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农业长期持续增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十一连增”,成功地实现了农业“多起来”的目标,玉米、棉花等产品甚至库满为患,生猪等产品出现周期性过剩。但在粗放发展模式下,农业长期持续增产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总体而言,农业如何“绿起来”的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够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令人堪忧;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土壤和水体污染风险。
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绿色化首次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当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遵循和有机组成部分,绿色发展应当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目标。德青源的成功实践,很好地诠释了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近年来,关于农业的认识误区很多,有些甚至流传甚广、影响颇大。例如,只要把农业与绿色联系起来,不少人自然而然会想到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纯天然农业;只要提到化肥、农药、添加剂,不少人就会发自内心地反感和排斥。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绝不是要退回到工业文明之前的传统农业、原始农业。那时的农业当然是绿色的,但靠那种农业怎么可能养活得了今天这么多的人口!不用化肥和农药的种植业,不喂饲料和添加剂的养殖业,可以少量存在,但成不了当今时代的主流。据专家对我国上千年传统农业发展史的研究,在不轮作不休耕、只使用人畜粪肥、完全依靠人工的条件下,实现氮的平衡,粮食亩产只能达到100公斤。这与我们目前已经达到的亩产相去甚远。现在我们所追求的绿色农业,本质上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投入品为基础的集约农业。化肥、农药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在下一步的农业发展中,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上的应用,尽快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建立反应快速、服务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模式,规范和引导畜禽养殖场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要以市场机制作牵引。发展绿色农业,要求在投入品使用、环境保护、经营组织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深刻调整。与单纯追求产量的农业相比,绿色农业的生产成本肯定要高出一大截。要让生产者有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性,就必须让他们得到足够高的回报。如何为绿色农业定价、让消费者为农业绿色生产付费?德青源的经验表明,培育农产品品牌、为产品贴上生态标签是可行路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生产付费,就会愿意为信得过的品牌产品付费。有了品牌,消费者就可以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增强购买意愿。还应当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合作社,推进农超对接。少一道环节,就少一道风险。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培育品牌、农超对接,增强消费者信心,可以更加便捷。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政府要积极作为。建立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农业政策体系,尽快从增产导向转向可持续导向,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制定完善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节水、节肥、节药等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治理等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完善激励政策,研究出台秸秆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格、收储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扩大税收优惠范围、信贷扶持等政策措施。对德青源反映的生物质发电上网难、生物质气体输送难等问题,应积极回应和解决,调动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杜绝搭便车,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