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详解新质生产力背后的逻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20 次 更新时间:2024-03-13 00:11

进入专题: 新质生产力  

刘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新质生产力”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中的热词。开年以来广东、北京、山东等多地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国多地都将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疫情疤痕效应、美欧陡峭加息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了5.2%的增速,其中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一些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往往在低位运行。

为避免服务业占比上升后出现经济低增长式的鲍莫尔病现象,中国经济较早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是个慢功夫,但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出口导向型、要素投入型转向了投资拉动型,进而转向创新驱动增长方式,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而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依靠创新起主导作用,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高端性升级的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绿色的生产力,其核心标志是包括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在大国博弈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生产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不仅需要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研究的政治经济学上的创新,还需要理论经济学上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以“三高”“三化”“三反”“三性”“三改”作为抓手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背后的逻辑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我国拥有10亿网络用户的巨大市场。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是创新,本质特征是“三高”: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以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走的是产业高端化的路,带来的是高效能,推进的是高质量发展。在新质生产力实施路径中,要注重“三化”:数字化、全球化、绿色化。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化革命带来的,比机械化、电气化等工业革命更具颠覆性和前沿性,绿色化是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全球化是新经济的要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坚决反对作表面文章,坚定“三反”: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绿色性三大属性的新质生产力能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科技创新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国2023年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升到2.64%。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的科技创新,通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掌握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核心竞争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动能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别于传统旧动能和增长方式。

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抓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产业主要包括6G网络、可控核聚变、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等。新质生产力主要锻造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引领产业变革,以数字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增长的发展战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能,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路径是以企业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除了高科技还有高端服务,2023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9%,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82.5%。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是高技术,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制造投资双位数增长,十年来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10%提高到16%。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连年双位数增长。伴随半导体周期和科技周期的,是新质生产力的上行期。

新质生产力拥有科技、产业、规则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数据跨境流动、数据资产定价、交易、数字贸易规则掌控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

以科技创新来提升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是创新,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只有掌握先进技术才能带动产业创新。我国专利申请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比十年前提高了23位,十年间有效专利复合增速23%。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强化基础研究、发展应用研究,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的发展。

加速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要加速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促进企业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不仅要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而且要在未来产业培育新动能。要创新服务业发展理念,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获得20万亿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遇,是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化改革,特别是体制改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需要革命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密钥,要通过加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全球化发展,对接和引领国际规则推动国内改革,推进新型全球化。促进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金融的融合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 刘英

    进入专题: 新质生产力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产业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8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