之本也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基本观点,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就是唯物主义的人本政治思想,也就是“劳动人本主义”政治理论或“实践人道主义”政治理论。总之,马克思是坚持并追求以人为本的,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政治分析方法。

2.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是以“劳动人”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

在马克思那里,所谓政治“以人为本”即是以“劳动人”[③]为政治之本。从政治本体论来看,劳动人本政治观,是以“劳动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与思想,它表现为以劳动(实践)来界定人的本质属性,以“劳动人”作为社会政治的逻辑起点,以人的劳动实践作为社会政治的历史起点,以劳动人民作为政治生活的现实起点、实践主体和价值目的。因此,马克思的人本政治思想就是以劳动人本论为基础,以劳动人本政治观为本质与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政治理论体系。因此,“劳动人本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政治思想区别西方其它人本政治思想的本质特征。其实,西方学者也承认这一点,威尔•金里卡就认为,“劳动”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具有“根本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对于劳动的全力关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是基于劳动的理论”。[11](P366、368)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就是以“劳动人”为本的政治思想,马克思的“劳动人本政治观”就是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即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政治观,其本质属性就是“劳动人本性”。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劳动人本政治分析方法首要的分析视角,是对人与政治之间具有本质关系或者人的政治主体性中的“人”作“劳动人”的界定,即是进行政治的劳动人性分析。刘德厚教授在这方面作了明确的概括,他指出,“马克思的新人性政治观,反对从抽象的人类理性中寻找政治与人的关系,而主张从人的现实社会生活和实际活动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人的政治性根源,从而创建起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性的社会关系学说’”,这就是“劳动人本论”,它“为我们研究人的政治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因此,“依据马克思关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哲学理念,从人的劳动生存本性延伸到人的政治主体性研究,使人性与人的政治性之间,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找到了研究人的政治主体性的科学人性论基础”。[7](P120、121、122)

基于人的劳动本性的设定并以“劳动人”的社会生存活动来解释人类社会政治的起源、生成、本质、存在与发展变化,马克思也为人们理解和说明政治存在的普遍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视角。根据“劳动人本政治观”,可以说,“社会的政治生活,如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一样,成为人之为人的存在的绝对必要条件。所以,人的政治活动同人的社会生存活动是同时发生、彼此共存的。从人的劳动生存利益关系解释社会政治生活发生的根源,为说明政治存在的普遍性奠定了理论基础。”[7](P14)这同样也为认识政治的人本化和人民化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基础。

另外,在进行政治的劳动人性分析时,还可以对“劳动人”的人性又作“社会个人性”的理解和设定。这种设定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正是马克思“劳动人”的“社会个人性”,决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人本政治思想在西方人本政治思想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里程碑和重要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这也为研究马克思的人民政治与公民政治思想奠定的人性论基础。

最后,在政治的劳动人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上述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的层次视角与要素视角,也同样可以进行劳动人的本原政治主体性、实践主体性和价值主体性的层次分析,以及进行政治人性、政治本原、政治生成、政治主体、政治形式和政治价值(即政治目的)等要素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3.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是中国政治人本化的论证方法

我国的社会发展正处在“双重转型”的时期,就是在同一历史时空里,既要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进行现代化转型,又要向创新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转轨。这种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型”,推动着我国的政治实践经过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现在又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政治”。对于这种“以人为本的政治”的产生、本质、实践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等问题,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人本政治分析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论证。劳动人本政治分析方法在我国的这种现实分析功能与视角,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劳动人本政治分析方法,可以看到,我国现在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既不属于中国传统的民本政治文化,也不同于西方的一般人本政治思想,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人本政治思想即马克思主义人民政治思想与公民政治思想。

(2)根据劳动人本政治分析方法,可以知道,马克思的人本政治思想,通过列宁的人民政治思想而传入中国,由此而推动了现代中国政治的人民化和公民化的进程。而中国政治的人民化,形成了人民政治的三种历史形态,即早期的平民政治思想,它以人民为历史的起点,强调工农的神圣性;毛泽东的人民民主政治思想,它着力于人民的实践主体性,特别是人民的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邓小平的“新人民政治”思想,它注重人民的价值主体性即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3)根据劳动人本政治分析方法,可以明确,“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和个人自由发展的政治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政治思想与中国当代国情最新结合的产物,其现实表现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观念的人本化趋势。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终于寻找到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4)根据劳动人本政治分析方法,可以说,通过马克思主义人本政治思想新理念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纲领在当代的更新,以人为本的政治观的倡导,有助于科学地解释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有效地推进人民政治与公民政治的建设,谋求人民的民主和公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由此也有助于寻找既能保障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能实现每个中国公民的切身利益的人本政治形式。

--------------------------------------------------------------------------------

注 释:

[①] 参见黄楠森主编的《人学原理》对“主体间性关系”问题的论述,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290页等。

[②] 参见温家宝所作的《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2004年2月21日)。

[③]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使用了“劳动人”概念,他指出“人作为单纯的劳动人的抽象存在,因而这种劳动人每天都可能由他的充实的无沦为绝对的无,沦为他的社会的因而也是现实的非存在”。这里的“劳动人”实际上就是指体现人的本质并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人性模式上的社会个人,而不是指现实的“劳动者”。

[参 考 文 献]

[1]韩庆祥等.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董建辉.政治人类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3]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5]王玉梁.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李楠明.价值主体性—主体性研究的新视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9]许俊达.超越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与人本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何祚庥、段若非.关于“以人为本”的对话[J].当代思潮,2004,(2).

[11]贾高建.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关怀[J]. 北京:理论前沿,2000,4.

[12][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本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11二期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子课题《当代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刘德厚教授主持)的研究成果。

进入 刘俊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人本政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237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