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虹 孙向宇: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创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3304 次 更新时间:2024-07-14 22:15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文化观  

段虹   孙向宇  

 

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着力点,对新时代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和新要求,推动党和国家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我国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党的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在实践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当前,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入侵,加强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全面研究,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科学文化观和方法论意义,对于认识与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从整体性上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规律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必然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在认识规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建设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属性,以文化自信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作用,以“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推动我国文化建设进入历史新格局,从整体上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规律。

(一)以文化建设凸显文化的本质属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既包括物质实践活动,又包括精神实践活动,是与一定经济、政治相对应的观念形态,并且受到经济、政治生活的影响与制约。马克思曾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认为,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其内容与形式受到客观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无论是社会主义文化还是资本主义文化,其本质都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生产方式的精神表现,体现了特定时代下社会生产方式的普遍性质。如此一来,马克思就直观地为我们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即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与经济、政治等物质活动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全过程。从本质上规定了文化的客观属性,这就为我们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文化建设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之中,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因此我们说,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产物,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属性,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质的飞跃。

(二)以文化自信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

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能够紧紧围绕在我们的生活世界,并赋予每个人以生命的文化印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优秀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腐朽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恩格斯就曾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观点,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但是这种社会意识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能够反过来作用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这种作用体现在同样的社会发展水平下,先进的文化能够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从而引领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发挥文化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作用,将文化建设带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精神力量也同等重要。一个没有先进文化的国家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文化先进的国家和民族,往往因其标志性的文化闻名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必要之举,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以“两个结合”推动文化发展的新格局

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整个社会结构可分为经济结构、作为法律、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结构以及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结构。其中,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结构虽然受到一定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但也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文化在受到一定社会存在制约的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规律与特点,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独立于社会存在。一方面,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恩格斯就曾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文化作为一种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力量,它的发展有时会高于社会的经济水平,有时也会低于社会的经济水平,这既取决于社会发展的状况,还取决于文化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意识形态还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恩格斯指出,历史思想家“在每一科学领域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是我们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最大法宝。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须走自己的路。当前,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没有变,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结构在社会发展中的相对独立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两个结合”推动文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从发展性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使命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仅将文化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经济相结合,还将文化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某个特定时代的精神标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体现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痕迹和风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我国的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使命。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一)推动文化繁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旗帜和价值源泉。文化繁荣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传播技术的逐渐提高,这种促进作用日益突出。一方面,推动文化繁荣能够为全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引。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文化不仅是意识层面的存在,它还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那么它必然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自身的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并最终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代表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精神武器。另一方面,推动文化繁荣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凝聚精神动力。当前,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世界多极化深入推进,意识形态问题、信仰道德问题等问题正不断挑战着主流价值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与威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的文化繁荣事业,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精神动力以及民族自信心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一方面,建设文化强国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增长率高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民经济持续繁荣,经济结构稳步提升。然而,与经济水平相比,我国的文化事业始终未能与经济水平并驾齐驱,与其他大国相比我国的文化事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是传统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之间的竞争,以文化软实力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相互博弈的重要方式。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命题。另一方面,建设文化强国是提高民族文明素质以及民族自信心的重要动力。在世界的历史上,我国曾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以独特的中华文明为世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近代以来的百年屈辱史使得中华民族的发展一度落后于世界,民族文明素质以及民族自信心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民族才逐渐完成了从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到自力更生的主动发展。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当前发展的现实境遇下,立足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时代趋势,提出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继中华民族文明后的又一崭新形态,是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现代形态,它既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一般性特征,又包括了当前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立的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一种文明的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其中,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二者的结合则孕育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新的文明形态。二者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是消灭一个保留另一个,而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双方的相互影响下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马克思主义“正”,用马克思主义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出一种新的文化生命体,在实践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内涵。

三、从世界性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国际视野

马克思的文化观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交往思想。作为人类交往的基本形式,文化交往在推动文化从地域性、民族性的向开放性、世界性过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世界历史发展格局,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人类文明的倡议,从世界性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国际视野。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考察文化的相关问题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理论,更是提供了考察文化的新视角,把文化理论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提出了文化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趋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具有世界性,且这种世界性是随着世界历史的扩大而不断加强。随着人类交往水平和交往程度的不断提高,文化的发展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封闭性、民族性的界限,从而走向开放性、世界性的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世界历史发展新格局,着眼于全人类发展的宏伟愿景,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设想。“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在内的多重复合性概念,其中,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是其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核。在世界历史中,每个民族的文明都成为全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些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人类文明,才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明的差异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面对新一轮的全球文化交往,只有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念,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任何文化都是处于一定环境下人的价值观念、道德信仰和审美情操的集中体现。因此,文化的世界性还体现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由于普遍交往而产生的各民族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文化的世界性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特殊性生产规律的科学总结,更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一般性发展规律的精准预判,科学地揭示了文化由民族性向世界性发展的现实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以超越民族性、地域性文化差别为目标,以凝聚人类共同利益为枢纽,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继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普世价值”有所不同,我国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把某一民族或国家的理念强加给其他国家,而是世界民族求同存异的最终结果,是基于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共同价值理念,它保证了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追求自身的权益的机会,打破了以往固有的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模式,为世界文化交往提供了一种新的交往理念。

(三)提出全球人类文明倡议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国际社会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方案。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进入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对于繁荣本民族文化以及推动全球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文明倡议的整体目标就是要坚持主体性与多样性相融汇,秉持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着力推动世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文明是多样的,人类文化也正是因为多样性才具有相互借鉴的价值。不论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文明的交往不是本国、本民族文化内部的传播和交流,而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倡导不同文明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错误思潮。在此基础上,要鼓励中华文明“走出去”,促进世界优秀文明“走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世界文明的丰富繁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明“走出去”就是要加快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世界领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中国声音,推广中国故事,让世界感受、体验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要以海纳百川的广博胸襟欢迎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走进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文明形态,努力汲取其他优秀文明中一切先进合理的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尊重他国文明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真理观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世界文明秩序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从价值性上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终目标

人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在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下,文化的活动方式、文化的主旨内涵、文化的时代特征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文化形式如何,其本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问题也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心线索。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域中,作为实践的人的活动、作为目的的人的需求以及作为发展的人的解放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体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以现实的人的活动为起点,以人民群众的精神富裕为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从价值性上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终目标。

(一)人的实践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人的实践活动是一切文化活动的基本前提。马克思对文化本质的分析与其对人的本质的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文化同社会一样,同样属于人的实践的创造物,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自我活动对象化的产物。“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因此,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原因。而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文化同样具有实践性,它既是人的实践性、创造性的产物,又为人创造了一个特有的实践空间,体现了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属性。马克思就曾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人创造了文化,但同样,文化也在塑造着人自身,正是在这种辩证作用中,文化才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特征。如此一来,马克思就为我们指明了文化的本质,即人的实践的活动,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当前,一些西方学者将文化看作人类符号活动的产物的看法就忽视了文化的这种实践性。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大力提倡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活动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强调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深刻践行了马克思文化观中文化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全方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立场。

(二)人的精神需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化不仅是实践的产物,还是作为有目的的人的精神需要的产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划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自然需要是作为自然人的生存需要,它反映了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基本需求,例如吃穿住行等一切现实活动。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则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形式,它反映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更高级的需要和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需要是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的普遍需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随着人类对基本自然需要的满足,则会引起人类对更高的精神层次需要的追求,从而衍生文化这一精神需要的产物。“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正是在这种作为目的的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过程之中,才出现了我们今天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马克思需求理论的直观反映,是我国人民需要层次的现实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括了物质方面的向往,还包括了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要为目的,高度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回答了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需要理论的现实回应。

(三)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而文化的发展,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恩格斯就曾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自由的实现,还包括政治自由、文化自由在内的整体自由的实现。而在人的整体自由中,文化自由始终处于关键的位置,它是保证人的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的重要条件。在相关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与文化自由的问题进行了大量地讨论,并以此阐明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验证了文化自由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是运用文化的力量将人从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虚假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从而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从而争取自由、民主的强烈意愿,同时也表达了无产阶级对于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远大理想,而真正将这一理想转化为现实行动的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文化自由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联系,把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自信作为国之大者,从价值性上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终目标,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历史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文明新形态。”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我国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党的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增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从略

原文刊载于《东岳论丛》2024年第6期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文化观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44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