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筑牢大国粮食安全基石,赢得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主动,必须牢牢树立并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深刻把握其内涵,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有别于传统的以粮为纲,大食物观体现了从“粮食”到“食物”观念上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创新。大食物观视域下,粮食概念从狭义的谷物扩展至一切可食用的食物范畴,并注重膳食营养均衡搭配,促进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粮食安全目标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由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食物获取途径从耕地资源拓展到整个国土资源,食物开发领域延伸至山水林田湖草沙,强调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建好“海洋牧场”,扩大“绿色粮仓”,最大限度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潜力。大食物观反映出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的边界拓展与战略深化,契合“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既是新时代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应食物结构变化升级趋势、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粮食供应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人民群众的食物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满足更高层次粮食安全需求,必须充实巩固大国粮仓,有效增加食物供给,促进农业供给体系结构优化、高质高效,筑牢食物安全底线。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既是奇迹也是挑战。尽管我国口粮安全有保障,但粮食供给总量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为此,要拓宽格局、打开思路,打破食物主要来源于耕地的传统农业思维模式,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充分释放蕴藏于广袤自然资源中的食物产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践行大食物观,要做好顶层设计,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新趋势,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在食物供给保存量、拓增量、提质量上下功夫,加快构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存量。在稳产保供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食物有效供给,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营养健康导向型食物生产和加工体系。在确保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的同时,减少食物产能过剩和无效供给,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及优质农产品生产,促进植物动物微生物食物消费占比平衡,让老百姓的食物更多样、更营养、更健康。
提升国土资源空间利用率拓增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在生态安全前提下,立足我国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建立食物资源库,实现食物供给来源多元化。统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我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实践上,各地方要深入挖掘自身环境资源禀赋优势,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例如,一些地区可以加强粮油肉蛋奶果蔬菌等重要民生产品的产销保供;向海洋要食物,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向草原要食物,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形成多业并举的农业产业体系。
增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提质量。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践行大食物观需改进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食物供给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大力度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种质资源技术、农业基础设施与装置技术、生产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探索智慧农业,拓展和创新食物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以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新技术赋能打造食品行业新业态,提升粮食仓储效能,优化粮食仓储和冷藏仓库布局,减少粮食损耗。引领生物技术发展,运用生物育种、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探索研发替代蛋白等新食品原料,挖掘新型食品资源,把农业建成大产业,筑牢食物安全底线。
(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