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涛:哈佛-燕京学社琐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95 次 更新时间:2024-10-30 23:09

进入专题: 燕京学社  

夏春涛  

 

一提起美国哈佛大学,人们基本上都耳熟能详,知道它是一所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并驾齐驱的世界一流高校。但谈到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了解它的人也许就不那么多了。

哈佛-燕京学社是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汉学研究中心。该学术机构虽然冠有“哈佛”的名号,但在法律和财务上,它却并不隶属于哈佛大学。不过,它的社址设在哈佛校园内,并且与这所美国的著名学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性质上讲,哈佛-燕京学社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基金会。它创建于1928年,其经费源于美国铝业大王查尔斯·霍尔(Charles Hall)死后所捐赠的一笔巨款,旨在通过文化交流,促进美国汉学和中国人文学的研究。前者以建构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为目标,后者则以推动中方合作伙伴燕京大学的国学研究为重点;学社的主管机构为托事部,由哈佛、燕大和霍尔遗产执行团代表各三人组成,总揽全社的具体规划,故名哈佛-燕京学社。学社首任主任为法籍俄国东方学者叶理绥(Serge Elisséeff)。

在美国本土,学社创建了哈佛大学远东语言系(后改称“东亚语言文化系”),并资送研究生和访问学者来中国进修,为美国的高校和学术机构培养了一批中国学研究的专家与学术带头人。先后创刊《哈佛亚洲研究学报》《远东季刊》(后改称《亚洲研究》),并出版“哈佛-燕京学社东亚研究丛书”。学社的另一项主要业绩是创办了哈佛-燕京图书馆(原名“汉和图书馆”)。该图书馆藏有中日文古籍约四五十万册,为全美高校之冠。在1949年之前,馆藏中文书籍主要依赖燕京大学为其采购。时至今日,尽管哈佛-燕京图书馆已成为哈佛大学的一部分,但哈佛-燕京学社仍然在财政上支持它,经费约占该基金会全部开支的30%。在北平,学社在燕京大学设有北平办事处,执行干事一职初由美国人担任,1939年改由燕大历史系教授洪业(号煨莲)接任。创刊《燕京学报》《史学年报》等。成立引得(即“索引”)编纂处,由洪业教授主持,采用中国字庋撷法,专印经过整理的中国古代典籍的索引,前后共出版了64种,是国内较早运用科学方法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工具书,受到海内外汉学界的广泛赞誉和重视。不过,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资送青年才俊赴哈佛深造项目。

中国学者与哈佛大学乃至哈佛-燕京学社之间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1879年,身为宁波候补同知(正五品衔)的戈鲲化应聘携家眷来到美国麻省剑桥,成为哈佛大学的首任中文教员。两年多后,戈鲲化在剑桥病逝,所遗留的中文书籍后来成为哈佛-燕京图书馆最早的一批中文藏书。为了纪念这位为该馆中文藏书作出特殊贡献的文化使者,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大厅里至今仍悬挂着一幅戈鲲化身着清朝官服的画像。1921年,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应聘担任哈佛大学的中文教员,3年后由梅光迪继任。1928-1930年间,洪业也来到哈佛大学任教,主讲1793年以来的远东历史、中国史料研究方法等课程。哈佛汉学研究之所以蒸蒸日上,这些中国学者功不可没。

随后,在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的资助下,中国学人也纷纷来到哈佛深造,先后有齐思和、翁独健、黄廷毓、郑德坤、林耀华、周一良、陈观胜、蒙思明、王伊同、王钟翰等。以其他途径来到哈佛研习的学者还有陈寅恪、吴宓、汤用形等人。其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以陈寅恪为例,他在《蒙古源流》一书中首先运用西方汉学家对音勘同的译名还原法,突破了该领域证补和重修正史的传统套路,使国内的蒙古史研究在30年代跨入了一个新阶段。哈佛建校300周年之际中国校友特地赠送一碑,表达了他们对留学哈佛的感受和认识。碑文如下:

美国哈佛大学三百年纪念记

文化为国家之命脉。国家之所以兴也,由于文化;而文化之所以盛也,实由于学,深识远见之士,知立国之本,必亟以兴学为先。创始也艰,自是广大而扩充之,而其文化之宏,往往收效于数百年间而勿替。是说也,征之于美国哈佛大学,滋益信矣!

哈佛约翰先生于三百年前,由英之美,讲学于波士顿市。嗣在剑桥建设大学,即以哈佛名之。规制崇宏,学科美备,因而人才辈出,为世界有名之学府,与美国之国运争荣。哈佛先生之深识远见,其有造于国家文化也大矣!

我国为东方文化古国,然世运推移,日新月异,志学之士复负笈海外,以求深造。近三十年来,就学于哈佛,学成归国,服务于国家社会者,先后几达千人,可云极盛。今届母校成立三百年纪念之期,同人等感念沾溉启迪之功,不能无所表献。自兹以往,当见两国文化愈益沟通,必更广大扩充之,使国家之兴盛,得随学问之进境以增隆,斯则同人等之所馨香以祝,而永永纪念不忘者尔!

西历一九三六年九月哈佛大学

中国留学生全体同人敬立

该碑至今仍安放在哈佛大学校园内。哈佛-燕京图书馆则悬有一幅晚清名士陈宝琛题写的对联,日“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两者的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这种文化交流客观上促进了双方的学术进步。在1929年写的《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陈寅恪先生敏锐地指出了这一发展趋势,强调“盖今世治学以世界为范围,重在知彼,决非闭户造车之比”,其目的“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堪称远见卓识。

1949年以后,这种文化交流暂告中断。1954年,哈佛-燕京学社在第二任主任赖肖尔(Edwin Reischauer)教授主持下,设立了“访问学者”项目,每年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及新加坡等地邀请十几位人文学者来哈佛进行学术研究。1980年,在克莱格(Albert Craig)教授担任主任期间,哈佛-燕京学社恢复了与中国大陆的往来,并于同年开始在中国大陆实施“访问学者”项目。美方最初确定的合作对象是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后来又扩大到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四川联大、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候选人的年龄一般限制在42周岁以下,通常先由所在单位推荐,然后再由美方进行面试。

从1980年至今,哈佛-燕京学社共计资助了150多名来自上述1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国学者。目前,学社共以三种方式从事东亚和南亚地区与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除访问学者项目外,另一种是资助攻读博士学位者在美国完成学业,第三种是资助--些学者来美国从事短期的合作研究项目。由此可以看出,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社文化交流工作的涵盖面已越来越广。克莱格的继任者、明清小说研究专家韩南(Patrick Hanan)教授表示,哈佛燕京学社希望挖掘和培养最杰出的学术人才,以促进东亚国家与美国乃至西方之间的自由学术交流。他善意地指出:“谈到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学术思想主要来自英、美德、法等西方国家。然而在将来,重要的学术思想同样很有可能来自中国、日本等国家。”

1994-1995年间,笔者有幸作为哈佛-燕京学社的访问学者,在哈佛进修一年。按照惯例,每个访问学者必须事先申报研究计划并联系导师。我所拟定的研究课题为《晚清时期的华北农村社会》,导师是孔飞力教授。新学期开学之际,韩南教授鼓励我们自由地选择听课,并风趣地将之喻作“Window Shopping”,意即像逛商场一样,先从橱窗打量商品,然后再决定是否有意购买。哈佛大学荟萃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名教授,各种学术报告会或演讲也十分频繁,大家自然都不会错过这一难得的机会。在哈佛期间,我除重点选修孔飞力教授给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外,还不时旁听了一些以前仅拜读过其著作但迄未谋面的学者的课,诸如张光直、杜维明(现任哈佛-燕京学社主任)、李欧梵、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等。李欧梵教授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他当时召集来自海峡两岸的访问学者、哈佛教员、研究生等,定期举行小型的学术沙龙,就不同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等进行自由的交谈。我也不时参加,由此获得了大量信息,颇收切磋之功。

在哈佛进修一年,我最大的感受之一是中美两国在高校体制和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以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在美国,成为博士研究生是较为轻松之事,并不需要通过竞争激烈的入学考试;但要获得做博士论文的资格,成为所谓的“博士候选人”,则必须迈过考试这道坎。考试由一个专门的考试委员会主持,成员均由教授组成,导师本人并不参与出题和阅卷。就人文学科而言,这种考试通常要连考3天,而且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甚至一直追溯到大学时代的课程。通过考试者方才有资格着手撰写学位论文;至于何时举行答辩,则主要视研究生本人论文写作的进展情况而定,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

这种宽进严出、公平竞争、教授治校的教育模式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而且,像哈佛这样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可供研究生选修的课程十分丰富,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和个人爱好进行选择。这使得研究生能够及时掌握各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知识面较宽,研究方法和视角较为新颖,从而为撰写学位论文和日后的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相比之下,我们是严进宽出,考生一旦顺利通过入学考试,被录取为博士生,则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缺乏优胜劣汰机制对他们的进一步约束和刺激。三年攻读时间雷打不动,照例是第一年挣足学分,剩下的两年撰写论文和答辩,“计划经济”、行政干预的色彩较浓,粗放式教育的特征也较为明显,所开课程不但极为有限,而且较少紧扣学术前沿,致使研究生知识面较窄,研究视野不够开阔,难以应对现代学术多学科渗透这一发展趋势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博士生最终能否成才,除导师的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勤勉程度和悟性,从而导致其素质参差不齐。这方面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

哈佛之行,使我得以了解美国史学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回想起这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每一位访问学者都会对哈佛-燕京学社的工作人员心存感激。学社除正副两名主任外,具体工作人员仅有3人,但都颇具敬业精神,办事富有效率。从日常生活到学术研究,学社都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方便,使我们很快就熟悉并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1995年10月,中国哈佛-燕京学社校友联谊会在南京正式成立,迄今已分别以“中美文化交流”和“世纪之交的中国与美国”为题,召开了两次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论文编辑出版。国内的历届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继续诠释和从事着中美文化交流的工作。

选自夏春涛《沧桑足迹》,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感谢夏老师授权刊登。

    进入专题: 燕京学社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史话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12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