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1 次 更新时间:2024-12-30 19:47

进入专题: 科技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尹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会议指明了未来几年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即在中国制造由大向强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

产业体系现代化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根本动力。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催生了新产业新赛道,重塑生产方式,重构产业体系。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全球产业竞争的关键变量。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用好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光伏、5G等领域,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原子级制造等新赛道。

先进制造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唯有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支撑作用,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以科技创新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基础

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以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两化”转型。

进一步强化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到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快传统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一方面,引导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产业数字化。支持重点行业建设“产业大脑”,汇聚行业数据资源,推广共性应用场景,服务全行业转型升级和治理能力提升。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补齐核心硬件、基础原材料等方面的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针对我国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减碳关系,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通过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节能和提升能效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

二要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充分发挥集群的集聚效应和科技外溢效应,统筹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产业创新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技术迭代,创新和丰富应用场景,将含“新”量转化为含“金”量,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解决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通过创新应用场景,利用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促进供给与市场需求融合,以应用为主导,以需求为牵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优化产业融合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发展。产业集群能够提升创新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培育和壮大龙头“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建链强链,“一链一策”布局产业集群。加强统筹布局,各地结合产业优势、需求状况,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形成集群梯度发展态势,避免盲目同质化发展。加强集群内企业协同发展,强化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建立内部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机制,发挥集群协同效应。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科技、产业、金融和资本等多个层面勾勒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框架。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市场资本协同发展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路径。

聚焦关键前沿领域,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紧密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领域布局,加快从基础研究到技术体系再到产业化的发展进程,锁定如量子科技、脑机接口、基因编辑、可控核聚变等极具潜力的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建设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体制机制活的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加速器,鼓励开展“超前孵化”,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产业培育链,实施硬科技孵化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标杆孵化器建设一流的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培育产业新需求。研究面向未来产业的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加强资金支持。

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围绕未来产业布局科创项目。设立专项科研项目和课题,引导科研人员围绕前沿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探索,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多学科知识,攻克科技难题。面向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以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发挥龙头企业牵头作用,组建创新联合体,集聚产学研用资源,体系化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未来产业成果线上发布大厅,打造产品交易平台,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实现创新力和生产力的高效转化与有机耦合。

制定前瞻性产业政策,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基于对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准确预判,出台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的产业政策。例如对于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提前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安全规范,同时给予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入该领域开展研发和生产,引导社会资本向这一新兴产业流动,助力其从萌芽期逐步走向成长期。合理配置创新资源,统筹协调财政资金、土地资源、人才等各类要素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倾斜。在财政资金方面,优先保障对量子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脑机接口研发平台搭建等项目的投入;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为建设未来产业园区、研发基地等提供合适的土地,并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在人才方面,引导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投身未来产业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资源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通过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产业基金等形式参与未来产业布局,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未来产业发展汇聚澎湃的动力。

(尹涛,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进入专题: 科技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产业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828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