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百年历程。本文论述了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定义、功能定位、价值旨归、实现方式和作用路径等基本问题,试图揭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构现代国家过程中呈现的“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民生强国”的历史演进逻辑,展现从现代“主权国家”到现代“人民国家”建构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过程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已经成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财富。
一、引言
“现代国家建构”是国家理论的重要命题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任务。2022年,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昭示,推动并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发展梦想。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进一步推进现代国家建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伟大目标的必然要求。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尚书·五子之歌》 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重民观,《左传·宣公十二年》提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自此,“民生”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便被广泛使用,并被提升至政治高度。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阐述“三民主义”理论体系时,将“民生”定义为“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为民生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他以政治家的眼光和忧国爱民的情怀将民生问题置于治国理政的层面加以观察,指出民生不仅是“政治的中心”,也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更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
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国传统的民生文化和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精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制定和实施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并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现代国家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性与战斗力,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与各方政治力量和政治团体的反复角力中脱颖而出,成为缔造中国现代国家的核心领导力量。
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基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内忧外患的基本国情、军阀割据的碎片社会、“弱国家—弱社会”的现实困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低度组织化和制度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建构现代国家的有效途径是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有机结合。艰苦卓绝的革命过程造就了坚韧不拔的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成为主导现代国家建构的核心领导力量。在践行建构现代国家以促进政治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抓手,动员起千千万万人民大众,投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取得政权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成为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遵循。
由此可见,民生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资源,不仅贯穿了党领导现代国家建构的百年历程,而且持续发挥着“民心凝聚核”“社会稳定器”“经济动力点”“政治认同源”的重要作用,使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呈现出“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民生强国”的历史发展理路。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伟大梦想的不懈追求统一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实践中。
图1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内在逻辑。
二、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理论框架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在现代国家建构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推进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支撑。徐勇等学者认为,“民生问题的本质是政治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主要从两个方面讨论了现代国家建构与民生的有机互动关系:一方面,从现代国家建构的理论视角分析民生,强调国家在民生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从民生取向分析现代国家建构,强调民生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当系统讨论民生问题的政治性与民生发展的国家性时,需要回答以下五个基本问题:
(一)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内涵
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政治概念,代表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的社会国家形态。“国家”是一个在一定实体的领土范围内拥有强制力并对其他所有组织具有主导权的组织。“现代国家”则是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进行整体性再造和现代转型的结果,它占有特定范围的领土,并在此范围内拥有唯一主权;享有暴力垄断权或军事力量;建立非人格化的行政体系和官僚系统,将其作为日常统治的工具;具备资源汲取能力以维持军队和官僚系统的运行。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现代国家的重要职能和使命,是现代国家赢得国民认同和拥护的重要途径。孙中山曾将民生概括为“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而新时代的民生则更好地反映了民生发展的时代需求,拥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其内涵被扩展为“生命、生存、生活、生产、生态”的有机结合。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定义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的人民与国家之间的互惠式民生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是其根本价值取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提升民众生存质量是其基本要求,改善民众生活是其根本目标,促进民众生产是其核心职能,保护民众生态环境是其重要任务。
(二)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功能定位
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与社会形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民众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国家通过构建民生制度,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效配置民生资源,实现对民众生命尊严、生存条件、生活水平、生产价值、生态质量的尊重与保护,展现自身的合法性基础与现代化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人民以国家对自身生存与发展权利的保障为基础,回报以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忠诚义务,奠定并巩固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同时展现集体优先原则的思考与行动。
在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中,国家与民众的积极互动呈现为互惠式的正和关系。二者的良性互动使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具有了双重功能:一是托底,即完善民生制度体系,为全体人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解决衣食住行等基础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生命、生存和生活维度的基本需要,扎牢民生底线;二是提升,即赋能民众,提高发展效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机会、畅通渠道、优化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价值旨归
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致力于创设、维护和改善民生发展的经济基础、政治保障、社会环境,以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为依归,充分凸显“全体人民”这一最大公约数视角。
“生命”是人的最高本质和最高价值,是人享有权利、自由发展、争取解放的本质要义与现实基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终极目标。
“生存”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存在者在它的存在中是通过生存得到规定的”,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是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现实目标。
“生活”是维持人的生命、保障人的生存的具体活动。“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是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首要目标。
“生产”是人维持生命、保证生存、进行生活的前提。生产包括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方式的选择,决定了人的生活水平、生存方式和生命质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核心目标。
“生态”是人生命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生产的品质保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重要目标。
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在生命、生存、生活、生产、生态五个维度都坚持“人民的价值至高无上”这一理念,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价值旨归,一方面要求国家和人民把民生事业作为共同事业合力推进,人民以高度的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参与民生事业;另一方面要求国家积极发展民生事业,尊重生命价值、拓展生存手段、提高生活品质、增强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人的价值的全面提升。
(四)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实现方式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将现代国家建构等同于国家政权的建构,认为现代国家建构是“建立新的政府制度以及加强现有政府”;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在现代国家建构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以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纲领来处理“国家、民族和民众”等旧民主主义革命问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孙中山先生追求的革命目标“终于达到了目的”。但是,中国共产党从未停下奋斗的脚步。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为真正“把中国变成一个安乐国家和一个快活世界”,中国共产党在成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踔厉奋发、自信自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阶段,真正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落实在亿万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上,落实在民生福祉的不断增进上,落实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战略的扎实推进中。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和蕴涵其中的厚重民生文化底蕴,中国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实现方式包括以下五个要点:
其一,“民生”是现代国家建构的起点。民生是人民为了求得生存和更好地生存而进行的种种努力和活动,反映了人民要求吃穿住用的本能欲望以及追求更高层次美好生活的主观诉求,具体表现为对“民生七有”的数量需求与“民生七优”的品质需求。现代国家建构的起点是人民对民生利益的需求,产生于人民的民生利益关系。
其二,“民权”是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所谓民权, 就是一个国家的民众对该国的政府或治者提出与民众的利益或意愿有关的必须作为或必须不作为之要求的资格。由此可见,民权实际上是人民的权利。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基础民权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回应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以及参与政治活动等的系统性民生诉求,使国家权力与民众权利形成良性动态平衡。
其三,“民主”是现代国家建构的保障与追求。民主是一种利益均衡机制,人民民主能够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民生共同构成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双重杠杆。人民民主是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价值追求。
其四,“民心”是现代国家建构的动力与归属。民心是人民所具有的思想和情感及其凝聚形成的集体情感,民心向背代表了人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支持程度。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既是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社会基础和合法性来源,也是检验民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与衡量国家建设成败的根本尺度。
其五,“民族”是现代国家建构的根基与载体。民族是由一定的历史文化联结形成的人群共同体,民族内平等和谐的成员关系、共同的国家认同和一体性的社会联系,是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要素。在这个意义上,不断推进国家与民众关系向“国强民富”和“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靠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目标实现。
(五)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作用路径
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自由人联合体,使每个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到那时,“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作为身心融合的有机体,在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实现后,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归属与认同、心灵港湾与精神依靠等精神需求。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作用路径包括物质路径与精神路径,前者支持人民的生理存在与身体健康,保障人民“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富裕;后者支持人民的心理存在与心理健康,保障人民“知礼节明荣辱”的精神富裕。这两条路径互相联系、共同作用,尊重、保护、提升人的尊严与价值,推动、巩固、加强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角色塑造。
以上五个基本问题以及对这五个基本问题的回应,系统形塑了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理论框架(见表1)。
三、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演进逻辑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不变的红色基因,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党坚守百年的初心使命。重视民生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发展、成熟,经历“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民生强国”的阶段变迁,为党领导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民心支撑和不竭动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生救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建立独立主权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双重任务,深刻认识到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真正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不断满足人民基本生存需求,切实保障底层劳苦大众利益,凝聚起千百万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等革命洪流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挽救民族危亡的强大推动力。
党的一大提出要“废除资本所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民生权利。党的三大提出实行义务教育、减轻田赋、废除包工制等一系列减轻底层民众民生负担的举措。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使中国革命实现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重大转折。党的六大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其中“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耕地归农”,实行“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险” 等主张,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通过改善民生以争取群众的政治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生救国”贯穿于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见之于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减轻繁重的赋税徭役,打破人民生产生活的枷锁;发展社会保险、救济贫民,将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贫苦人民托举到民生底线之上;开展土地革命、减租减息,将广大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中解放出来。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民生”开展工作,成功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参与革命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建构现代国家的第一步目标: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民生立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迈出了坚实的步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现代国家建构的新纪元。1956年,党领导人民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为建构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至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新生活,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进入了“民生立国”的新阶段。如何依靠获得解放和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
党的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必须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取得切实的民生建设成绩。党的十一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要扩大集体福利、研究生产生活中人民关切的问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关心群众疾苦;1977年新修改的党章写进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这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鼓舞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斗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民生立国”是党领导人民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的核心思想。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使广大人民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保障广大人民共享新中国发展带来的民生福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广覆盖的社会福利制度,解除人民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现代国家建构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民生建设,对广大人民“安顿其身而鼓舞其心”,为党领导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民生富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自此,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结束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迈上了“民生富国”的新征程。
党的十二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穿衣吃饭问题,解决能源和交通紧张状况、满足工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致力于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践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改善民生原则,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使老百姓“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实现“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的发展目标。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党领导人民加快发展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在“民生富国”思想指导下,开展了“民生促发展,发展惠民生”的新实践。一方面,国家准确把握不同阶段民生事业的主要矛盾与重点问题,科学制定民生发展的奋斗目标与计划安排,保证民生建设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与高效利用,为建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巩固民心基础、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国家不断健全普惠型民生结构,坚持“授人以渔”的民生发展理念,积极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以高质量人力资源增强社会创新力,实现民生改善持续性回馈经济发展。同时,国家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激发广大人民的内生动力,弥补民生发展与社会建设的短板,加大对落后地区与贫困人群的转移支付力度,为广大人民切实得到改革发展创造的民生实惠提供保障。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民生富国”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民生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民生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基尼系数由2010年的0.490下降到2016年的0.465,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基本建立起为14亿人口的民生兜底的社会保障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党的中心任务。“民生强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重要内容。
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历史判断,并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民生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020年,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赢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发展目标,提出“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民生发展战略,强调要围绕人民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扩大民生范围、优化民生结构、提升民生品质,党在民生发展实践中不断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品质民生的期盼。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关乎家国。”党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民生发展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民生的“社会稳定器”与“民心凝聚核”作用。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在“民生强国”思想指导下取得的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与强大生命力,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积极性,有力证明了只有坚持保障和发展民生,才能持续不断地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实现“民生强国”。
四、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价值逻辑
实现和满足民生诉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价值取向。考察中国共产党“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民生强国”的建构现代国家的百年实践,可以看到,其历经了从现代主权国家到现代人民国家的发展历程,并且呈现出阶级本位、国家本位和人民本位的价值特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级本位价值观下的现代主权国家建构
福山将现代国家建构定义为“建立新的政府制度以及加强现有政府”。在西方的国家建构理论中,现代国家政权的建立和权力的集中统一行使是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特征。“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近代中国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面临中央权威衰弱、地方军阀纷争、社会组织“一盘散沙”等困局。面对上述困境,建设统一而强有力的现代国家政权、建立在国际体系中保持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现代国家建构的核心力量,成为中国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顶层设计者、思想引领者、实践指导者。而要完成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任务,最关键的就是确定国家的阶级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根据中国社会中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明确“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革命的首要问题,从而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为了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充分发挥土地在民生和革命的有机统一中的中介作用,党领导人民减租减息、分田分地,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改善被剥削、被压迫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使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团结起来,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完成集中统一的现代主权国家建构。
(二)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人民国家建构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国民是现代国家的社会政治身份,是建构现代国家的基础要素之一。自秦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权体系后,疆域内的人口便在国家体制下确立了臣民身份。同时,由于传统中国以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家庭及在家庭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家族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因此,传统中国社会人口以臣民、家庭成员、家族成员的身份来确立权利义务关系。依附性、地域性、血缘性的社会身份体系,导致中国社会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国民观念的缺失与国家认同的不足,使国家统一体系缺乏落地的社会根基,更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重大障碍。因此,随着集中统一的现代主权国家的建立,如何使国民对属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的社会政治身份产生认同,对新生的国家共同体产生政治情感与政权信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需要考量的重大问题。民生是联结国家与国民的根本纽带。一方面,国家建立健全维护和保障民生权利的制度体系,使国民真正成为民生权利主体;另一方面,享受民生福祉的国民在与国家政权的互动中,形成对此政治共同体的信赖与认可,进而形成国家认同的价值理念。
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重要抓手,通过有效的国民塑造,促进现代人民国家的建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农村,将土地收归集体所有,渐进式地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城市,在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为政治组织单元的重构提供了社会基础,使国家权力得以向基层社会延伸。在消灭剥削、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过程中,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凝聚为一个整体,被纳入国家权力的组织范围,对国家产生切实的心理认同,为现代国家建构提供了必要支撑。成功的国民塑造加强了民众同执政党及政府的契约联结,增强了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巩固了政权基础,实现了“民生立国”。在之后进一步的国民塑造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关系进一步明晰。国家在发展民生的过程中,将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的民生理念融入现代人民国家建构的政治实践中,建立健全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期待。由此,国家现代化水平得以提升。同时,人民的能动性、创造性越来越强,以持久的活力、充分的忠诚及其他广泛的公共义务回报国家,形成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高度认同感和强大向心力,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生富国”。不断发展的民生持续赋能国家与国民的积极互动,塑造二者之间互惠式的正和关系,形成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国家建构的良性循环,有力回应中国人民“国富民安”的理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下的现代人民国家建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也随之实现了从“民生立国”“民生富国”到“民生强国”的飞跃。塑造国民社会政治身份,以“民生强国”完成现代人民国家建构成为新的目标。现代国家建立在人民主权之上,其政治权威来源于人民的同意与授权。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本位的治国理政理念,尊重和敬畏人民权利、代表和体现人民利益、保障和实现人民权益,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原点制定民生政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在国家与人民的互动中,不断强化和巩固人民对国家的认同,赢得人民的认可与支持,提升国家凝聚力和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民生强国”。
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下的“民生强国”实践,强调国家与人民互为因果。一方面,国家为因、人民为果。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系统回应民生关切,以民生改善的努力和成就惠及人民,增进民生福祉。另一方面,人民为因、国家为果。人民基于对国家的充分认同,向国家报以爱国忠诚与建设行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民生诉求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为现代国家建构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使现代人民国家的人民性得到扩展,实现现代人民国家建构的伟大理想。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中,矢志不渝地发展民生事业,以“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民生强国”的伟大实践,在现代国家建构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民主、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渐进发展。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根本政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目标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民生强国”巨大成就的核心力量。从党的一大把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将土地等生产资料收归公有确立为党的纲领起,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民生发展不懈奋斗。党的二十大强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百年来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领导力量,以其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和稳定的领导核心在现代国家建构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解决民生难题、推动现代国家建构的根本政治保障。
(二)坚持人民至上,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核心价值取向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领导下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彰显着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展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百余年的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随着“救国—立国—富国—强国”的时代进阶,人民的民生需求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关注民需、尊重民意、改善民生,不断调整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阶段目标,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必须牢牢把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历史铁律,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保持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人民性。
(三)坚持人民民主,将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制度保证
民主是人民反映民生诉求、实现民生需求、评价民生工作的制度保障。“民生发展”与“民主建设”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脱离“民生”谈“民主”,民主是形式的、空洞的;脱离“民主”谈“民生”,民生是虚无的、难以实现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领导与“自下而上”的参与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作为广土众民的超大规模国家,其内部存在的区域、阶层、民族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民生事业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全面性等特征,这就要求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依靠人民力量。“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人民充分表达民生诉求,扩展人民参与民生建设的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党和国家要做什么、如何做、做得怎么样,人民参与贯穿始终”。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党领导下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提供了政治制度载体,使人民意志能够反映到现代国家建构的政策实践中,彰显了人民民主和现代国家共同的价值立场。
(四)坚持理论创新,将中国化的民生理论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有力思想武器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旨归,指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出发点、以人类的彻底解放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是党领导现代国家建构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中国化的民生理论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等政策主张,将土地革命作为民生建设的关键,凝聚了强大的救国力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生建设的思想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提出“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贯彻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民生七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同中国的民生现实和国情现状紧密结合,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不断用切合时代主题、回应人民需求、解决主要矛盾的中国特色民生理论指导现代国家建构,有力回答了不同历史阶段民生发展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国之问。
(五)坚持渐进发展,将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科学路径
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归根到底受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民生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相适应。这就要求科学判断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恰当处理不同时期的生产关系,精准把握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主要矛盾,研判各个发展时期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进度与工作重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要求发展生存兜底型民生,实现“民生救国”。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要求发展基本保障型民生,实现“民生立国”。党的十二大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要求发展改善型民生,实现“民生富国”。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要求发展高质量、普惠型民生,实现“民生强国”。
六、结语
基于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国家建构,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更是观察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视角,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将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成功统一于现代国家建构的理论与实践中,系统回应了有关以民生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建构的五大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传承重视民生的红色基因,开启“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与“民生强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历程,形塑了党领导下的民生发展与现代国家建构的和谐互动关系,在以民生为重要内容的现代国家建构实践中,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民主、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渐进发展的历史经验,走出了一条现代国家建构的中国道路,为世界其他国家建构现代国家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作者:唐任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雨杉,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刊发:《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