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清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即受到一些学者赞赏,甚至有人为之倾倒,广为宣传。但是,“新清史”的系列观点也引发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质疑和批驳,与“新清史”相关的争论由此而起。近十年来,“新清史”的势头明显见衰,但其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在某些论著中仍能看到其痕迹。回顾以往我们与“新清史”的争论,涉及清史的方方面面,有的还涉及整个中国历史。归根到底,这些争论关系到一个问题:我们与“新清史”的根本分歧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我们与“新清史”的争论,是在争辩清史的真伪与有无。
我们与“新清史”争论什么
学术争论或争鸣,本是学术研究的应有之义,旨在辨真伪、明是非,阐扬真理、清除谬误。此即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术创新的必经之路,其结果必将学术推向繁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百家争鸣即是明证。如果不争不辩,学术就变成一潭死水,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可见,学术争论不是一件坏事,恰恰是彰显学者的真功夫、真水平!学术争鸣无国界、无禁区,举凡学术问题,持有不同意见,无论是国内、国际都可展开讨论、争论甚至论战。我们同美国“新清史”的争论,无疑就属于国际性的学术争论。对此,我们既不回避,亦无需谦让,尽可直言相争,唯求真理。
学术争论,涉及与所争论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个案的具体问题,只要看法不同,都在争论之列。概括地说,争论的内容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史实真伪与事实有无之争;二是不同观点之争,其实质是理论的较量,因为运用不同的理论指导,必然得出不同的观点。理论指导研究,确立一种学术观点,必须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如果离开了事实,用理论概念说空话,所谓观点种种,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种学术之争就变得空泛而无实际意义。如果所据史实是错误的,则再好的理论指导也得不出正确结论。一句话,理论必须与准确史实相结合,这就是“论从史出”之义。回顾以往所有的学术争论,无不在以上两个方面展开。现在,就来讨论我们与“新清史”的论争。
如何看待我们与“新清史”的论争?近年来有一种说法:“与‘新清史’吵来吵去也没什么意义。”意思是说,我们与“新清史”的讨论是无原则地争吵、无事生非。这实际上是在否定关于“新清史”批评的正当性。有人认为,“其实对于‘新清史’的批评已变成一种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出口”。还有人主张,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争论……”,“对新清史可以批判地接受”。
这些说法皆不可取。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同“新清史”的争论绝非可有可无,绝非是国家间的“民族主义”之争。那么,我们与之争论的是什么?概言之,其中既有观点之争,又有事实之争。“新清史”在表述其观点时,暴露出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对清朝历史的全面抹煞与篡改,与真实的清史风马牛不相及!以杜撰的清史为据,不论以何种理论来解释,都已失去学术价值!因此,这才是我们同“新清史”的分歧所在。若从史观论“新清史”,可名之为“历史虚无主义”或“历史虚无”。质言之,我们是在与“新清史”争辩清史真伪。
新清史“历史虚无”举证
那么,“新清史”是如何“虚无”清史的呢?仅举几例以证之。
所谓“清朝是内亚帝国”说,这是“新清史”的一大“发明”。清朝是继明朝之后的又一代王朝,所辖疆域是对明朝及其以前历代王朝疆域的合法继承,在空间和地域上从来都与所谓“内亚”毫无关联,何以成为“内亚帝国”?“新清史”意在以此观点去“中国化”,抹煞中国的存在,如欧立德称:“中国的概念只是一种设想”。又说,“与其说满洲属于中国,何如说中国属于满洲!”真是荒唐!世人皆知:满洲即今之东北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可以把中国算作满洲的一部分?无论在清代,还是前推至元明、汉唐直至商周,这一地区都为历朝合法拥有!事实胜于雄辩。“新清史”的这些说项不仅旨在抹煞清朝在中国统治的事实,同时企图把中国在历史上的存在加以删除!
“新清史”将清朝纳入世界帝国主义行列,称之为“清朝帝国”,并与莫卧儿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进行比较,认为它们没有任何区别,同属“帝国”,并称“清朝帝国”为“满洲殖民主义”。如米华健称:“清朝在新疆进行大规模武装侵略”“大量殖民”,云云。在“新清史”看来,新疆、西藏、台湾、蒙古、东北等地区,统统不是中国领土,故而清朝统一这些地区,就是“侵略”“扩张”,就是“满洲殖民主义”“清朝的殖民事业”!这是清史吗?完全不是!清朝在中国传承千百年的疆域上重新统一起来,天经地义,岂可有半点质疑!除此之外,清朝何曾侵占他国一寸土地?朝鲜、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国,与中国世代相守,中国历代王朝占夺过他们的疆土吗?没有,从来没有!除了边民与之往来以外,中国历代王朝何曾向这些国家“殖民”?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传统之一,就是内向凝聚,不扩张、不掠夺他国土地。西方各个帝国则有一个共同特征:向外扩张,凭武力到处掠夺殖民地、掠夺资源,乃至贩卖人口。清朝固然是君主专制政权,但与西方列强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帝国主义!
满洲“汉化”的实质是满汉文化融合,这已为清代近300年历史所证明,而每一代满洲人连同那个时代的汉人,都已感同身受。清代,满文化(主要是语言、文字及习俗等)都在减退,逐渐呈消亡状态。这是满洲人入主中原、与汉人世代相聚的必然结果,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然而,如此不可辩驳、不可否认的事实,也被“新清史”一笔抹煞了!他们坚称:满洲没有“汉化”,而是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质”,如果说满洲接受了其他民族文化,则主要是蒙古族与“内亚”民族的文化,但就是没有接受汉文化。我们无需动用理论,只需用事实就能击碎“新清史”这一谬说!
满洲即满族,是中国本土固有的民族。“新清史”却认定满洲为“外来”民族,与中国无关,故论定满洲入关是对汉族的“征服”、对中国的“征服”。满洲的远祖始于商周时期的肃慎,近世祖源于宋代女真。史书记载十分清楚,何须一辨?满洲就是中国东北地区原生的一个民族,它参与国内统一战争,岂能用“征服”来定性?
北京是清朝的都城,是全国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中心。此本系常识,且为中外所共知。“新清史”对此常识也不放过,却把承德推出来以替代北京!他们硬把承德说成是清朝的政治中心,具体指为“清经营内亚的枢纽”!事实上,清朝在承德建立避暑山庄,一则供皇帝盛夏避暑,一则用以接待边疆少数民族头领,也是为了躲开北京酷暑、避暑疫。不只是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头领,而且朝鲜、安南、缅甸乃至英国等外国使者等,都去过承德。一句话,避暑期间,清朝临时以此为“办公”场所而已。“新清史”却把承德篡改为清朝“经营内亚的枢纽”!这也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类似例证不胜枚举。仅从以上例证可知,“新清史”意在“虚无”清史,其结果就是使清朝与中国脱钩,与中国历代王朝脱钩,使之变成“另类”(如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使满洲与中华民族脱钩,使满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脱钩。其危害之大,不言而喻。
坚守清史的真实性
2006年,针对随意“品说”“戏说”历史的现象,我就曾经提出:“历史真实性永远第一位。”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新清史”。研究历史,必须以真实为根本。坚持历史的真实,是学术研究的第一要义。“新清史”存在的问题很多,其要害在于全面“虚无”清史,名为“新清史”,却无清史之真。我们的态度与之针锋相对,必须坚守清史的真实性,掌握清史的话语权。
“新清史”的虚假学术面目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识破,但仍有人效仿“新清史”,随意涂改清史甚至整个中国史。如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被减为3600年;清入关前史或称清前史,被虚化为“森林帝国”;明清战争史“满洲侵略中原”,1644年清军入关是“汉人亡国的年份”,是“汉人反满的侵略战争”,等等。又有一说,完全歪曲了清史原貌:“从清军入关一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约二百年的历史。这是一段中华民族异常屈辱和黑暗的时代”,称“清朝是建立在野蛮民族入侵、对汉人大屠杀基础上的野蛮政权。”有人虚无康乾盛世,称之为“饥饿的盛世”“恐怖的盛世”,“是一个民不聊生、思想僵化、文明退步、经济萧条的时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上引的文字,反映的是真实的清史吗?比之“新清史”,这些观点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说法,只能表明某些“新清史”的追捧者甚至比“新清史”走得更远!
维护历史的真实性,首先要站在客观立场,不以个人的情绪与好恶为转移,这是研究者应遵守的学术行为准则。坚持实事求是,从既有的事实出发展开论证,予以研判。只有我们坚守历史的真实性这一信念,才能克服“新清史”的弊端,使学术研究成为一项真正的科学实践活动!美国“新清史”给予我们诸多教训和启示。我们应以此为戒,真正揭示清史的历史真相,再现清史原貌。
(作者系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