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立生 邱园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意蕴与建设进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391 次 更新时间:2024-06-19 00:46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庞立生   邱园园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立足于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深刻凝练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统阐发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突出强调了新时代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全面深刻认识,集中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深沉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华文明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新境界,为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具有重大政治意义、文明价值和深刻学理蕴涵的时代命题。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规定,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是担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的重要理论前提。

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但民族复兴并不仅仅体现为一个民族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崛起和强大,而是全面的复兴。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内在包含着文化和文明的向度,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从本质上看,“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主体自我意识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体现着它的思想发育和精神成熟的水准。如果一个民族在精神文化上不能站立起来,不能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哪怕经济实力再强大,也不可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崛起和振兴。在此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本质上体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体现为中华文明的复兴。文明的复兴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要实现的文明成果,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在发展的进程中必然达到对自己文化使命的自我意识,自觉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的文化课题。

1.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

一般而言,文化往往被把握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性成果,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即“人文化成”,这是对文化通常的泛化理解。把人的创造物统称为文化,一方面把握了文化与人的内在关系,另一方面也模糊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区别的特殊规定性。从根本上看,文化乃是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基础上凝结生成的精神性成果,它凝结着人之为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审美趣味,体现着人对自身的理性自觉和主体自我意识。在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意义上,文化一般也被认为是与政治、经济等相对应的精神文化领域。与政治、经济活动等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独立性不同,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渗透性的、弥散的、内在的,它潜移默化于全部社会生活之中,发挥着能动性的润滑、整合、调适和引领功能。现代化越是发展,它对文化所具有的思想认同、精神凝聚、价值支撑和方向引领的要求就愈是强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发凸显。

就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而言,文明是文化的积累、结晶而形成的积极成果,是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而凝结产生的总体性成就。从历史的逻辑来看,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积累取得比较充分的成就和达到相当的程度时,文明的成果在总体上也就愈加得到彰显,对具有自身特质的文明范式的自我意识也就愈加自觉和强烈。人类社会的重大历史性变革,文化的历史性积累、进步和飞跃,无不伴随和催生着人类文明的时代性跃迁。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文明跃迁的深层进路。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内在关系来看,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思想前提。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理性自觉,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自觉,是对文化使命和文化担当的理性自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也就谈不上文化自信,更谈不上文化自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质的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先进性的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及其生命力的自信。文化自信既建立在深刻的文化自觉基础之上,又是文化自觉的跃迁和升华。文化自信是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强的中介和桥梁,它为文化自强注入志气、骨气和底气,提供信念和信心的精神支撑。文化自强是指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切实提升自身文化的创造力、引领力,日益扩大自身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价值指向,也是付诸行动的文化实践。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说到底是要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把文化自觉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自信的信心信念转化落实为强大的文化实践。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蕴含着思想观念的升华、文化逻辑的递进和价值追求的跃迁,也体现为从精神到实践的进阶和转化,也构成了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其中,文化自觉贯穿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之中,是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自强的思想前提和理性支撑。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向信心信念层面的跃升和转化,是文化自觉向文化自强提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中介。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价值指向,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实践目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既相互贯通、一脉相承,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2.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思想自觉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是文化的自信。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和兴盛,总是以文化的强大和兴盛作为支撑和标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在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漫漫征程中,我们党总是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提升文化自觉,从理论上不断深化对文化地位和作用以及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时俱进地强化对文化使命和文化担当的理论自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置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的重要位置,提出了“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的重要命题,并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精神标识、突出优势、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地位,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崭新的时代高度。在此基础上,着重阐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系统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中华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植根的文化沃土的战略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表明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二者关系的科学认识实现了新的理论飞跃。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特别是对“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作了系统阐发,发出了要更好担负“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文化强国动员令。由此看出,我们党在文化自觉的层面上不断实现新的思想升华和理论创新,文化自觉的高度逐步提升,文化自觉的深度不断拓展,文化自觉的境界日益提升。

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我们党进一步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自信置于事关国运兴衰、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和文化主体性的战略高度,在“四个自信”的内在关系中把握文化自信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和特殊性意义,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并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清醒和坚定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文化自信得到深刻彰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论断,把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思想前提,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指向,内在蕴含着文化自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旨趣。

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党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文化自强”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论断。这一战略论断把“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内在联结起来,把文化自信提升到文化自强的更高界面上,凸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系统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彰显了迈向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自觉和文化创新的认识飞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加主动、更加强大精神力量的理论清醒、思想坚定与文化担当。

以实现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为进路,我们党将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到文明建设的更高界面上,把文化建设的积极成果从总体上巩固和上升为文明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成果和文明成果予以揭示,既展示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成果的强烈自信,也指明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崇高目标和远大方向。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他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升到“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高度予以强调。可以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论断,科学把握了文化传承发展和文明演进跃迁的客观规律,紧扣文明形态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脉搏,回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文明吁求。这一文化使命和文明追求的提出,使我们的文化建设拥有了更加宏阔的文明视野,呈现出更具总体性的文明意义,从而体现出深远的文明洞见、深沉的文明关怀和宏大的文明抱负。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本质意蕴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它既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起来的文明成果,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结晶,是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崭新文明形态。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和文化形态的本质蕴涵。

1.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华文明现代新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它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起点上,确立了其整体存在的自我意识,它所蕴含的创造性的洞察力、情感和意义的深度、思想的丰富性及其广度、智慧的原创性及其张力,铸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鲜明体现和独特精神标识,构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中华文明自我发展、绵延不绝的生命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伦理规范、价值理念、审美情趣、信念信仰、生命智慧等,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大特性。其中,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使中华文明始终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故鼎新精神,赋予中华文明以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明推陈出新的进取品格;中华文明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赋予中华文明以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文明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文明品格,赋予中华文明以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赋予中华文明以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明合作互利、交流互鉴的交往之道。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一方面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能脱离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割断自身的文化根脉,它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又不可能僵化地复制并困囿于历史传统之中,它必须从“活的传统”中开拓出面向未来的新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按照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达形式,从而成为现代文明新形态。

2. 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新形态

在近代,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进入了由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秩序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发生了重要的历史转折。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彻底性批判及其敞开的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华民族冲破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的束缚和资本主义的权力支配体系提供了实现自身解放的现实道路,为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装,从而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事业内在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行的思想灯塔。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会失去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科学理论武装,就会迷失文明进步的思想方向。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予自身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形态,它从本质上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形态。从根本上看,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以资本逻辑为中心,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主导性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旨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这一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统摄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展开为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所构成的有机生命体。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的物质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目标的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目的的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为要义的社会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旨归的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生命体和完整形态,它们彼此之间既相互区别和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的领域内容和自身的发展逻辑,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其中,物质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政治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制度支持和法治保障;精神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指引和价值支撑;社会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提供社会秩序基础、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支持;生态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提供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五个文明”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五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张力和动态平衡,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整体进步,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成长和全面发展。

3. 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现实立足点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内在本质的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的现实基础和根本立足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目标和文明追求。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之初,在与西方现代化的对照比较以及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结合当时的时代语境,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主要侧重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从底子薄、人口多等中国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并把包括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在内的“四个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结合新时代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对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推进和拓展,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新的凝练、概括和提升。它是以新时代为崭新语境,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战略部署,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总体目标,从而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创新、目标的提升和意义的跃迁。如果说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相对侧重强调中国国情、中国实际、中国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赋予其更加突出的主体性、原创性意蕴,并将其提升到现代化范式创新的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根基,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坚实立足点。

从根本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意义深远的文明创新和开拓之路,它不仅孕育并生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且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历史性意义。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所提出的“三形态学说”,对人类社会及其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给予了科学的揭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演进是内在一致的,具有历史的同构性。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构成了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文明演进的三大历史形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及其文明演进的历史必然性和未来方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具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及其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正是体现了人类社会及其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趋势。其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在于它超越了现代文明的矛盾困境。现代文明自肇始于资本主义发展至今,既创造、形成和积累了一定的历史性文明成果,又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矛盾。例如,对自然的无节制索取和占有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引发了连绵不断的区域冲突和社会动荡,物质主义的膨胀造成精神的空虚和意义的危机,等等。凡此种种,都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本身固有的矛盾,并在全球化条件下扩展放大为人类性的困境和全球性的危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正是建立在直面和超越现代文明弊病的基础之上的。它所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解决现代文明发展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它所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超越“资本文明”带来的困境提供了指引;它所秉持的和平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为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注入了正能量。再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在于它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在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整个人类已经成为命运相关的共同体。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秉持自我中心主义的立场和“文明冲突论”的视角,执着于二元对立的思维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价值取向,只能给人类的前途命运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胸怀天下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和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为促进人类的共同安全、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提供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进路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赓续和创新发展中走出来的,是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走出来的,是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创造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遵循以下逻辑进路:

1. 坚定文化自信,凝练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成果

自信是自强的前提。如果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就无法挺立起自身精神文化的独立性,无法确立起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形成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无法巩固自身的主体性,文化建设和文明开拓之路就不可能行稳致远,甚至可能有迷失自我和丧失自我的危险。文化自信不是一种抽象空洞的自我意识,它需要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作为底蕴,有领导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依托,有创新创造的实践成就作为基础。坚定的文化自信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惊涛骇浪的风险考验面前,能够始终保持精神文化的独立性,坚持自信自立,既不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照搬照抄、食洋不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饱经忧患而浴火重生,它所葆有的强大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为坚定文化自信灌注了丰盈底气;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百余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依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所实现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文化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为立足点,特别是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造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用贴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契合中国特点的中国道理,总结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鲜活中国经验,对中国经验进一步作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使其上升为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理论,从而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2. 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拓展“第二个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获得的规律性认识,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以贯之的魂脉。坚持守正创新,需要辩证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和创新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守正守的是“原则”之正、“根本”之正、“命脉”之正。没有守正,创新也就失去了根本和依托,就会迷失方向。守正并不是按部就班的因循守旧和亦步亦趋的保守僵化,其目的在于促进自我的发展,因而守正必然指向创新、要求创新。没有创新的守正,只能是故步自封和抱残守缺,结果不仅难以实现自身的发展,甚至导致自身的毁灭。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创新,才能真正地守正。创新为守正注入动力和活力,也推动自我的发展。

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言,“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其中,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深化,是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跃迁和思想解放。从本质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第一个结合”中中国具体实际的内在组成部分,具体实际不仅包含现实的国情,也应当包含传统文化。在这个意义上,“第二个结合”与“第一个结合”是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但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独予以强调,并提出“第二个结合”,表明新时代我们党对文化传统和历史实际的高度自觉,体现出对文化主体性的深刻洞见,也表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到更深层的文化层面,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存在的高度契合性,从而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深化拓展“第二个结合”。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文明内涵。其次,要在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与互补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二者之间的融通,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成就”,既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丰厚滋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再次,要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奋斗中,把“第二个结合”深入到“五个文明”建设的广阔空间之中。最后,要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时代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把推进“第二个结合”转化为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问题的创造性智慧。

3. 秉持开放包容,充分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任何文明形态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内部的交往,而且需要外部的交往。只有在丰富的交往实践中,才能促进文明形态的更新和完善。马克思指出:“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定意义上,交往的开放性水平往往是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表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各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也都具有自身独到的价值。马克思也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他们的全部价值仅仅在于:每个民族都为其他民族完成了人类从中经历了自己发展的一个主要的使命(主要的方面)。”文明的演进就是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鉴的过程。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文明的交往中固然可能会产生文明的矛盾、冲突,甚至会造成彼此之间的紧张和对抗,导致文明的不适感,但这客观上并不会取消文明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借鉴。相反,如果抱持自我中心主义的立场,把“文明的冲突”夸大为文明的差异所产生的唯一必然性后果,甚至由此造成文明的壁垒和隔膜,反倒是文明的退步。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直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吸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性变革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拐点上,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不仅需要来自自身文明成就的充分发展,也需要充分占有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确保自身站在人类文明的高点。在此意义上,文明的交流互鉴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意义格外凸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进一步顺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拓展更加宽广的交流互鉴平台,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各种文明交往活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加深对不同文明个性的认知,充分汲取人类文明的思想精华,从而续写中华文明新的荣光和辉煌。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263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