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晓峰:论新时代的文化精神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544 次 更新时间:2024-04-17 17:20

进入专题: 新时代   文化精神  

颜晓峰  

 

一个民族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文化精神是内在于每种文化之中的气质、品格和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禀赋、时代内涵、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出以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内涵特质的新时代文化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集中凝练着新时代文化的精神品质。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自觉坚持和弘扬新时代的文化精神,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

一、新时代文化精神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文化反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中国人民的历史自信更加坚定,历史主动进一步增强,彰显出新时代特有的文化精神。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汇聚而成的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是时代精神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和体现,从文化品质上看凝结着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的最为宏观、最为根本的时代背景,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景观,也深深影响着新时代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表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已经进入可以在战略全局的层面筹划和推进的阶段,民族复兴不仅是愿景而且是战略,在新时代我们最为接近、最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样一种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战略格局,激励全民族踔厉奋发、斗志昂扬,增强了中国梦的感召力和民族复兴的凝聚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的基础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面对的世界大局是近代以来未曾遇到的,无论是国际关系调整还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都包含着“东升西降”这样一个最显著的特征,都彰显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造成的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影响。这样一种新的世界大势和新的世界变局,要求党在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上展现新作为,增强了新时代文化精神的天下胸怀和世界眼光。

(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而成的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有其生成机制,是在一种文化自觉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魂脉。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两个结合”中实现的。“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塑造新时代文化精神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得新时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深深印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文化的新时代气息,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变革,彰显出新时代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文化精神。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洋溢着一种新的文化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品格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融为一体。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塑造的文化精神

民族的文化精神是民族的历史方位、历史任务的映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新时代文化必然秉持守正创新的精神,既尊重传统、一脉相承,又开拓未来、与时俱进。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文化必然秉持不懈奋斗、不断攀登的精神,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不停歇、不徘徊、不自足。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文化必然秉持向往美好生活、追求幸福富裕的精神,是在从贫困到小康、从小康到共富的跨越时期生长出来的昂扬精神。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时代文化必然秉持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精神,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能够强化文化的凝聚力。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文化必然秉持胸怀天下、美美与共的精神,既包含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也包含对人类社会、世界人民的责任担当。

(四)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党的自我革命蕴含的文化精神

党的100多年奋斗历程,是不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程,也是不断进行党的自我革命的历程。新时代是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这个伟大社会革命就是要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具有新的时代内涵,这就在新时代的文化精神中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化观念。比如,新时代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勇于自我革命,把反腐败作为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充分彰显了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惜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革命精神。党作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党的革命精神自然而然地影响和辐射新时代的文化精神,使得这种文化朝气蓬勃、昂扬向上。无论是进行伟大社会革命,还是进行伟大自我革命,都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成功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体现得更为鲜明、更为突出。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同样具有这种敢于亮剑、不惧挑战、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精神的精髓和基石

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文化精神中同样属于更基本、更深厚的精神。新时代明确提出包括文化自信在内的“四个自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自觉、认识自觉,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以“两个结合”为根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本身就构成了新时代鲜明的文化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

(一)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力量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思想理论为魂脉,吸收融合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文化要求,代表着先进阶级的文化思想。革命文化,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用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牺牲精神、斗争勇气书写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凝结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民族历史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得这三者有机融合、融为一体。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自信,这种文化集先进性、革命性、民族性于一体,与广大人民的价值认同高度一致,激励着中华民族在前进道路上团结奋斗。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两种价值体系的比较中,自身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能够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自信。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由于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党的历史、改革开放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坚定文化自信,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仍然是蕴藏深厚的文化宝库。一代代中国人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热爱家国、反抗侵略,修身齐家、宽厚友爱,创造和延续着中华文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哲理智慧、理念准则与中国式现代化仍然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宝贵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是由于革命文化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仍然是党和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作为革命文化的重大精神成果,激励着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百折不挠、越战越强。“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传承着革命文化的基因,在和平年代绽放光彩。坚定文化自信,是由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发挥着文化引领作用,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的根本因素。

(三)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文化精神中展现为文化的历史自信、自立自强、先进科学

文化自信源自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根基的自信,展现的是文化的历史自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文化源于历史、根于历史,是历史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源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成长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发展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根深叶茂。文化自信的底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和信心,自信才能自强,展现的是文化的自立自强精神。建设什么文化、怎样建设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首要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于对这一文化的高度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进而自觉建设、大力发展这一文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精神引领作用。文化自信的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质的自信,展现的是先进科学的文化精神。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清醒的、理性的自信,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基础具有科学性;代表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历史方位具有先进性;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文化对象具有人民性。

三、秉持开放包容是新时代文化精神的鲜明品格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正因自信才能敢开放、善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包括突出的包容性。包容的前提是开放,开放需要包容,包容才有开放。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既是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开放包容、多元一体,也是对外国文化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承和发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是生动反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开放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也就更加需要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特别需要不同文明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就更加需要具有对待人类文明成果的开放包容精神。

(一)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

秉持开放包容,就是坚持文化的多元性。在中华文明各民族文化之间,不是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形成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的中华文化认同,由多元文化汇聚而成共同文化,各民族求同存异、和合共生,在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越具有包容性,就越能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在中华文化和其他各国文化之间,不是采取排外主义、文化歧视,而是海纳百川、择善用之,在人类文明的百花园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并不等于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许批判、不要斗争,对待危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想文化,无论来自国内还是国外,都要旗帜鲜明地开展批判、进行斗争,决不姑息纵容,这也是开放包容的应有之义。

(二)开放包容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体现

文化是主体创造的产物,体现了文化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体的认同和自信深深地融入文化,形成了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文化的开放包容,其实质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体现。开放包容体现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唯有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自信,才能主动塑造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共同体;唯有确立中华文化自立的主体性,才有对外来文化开放包容的胸襟和气度。开放包容体现了文化自觉的主体性,这就是充分认识到文化在民族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下大气力建设凝聚人心、向上向善的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增强本民族文化的活力,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开放包容体现了文化自强的主体性,建设现代化强国必然要求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则国家强,开放包容不会削弱本国文化,而是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

(三)开放包容实现中华文化与人类文化的交流交融

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是新时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精神体现,同时又以这种精神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发展文化,就是要在吸收各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在发展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丰富人类文化,实现中华文化与人类文化的交流交融。对各国文化的开放包容,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胸怀,为人类谋进步体现为为人类文化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体现为为世界文明谋大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国气度,各国文明无高低之分、优劣之别,只要是有益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明成果,无论国家大小、民族强弱,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推动建立了与他国文化的新型关系:既不是在闭关锁国状态下对外国文化轻蔑排斥,也不是在落后挨打、文明蒙尘的情境下对本国文化自卑自弃、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既不俯视,也不仰视,而是以平视的站位和视角对待外国文化,平等交流、保持自立、求同存异。

四、坚持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文化精神的本质要求

守正创新是中华文化的强大基因,中华文化在守正创新中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命脉所在。守正,守住了中华民族的根脉,坚持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性质;创新,创出了中华文化的新机,拓展了中华文化的根基。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程,是在守正创新的综合作用下愈益悠久和深厚的。一代代中国人民坚定而执着地传承和维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成分和生机。中国共产党在10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就体现守正创新的文化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守正创新作为一种哲学精神成为新时代文化精神的精髓。

(一)新时代文化建设坚持守正创新

实现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这就明确指出了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坚持守正创新的深刻内涵。守正,要守住新时代文化的魂脉和根脉,守的是经过“第二个结合”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创新,要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化,探索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的伟业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思路,讲出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一致的文化话语,形成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协调的文化创新机制,展现与新时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相统一的文化实现形式。守正与创新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文化守正以文化创新为目的,文化创新以文化守正为条件。

(二)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品格

守正创新作为新时代文化精神,体现了新时代所需要和呼唤的精神品格。守正创新体现了一种科学精神。无论是守正还是创新,在什么问题上守正和创新,怎样去守正和创新,都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守正,以真理的精神追求创新,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按意志偏好行事。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体现了科学精神,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样也体现了科学精神。守正创新体现了一种实践精神。要求全党顺应时代发展大势,顺应实践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正确方向,又要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和实践过程。守正创新体现了一种变革精神。在新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面前,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加快转变不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大力推进各领域各方面创新,积极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真正成为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

结语

新时代文化精神是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应有精神,新的文化使命呼唤和塑造新时代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的文化使命要求弘扬新时代文化精神。新时代文化精神是新的文化使命的精神定位,以塑造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文化精神反映新的文化使命的内核;新时代文化精神是新的文化使命的题中之义,只有弘扬新时代文化精神才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文化精神是新的文化使命的精神引领,实现新的文化使命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是新时代文化精神的理论形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能够深化理解新时代文化精神,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弘扬新时代文化精神,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自觉将新时代文化精神贯通于新时代文化建设之中,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进入专题: 新时代   文化精神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078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