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简介:1957年出生于湖北荆州,1977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1982-1987年在美国斯蒂文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97年进北大计算机系,现任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
科研方向:面向分布存储体系结构的程序设计模型和支持系统; 基于因特网的协作方式和 服务设施; 现代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及系统组成。
荣誉奖励:1991年周培源国际学术交流奖
以下是讲座部分:
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话题,今天的题目是《网络与生活的互动》。这里的网络特指World Wide Web,互动就是相互作用。这个话题在现在特别是北京尤其是北大这样的地方好象是不需要讲的了,因为大家对网络都非常熟悉。但事实上,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只是近七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网络在中国是从94年才开始被老百姓认识的。但这七年的发展是极其迅猛的,所以大家很快就对它非常熟悉了,因此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这个问题就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
我1982年第一次去美国学习的时候受到的最大冲击是美国的电话是如此的方便!大家也许知道,82年在中国要打电话尤其是长途电话是多么不容易,非得跑到电话局里才能打。当然现在中国的电话已经和发达国家的普及程度相当了,在移动电话方面还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第二次去美国时受到的最大冲击是网络真正成了和老百姓有关的东西。我间隔八年,两次去美国所感受到的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最大变化一是电话二是网络。中国网络的普及是从95、96年开始的,当时国家就从各个方面开始部署。如果说中国的电话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花的时间是х+20年,那么中国网络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就是5+х,这个х到底是多长的时间呢?也许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为什么网络对人们会有这么的大的吸引力?它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举个例子:三百年前的一所房子与外界的联系只是一条小路,后来有了电线、电话、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再后来就有了“信息线”。这里所谓的“信息线”包括光纤、电话线等。现在如果把一所房子拔起来看的话,它的底下一定有着许许多多的线与外界联系着。这种联系的加强就是文明的标志。从一所房子我们看到了整个文明的进步。
那么网络到底能为我们做什么?技术一点讲,网络能为我们做的主要有三类:
一是信息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为我们提供形式多样、表现丰富的信息。95年之前也有网络,它也提供信息,但那时的信息很难为普通老百姓所用,也不普及,用这种信息的主要是academic之类的。
二是在网上做业务活动(transaction service),使我们更经济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在第一类中人从网络上获得信息;在第二类中人们可以向网络输入信息,为别人所用,也就是说我可以把我的信息反馈给网络。这样人与网络就有了双向的交流。
三是协作服务(collaboration service),这第三类与前两类在技术上的区别是:前两类是人与机器之间的活动;第三类则是支持人与人交往联系的场所,它是一种虚拟空间,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氛围和环境空间。
上面我们简要地讲了网络对我们的三种作用,现在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这些作用。
首先信息服务在网上有两个维度:一是主动和被动,二是静态和动态。
被动 主动
静态 静态网页 信息“投递”
守株待兔 主动推送
动态 航班信息 因人而异
遥控监测 投其所好
我有一次网上买书的经历,那是我在美国时买一本荷兰的书。网上提示我可以查询买书的整个过程。这样这本书是怎样从书库提出到荷兰海关到美国海关再到飞机场我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我好象看着这本书一步一步的向我走来。网络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根据不同用户的背景情况、需要和爱好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
业务服务上主要有两点:
(1)、可持续发展的出路。95年初,人们还在争论是否应该让网络商业化,或者说是否允许商业行为涉足网络即“Internet go commercial”。
(2)、网络有两个最热门的应用:一是电子商务(e-commerces);二是远程教育(distant learning)。95年的时候人们在争论网络是否应该进入商业领域,可是现在网络已经很自然地做起了这两项工作,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网络如果只是保持自身的纯洁状态就很难得到维护和运行,网络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问题;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和远程教育这两项工作也只有在网上才会有新的生命。网络不仅是向人们提供信息的,它还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经济更有效。广告是养不活网络的,网络必须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这点上网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有这样网络才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协作服务上,网络越来越成为一个虚拟的真实空间(virtual world),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人们也许互相之间看不到形象、听不到声音,但能感觉到真实的存在,比如说e-mail ,bbs聊天室,Ipphone,NetMeeting以及网络游戏等,在这些形式里人们都能真切感到对方的存在。人们虽然天各一方,但近在咫尺。由于网络的诞生,一种新的文化正在形成。
前面说过信息服务是人们从网上获得信息,那么大家一般用哪些方式呢?
(1)、通过朋友告知的URL,比如163,sina,这是一种面向地址的信息获取方式。
(2)、通过一个正在阅读的网页内容和其中的超链信息,点击,冲浪,这是目前绝大多数人使用的一种信息获取方式。
(3)、通过某个“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或短语,得到一些可能相关的内容列表,然后跟踪浏览,这是面向内容的信息获取方式。
通过“搜索引擎”得到的信息比较方便。目前比较有名的搜索引擎有国际上的Google,有商业上的Baidu,有北大的天网。
下一代“搜索引擎”是怎样的呢?
它将具有丰富的语义,个性化、主题化、题材化。比如说我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内存大于128M,硬盘大于20G的笔记本电脑;我可以搜索到“五一”去上海最便宜的机票等等。不同的人关心的内容不一样,这就要求未来的网络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比如说我这样一个搞计算机技术的和另一个当医生的对“病毒”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网络就必须对这两者进行区分,对于不同的用户输入的“病毒”有不同的反应,这就是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
既然我们今天讲的是网络与生活的互动,那么就不能不问:我们能为网络做点什么?
(1)、要为网络提供基础设施、软件技术和各种服务。
(2)、人人都是网上信息的提供者。无论是bbs上的帖子还是e-mail都是一种信息,这是和人人都相关的,每个人都是网上信息的提供者。
(3)、网络也有一个环境与资源的保护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同样地,“我们也只有一个网络”。所以我们要善待网络,要尊重别人的网上权益,负责任的发布信息。如果你每天打开电子信箱发现80%的邮件都和你无关,这时你会有什么感受?所以我们自己要以身作则不要在网上发布垃圾信息。网络仍然是一张白纸,我们都在参与画这幅画。
最后的总结(Summary):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电视、电话一样,网络在为我们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其健康状态和人们的行为直接相关,网络值得我们利用也值得我们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