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勤:新质生产力关注的重点是“潜质价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46 次 更新时间:2024-05-03 10:56

进入专题: 新质生产力  

刘志勤  

 

“新质生产力”将激活人们的“新质创造力”,成为挖掘市场“潜质价值”的伟大创举。“新质生产力”关注的不再只是“剩余价值”,不应当还是如何获取传统的“剩余价值”,而是要集中挖掘,发现,发挥那些长期被“剩余价值”所掩盖的新技术“潜质价值”,让新科学技术的全部价值得以释放,最大规模,最大限度的获得其“潜质价值”,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在经济学上“潜质价值”的概念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是,它的确真实的存在着,并且已经成为吸引资金聚会于此的“潜质市场”。

正在举行的北京车展,似乎在印证着这样的事实:中国企业所展现出来的“新质生产力”和“新质创造力”,成为这次北京车展的巨大亮点。如果说去年在德国墨尼黑的车展,只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小试牛刀”的试演,就轰动了世界,而今天的北京车展会则成为中国车企全面登台大展实力的大舞台,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的独创,独闯,独立的研发热情,感染了全世界。世界各国的车企领袖,纷纷齐聚北京,共商共议,如何共同发展新技术车辆。

汽车制造是个特殊的产业集团,它对人类技术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功,得益于汽车技术革命的成功。因为,汽车技术革命所带动的现代电子,现代制造,和材料技术革命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让世界迅速迈进“现代化”。在这个时机,资本的力量透过对技术,“活的劳动力”的“价值”剥夺利用,从这些“剩余价值”中得到繁殖(增殖),让资本迅速发展成为可以“主宰世界”的力量。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逐步兴起,人们发现,传统的各种生产力所挖掘出的“剩余价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本身的需要。人们在实现了自身对技术的追求由无到有,从虚到实,人们对技术的欲望越来越大,从有限获得到无限索取,人们发现传统的生产力和与之同存的“剩余价值”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欲望的延伸,人们渴求获得万物的“潜质价值”的心情越来越强烈,迫切,人们急需寻找到能够帮助发掘,开发,利用万物“潜质价值”的新型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横空出世,正好回应了当今科技领域和经济界的呼吁,探索让资本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其威力,让“新质生产力”迅速发现,推动和利用“潜质价值”,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机结合,形成新的发展动力。

“潜质价值”和“剩余价值”一样,长期存在于市场,存在于商品交换,存在于服务贸易和货币交易结算之中,当然也存在于技术革新和因此产生的创新,智能和数字化演变过程中。“潜质价值”和“剩余价值”,将成为资本永远追逐的对象,也将成为新的工业革命的主要发动机。因为,“剩余价值”有限,而“潜质价值”则是无限的,它存在于万物,存在于无形有形,存在于虚实经济和社会状态之中,游离在空间与时间交替之中。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有金融资本的全力协助支持,“新质金融资本”应当成为“新质生产力”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传统的各种生产力,都或多或少的围绕如何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如何使资本自身增殖,并发育成资本拥有者所希望的产品,并在产品转换,变现过程中不断裂变,分解出更多的“衍生剩余价值”。由于互联网和信息产生 ,传输工具的革命性发展,使得传统资本从“活动劳动力”中吮吸营养的“剩余价值”越来越困难:亿万“活的劳动力”提供“剩余价值”,面临技术革命的挑战。

人工智能彻底改变了“活的劳动力”存在的真正价值,它用“死的劳动力”,取代了原有的“活的劳动力”,成为生产,服务的绝对主力。它们的现在和未来,所蕴藏的无限“潜质价值”,具有无法估量的“发展潜质”。而这正是我们现在和未来都迫切需要的。

凯恩斯在九十年前写的一篇《我们的子孙的经济发展 》短文中,预计到2030年,世界上“活动劳动力”们每周只要工作15个小时,就可以满足一周的生活所用需求的消费。他对九十年后的今天如此乐观,或许在他“潜意识”中也感到“潜质价值”的存在,并且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让“潜质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新质生产力”将激发中国人民无限的“新质创造力”,并彻底释放技术发展中的“潜质价值”,为人类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进入专题: 新质生产力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产业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13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