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根植于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之中,其集体记忆的形成经历了由共同命运联结到共同话语感知再到集体记忆建构三级递进的建构路径。集体记忆在形成和维持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它不仅为个体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叙述,还将集体的价值观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最终个体获得了归属感和共同的身份并认同集体文化。集体记忆作为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之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根基。通过符号唤醒、情境濡化、仪式操演和媒介赋能等方式,集体记忆能够有效地激活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体记忆;文化认同
作为一个历史从未间断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拥有共同的集体记忆和民族精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被不断地建构、传播和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形成,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党和政府推进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成了学界的研究热点。在跨学科研究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问题缘起与文献述评
“共同体”一词在西方由来已久,西方有很多哲学家都对共同体进行过探讨。古希腊哲学家主张个人应服从城邦共同体;近代哲学家突出个体主体性,认为共同体只是达到个体目的的手段;黑格尔认为国家主导市民社会,并突出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作用。马克思在继承以往西方哲学家关于共同体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批判性的创新。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虚幻的共同体观念,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体不是真正的共同体,而真正的共同体应该是“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共同体,其特点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对中国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想使命运共同体最终成为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共同体”,实现共同体内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
集体记忆本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但是随着研究的逐步扩展,这个概念开始被其他学科引用。在早期研究中,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具有建构性,记忆并非对过去的保留,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对过去的重新建构。麻国庆指出:“个体记忆、集体记忆与区域共同记忆、国家共同记忆在个体、群体、民族、国家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形成了民族意识、区域意识、国家意识的交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其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息息相关。在共同的环境中,共同体的成员们建立了一个以共同命运为中心的记忆之场,这些记忆不仅促进了整个共同体的成长,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在这种记忆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们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记忆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样的集体记忆不仅成为连接个体的纽带,而且通过其在社会中的嵌入和反馈作用,有助于建构中华民族精神的话语体系,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目前,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基本内涵、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其中,王延隆和吴海涵研究了集体记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现实基础、原则立场和实践路径。但是,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具体建构过程和集体记忆在文化认同中的作用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本文拟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建构及其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并进一步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建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根植于共同的集体记忆之中,其内涵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不断地被建构和充实。因此,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形成经历了相同命运联结、共同话语感知和集体记忆建构三级递进的建构路径。
(一)共同命运联结
集体记忆的形成基于两个核心要素:命运共同体成员的相似经历和彼此间的密切关联。这些记忆源自成员面对的共同挑战和共同命运,通过长期的共生共存以及共同对抗外来压力或危机,形成了共同的认知和体验。这种经历不仅促进了成员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建立起一套共享的文化和价值观,为个体记忆的集体框架提供了基础。同时,命运共同体内部的紧密关系强化了个体间的社会联系,促使成员们意识到他们共同面临的困境和利益,从而加深了集体记忆的道德密度和凝聚力。这样的集体记忆不仅记录了群体的历史经历,也塑造了其文化身份。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从未中断过的民族,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他们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和成就。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壮丽的史诗。但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在这种绝境下,中华民族并未屈服,而是展现出了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各族人民不分地域、信仰和习俗的差异,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团结抗争不仅加深了民族内部的情感联系,更强化了每个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共同的战斗、牺牲、胜利和挫折,共同铸就了一段段历史的记忆,这些记忆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共同的宝贵财富。这些集体抗争的经历转化为深刻的集体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们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苦难和抗争的历史,也激发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促使个体超越自身利益,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部分的责任和使命。这种基于共同历史和命运的联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形成和维持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才得以建构。
(二)共同话语感知
命运的共连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建构的先决条件。然而,个体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换,以及其最终成为一种集体象征,还依赖于记忆主体之间的共感和认同,而共同话语的形成和感知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共同话语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或政治背景下,不同言说者对同一事物或议题达成的共识性表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个体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化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个体基于个人经历和认知对事件有着不同的理解,类似于“盲人摸象”,每个人只接触到事件的一部分。而种族的延续则需要建构一套共同的话语体系,为了形成共同话语,共同体通过仪式和活动来纪念和回顾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中华民族来说,春节是影响力最大的民族特色节日,也是中华儿女最大的共同话语之一。春节的意义不仅仅是小家庭的团聚,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庆祝和回顾历史的时刻。通过对春节这类共同话语的感知,中华儿女将个人的记忆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联系起来。在共同话语的感知中,人们不仅纪念历史,也强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仪式的重复演练、媒体的广泛传播和政府的深入推进,对历史记忆的统一解释逐渐形成,成为共同体的标准叙述。在此基础上,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话语最终形成。这种共同话语也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大一统而抑制其分裂的重要机制。个体开始根据这个机制来调整和整合自己的记忆,逐渐接受并内化了这个统一的话语,从而使得个体记忆与集体叙述相吻合。这种从个体到集体的记忆转换,通过共同话语的形成和感知,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框架,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能够在民族历史和文化脉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集体记忆建构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共同体成员的行动和记忆显著受到了共同体共同命运和内在社会准则的塑造。这样的个体记忆,由于其植根于集体记忆的结构之中,自然而然地具备了集体性质,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映射出共同体的集体记忆,进一步形成基于个体体验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不单是社会共同体成员共有的过往经历的分享过程和成果,它也是通过言语交流、符号互动等方式由共同体内的个体共同建构的。在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形成的过程中,这些记忆的解释和建构主要是基于共同体成员之间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的符号交流、个体叙述和代际传承。
符号交流是塑造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这些符号包括思想、词汇、修辞乃至各类象征性仪式。这些符号系统,不仅为个体提供了表述自身经历和价值取向的外在形式,而且使得个体记忆能够按照集体的需求被重新裁剪和利用。此外,符号系统还为社群成员提供了精神上的凝聚力和身份认同,即使在共同体不复存在时,依然能够激发成员对历史场景的回忆和情感联系。这些符号系统映射出了某一时代的基本历史特征,同时也为随后亲身经历者回顾自身经历提供了一种共享的叙述结构,促进了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的转变。
个体叙述是建构集体记忆的关键手段。在社会交往中,触发共同体记忆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口述历史。正是由于亲历者身处并受到特定共同体或社会环境的约束,他们的口述便不再仅仅是关于个人历史或个人感知的叙述,而是转化为与社会主流思想相契合的集体性叙述。记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个人陈述,有助于建构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亲历与见证:民族团结誓词碑口述实录》《中国记忆》等口述记录作品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优秀代表作。在这些口述者的叙述中,个体往往能回想起特定情境,这些回忆根植于共同体特有的环境,导致个体在叙述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个人视角与集体的意义相融合,呈现了共同体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代际传承是集体记忆建构的不竭动力。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史书的编纂。这些史书将碎片化的历史记忆串联成连贯的大历史叙述,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促使集体记忆不断重塑。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历史教育和集体记忆的传承。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学习教育的推行就是中国共产党为建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做出的重要努力。总之,代际传承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建构的重要力量。通过代际传承,我们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从集体记忆到文化认同
集体记忆是一种集体的标准化叙述,由个体建构,被个体记忆,也作用于个体。因此,集体记忆在形成和维持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它不仅为个体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叙述,还将集体的价值观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最终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获得了归属感和共同的身份,并认同集体的文化。
(一)标准叙述的建构
集体记忆在建构完成后会形成一个标准化的叙述,这就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解释框架。这种标准化的叙述能帮助个体理解他们与群体的关系,进而也使得群体能找准他们在更宏大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的位置。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集体记忆的标准化叙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标准化叙述为我国各民族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大历史框架,同时也是每个民族的个体成员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联系的纽带。
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过共同的集体记忆建构了很多关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的标准化叙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标准词汇或概念的形成。例如,“小康”这个词自古就有,它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小康”和“小康社会”成为中国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类深深扎根于共同体集体记忆的词语就是标准化叙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记忆自己的个人生活细节时可能会不断地遗忘。但是,一种标准化的叙述一旦形成并演化为集体记忆,这种记忆就会深深烙印到每个人的脑海中,使其终生难忘。标准化叙述的建构使得个体理解自己不仅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通过这种叙述,中华民族的每位成员都能够认识到自己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紧密联系,以及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和现实中的独特地位。
(二)价值观念的内化
价值观念的内化是指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每位公民内在的价值观念,使其成为指导公民行为的规范体系,并最终成为其行动的内在推动力和相应的人格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集体记忆中包含的价值观可以被个体内化,成为他们自我认同的一部分。这种内化过程形成了一种内在的、情感上的联系,使个体感到自己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传承者。
在集体记忆内化的过程中,共同体的成员通过多种途径领悟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合,通过家族集体记忆的传承,年轻一代可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年轻人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此外,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会深化对这些价值观的领悟。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都是传播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个体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反思,通过集体记忆将社会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实现知行合一。在这样的情感联系下,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内在的纽带,彼此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固基石。
(三)集体身份的认同
集体记忆能够使个体在社会和国家层面上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个体可以通过集体记忆的叙述和活动展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忠诚和承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中,集体记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引领。一个民族只有知道自己过去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自己未来要到哪里去。
身份认同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概念,它关乎个人在社会和历史中的位置,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包括对共同历史起源的认同,如“三皇五帝”作为民族始祖的广泛认同;大一统的理念,秦朝首次实现的统一为中华民族奠定了“统合”记忆的基础;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与融合,如汉唐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以及元清两朝的民族政策等。这些集体记忆帮助个体回答了“我是谁”和“我属于谁”的问题,为个人建立身份认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民族的集体记忆,个体可以找到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感受到血脉相承的联系,从而继承和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这种集体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记忆路径
集体记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记忆之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根基。通过符号唤醒、情境濡化、仪式操演和媒介赋能等方式,集体记忆能够有效地激活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一)符号唤醒
人类所建构的符号系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标志,即“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交互生成了意义域和象征域,人以符号系统把握整个世界。符号唤醒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通过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含义凝聚在具体、可感知的符号中,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这些符号,如图像、口号和故事,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情感和价值的传递者。它们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中充满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符号。符号唤醒通过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得人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当看到五星红旗时,人们会想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并实现民族独立的集体记忆,更能在心中唤起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自豪感。当提起“中国梦”的口号,一方面,人们会想起古代中国的辉煌历史,另一方面,会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期待。
在不断的诠释和解读中,符号唤醒帮助人们清晰化、具象化、可视化集体记忆。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人们在接触和理解符号的过程中,不断地赋予符号新的意义,同时也在不断重塑和强化自己的民族认同。
(二)情境濡化
集体记忆能够营造物质层面的物理场域和精神层面的心理场域双重空间。情境濡化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在塑造和影响个体及集体的感知、行为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集体记忆作为情境濡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物质维度上,情境濡化通过具体的历史遗迹、艺术作品、博物馆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见、可触的物理载体。例如,红旗渠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代表,更成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象征。人们在参观红旗渠时,不仅能够感受到其雄伟壮丽的物理存在,更能够从中激发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这些物质层面的符号和遗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直观而强有力的支持。
在精神维度上,情境濡化通过教育、媒体、文学、艺术等形式,塑造了集体记忆,强化了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学校教育,年轻一代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在心理上建立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通过电影、文学作品等媒体,民族英雄的故事被广泛传播,激发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些精神层面的教育和濡化,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更加深了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联系。
(三)仪式操演
仪式在政治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文化传统的延续,更是集体记忆的活化与传达。纪念仪式作为集体记忆保持、传递和铭记的关键途径,具有强化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作用。仪式的庄严性和程序化的行为,如升旗仪式、默哀、宣读祭文等,唤起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激发了爱国情感。通过仪式的操演,集体记忆得以保存和展现,它的外在表征是通过情感能量的激活体现出来的。这意味着仪式能够唤起参与者的情感反应,从而增强记忆的情感深度。仪式的深层意涵是通过共同的仪式体验,参与者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坚固的思想纽带。这意味着仪式不仅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手段,更是塑造和强化社会认同及共同价值的重要工具。
仪式操演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也彰显了集体记忆的活力。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仪式操演不断吸收新的元素、采用新的形式,以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价值观念。这种创新与发展既延续了仪式操演的传统特色,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使其与时俱进,保持生机与活力。
(四)媒介赋能
媒介赋能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全息呈现技术的应用,智能媒体已经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虚拟与现实、个体与集体的重要纽带。它们通过文字、图形、声音等多维全息展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辐射力。
全息呈现技术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传递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感受先辈们的英勇壮举,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VR红色云游”项目就是这一技术应用的生动实践。它将红色文化资源搬上“云端”,利用元宇宙和VR技术,为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身临其境的沉浸式红色文化学习体验。这种新媒介的使用,不仅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更加广泛,也让社会大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内涵。全息呈现技术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之,集体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记忆之场,科学合理地引导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路径。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是一个国家、社会和民众等众多主体参与和协作的过程。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深入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建构的内在逻辑,把握集体记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中的关键作用。只有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作用,我们才能从正确的价值立场出发,通过集体记忆的科学路径建构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集体记忆。
田泽坤,男,河南安阳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苗艳丽,女,山西长治人,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