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遥: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促进经济低碳转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36 次 更新时间:2024-03-10 21:39

进入专题: 绿色金融  

王遥  

 

3月4日及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及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良性循环等要求,离不开金融支持。因此,更需进一步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推进转型金融发展,以更好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金融支持模式,稳步推进气候投融资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目前我国绿色投融资仍存在巨大资金缺口,绿色金融的当务之急仍是大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更多的公共和私人资本流入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日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接受独家采访时说。

问:为什么中央在当前强调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发展绿色金融有何重要意义?

王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是因为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也是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杠杆。

首先,我国经济转型已进入关键时期,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且我国作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引领国之一,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绿色金融“三大功能”正在显现,“五大支柱”也初步形成,在支持我国低碳转型和高质量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划经济工作的根本方针,金融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而绿色金融作为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之一,可以从产品创新、融合发展等多角度出发,为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做好绿色金融这篇文章,对推进新发展理念落实,助力高质量发展目标而言意义重大。

因此,以绿色金融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我国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样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将给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带来阻碍。以绿色金融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趋势,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于2020年向世界作出“3060”目标的庄严承诺,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序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将对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中发挥重要杠杆作用。

问:请您介绍下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和成效,呈现怎样的特点和趋势?

王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并推动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余额1.98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并将部分外资银行和地方法人银行纳入工具支持范围,激励和引导更多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6月1日,原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正式施行,明确提出“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为银保定调绿色金融发展目标、构建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开展绿色金融市场业务等提供鲜明指导,同时强调了银保机构要分别从金融支持、风险防范、自身管理三方面落实绿色金融战略的重要路线。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以来,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第二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在价格上,相较2022年,2023年碳价走高,这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今年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备受关注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将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为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相关政策的指引和激励下,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持续多样化,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蓝色金融发展以及对个人碳账户探索成为金融机构的关注重点;在丰富完善转型金融工具方面,我国已经在经济转型、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以支持传统行业低碳转型;ESG在投融资市场中的主流化趋势渐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生力量;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气候投融资系统构建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力量。

站在发展新阶段,绿色金融未来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重视健全金融产品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流入绿色低碳领域。二是逐步发力转型金融发展,不断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一方面完善转型金融顶层设计与标准体系,另一方面继续创新实践更多转型金融产品,为高碳行业转型提供有效支持,并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当前我国碳市场发展已开始取得部分成效,在未来将进一步健全碳市场政策体系与立法,重点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技术规范体系,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稳步推进碳市场的扩容工作。四是ESG投资理念主流化趋势日益明显,将逐步推动建设完善适用于国内企业的ESG评估体系,推进强制信息披露,针对ESG指标体系与披露要求给出更加明确详细的规范指引,在参考国际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基础上,需重视结合我国的国情特点逐渐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指标内容。

问:“双碳”目标下,转型金融成为绿色金融的自然延伸。转型金融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您有何建议?

王遥:转型金融发展的挑战在于:一是转型金融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了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方向,各个地方在转型金融目录制定方面已经开始了先行探索。目前,河北、上海、天津、重庆、湖州等省市已出台转型金融相关标准,以更好地推进地方经济转型。中国人民银行也正在积极推动转型金融的标准设计,已初步明确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着手火电、钢铁、建筑建材与农业四个主要行业转型项目标准与路径研究,但服务于转型金融稳定投放的转型金融支持目录仍在制定中。同时,转型金融对于转型绩效的信息披露要求较高,针对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激励约束机制、评价体系等相关标准也需逐步开展制定。

二是转型金融产品需进一步创新和扩大。在推出SLB(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转型金融工具,以及SLL(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和转型贷款等基础上,仍需进一步创新和扩大转型金融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融资需求。

三是转型金融风险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健全。金融机构对于高碳资产的风险敞口较为关注,而目前缺乏转型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方法学和应对工具,难以服务金融机构开展转型金融风险管理。

应对诸多挑战,未来需大力推动转型金融发展,与绿色金融形成“双驱”合力助力经济低碳转型。一是需持续规范化转型金融标准,形成科学和明确的支持框架,并提供标准化转型计划的信息披露要求,以保障转型标准对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还应建立转型金融法律体系,明确市场参与方相关权利与义务,为转型金融发展划清红线。二是监管机构应加强转型信息披露要求,包括转型战略、技术路径、不同范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以及转型金融筹得资金的使用情况等信息披露要求需不断加强,以健全转型金融风险管理机制。三是创新多样化转型金融工具,在转型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为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等拓宽资金来源,包括推动高碳产业转型升级的基金、PE/VC基金、并购基金等,以及相关保险产品和其他风险缓释工具、证券化等创新,推出“市场首单”以形成市场示范效应。四是重视金融支持公正转型,着力完善公正转型相关制度规则与指标体系,以实现转型结果的可衡量、可追踪,同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职能作用,加大公共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有效拓宽公正转型融资渠道。

问:在绿色金融发展中,如何防范“洗绿”“漂绿”“染绿”等风险?

王遥: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必须对“漂绿”“洗绿”风险加以严防,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政策引领,根据国家政策导向与绿色新型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操作指引、实施方案和指标评价等行业规范与标准,更好地服务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监管部门需尽快出台详细的强制ESG信息披露相关指引性政策要求,并针对ESG指标体系与披露要求给出更加明确详细的规范指引,通过强制披露要求“自上而下”地推动市场重视ESG水平提升,助力金融机构客观、明确地识别“绿色”和“转型”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同时也应当鼓励更多专业的、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企业ESG绩效考核、绿色信用评价等研究工作,配合监管部门完善统一标准的制定,为市场提供更多价值标尺,从而有效减少“洗绿”风险。三是需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利用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的充分结合,建立绿色金融与绿色项目对接平台、绿色信用评价体系、绿色金融信息统计平台,助力绿色信贷相关标准建设及信息共享,为银行带来成本、效率、安全和数据真实性等方面的改善,也助力金融机构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四是需持续提升ESG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助力激励推动企业与投资者重视将ESG纳入决策制定中,引导资本市场向社会责任发展过渡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问:金融行业如何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助力低碳转型?您对于中国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王遥:“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应当积极作为,多角度出发,助力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的实现。

在产品服务方面,金融机构持续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不仅要扩展传统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应用场景,也要持续发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积极围绕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和需求主体特点,推进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权益等多种形式的产品创新应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方面的项目的投融资活动,缓解环境问题对于财政的压力。

在风险防控方面,金融机构应将环境、社会、治理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融入绿色金融活动的全流程中,实现投前风险识别与分类,投中差异分配与管理,投后动态监控与追责。同时,要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手段赋能ESG发展,实现ESG识别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效提升绿色金融管理服务水平与效率,也需要重视关注国际市场不同背景下ESG风险的特点,以增强国际合作中ESG理念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在人才建设方面,随着绿色金融业务涉及领域愈加广泛,金融机构需增强从业者的绿色发展意识与能力,提升其对于气候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能力,培养并储备绿色发展领域的专业人才,使从业人员对国内产业下一步的转型方向有充分的认知,以有效制定助力产业绿色转型的金融支持路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事实上,“五篇大文章”之间相辅相成,高度相关,它们所涉及的科创企业、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等领域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领域,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此,未来应重视推进绿色金融融合发展,以全方位赋能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在持续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的同时,融合科创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构建绿色金融服务场景,加快综合化转型进程,以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激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在强化ESG风险管理能力与信息披露准则要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作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进行绿色企业和项目智能识别、碳核算与环境效益测算、环境信息披露等,也可助力精准识别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中面临的环境信息披露、绿色认定等难题。三是促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有效融合,建立动态调整的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机制,不断适应普惠主体绿色发展的新特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主体因地制宜“定义”地方绿色发展的主要内涵,允许地方在充分自主发展的框架下创新绿色普惠金融的主要范围,同时发挥金融与财政资金的作用在产业、环境等多维度布局“多点发力”,以产业为基础,以财政为引导,以金融为媒介,找到绿色普惠金融的发展着力点,形成推动普惠主体的良性发展闭环。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2024年03月05日

    进入专题: 绿色金融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75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