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对生产力的巨大变革。这轮科技革命正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直接导致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深刻变化。科技“利用外部世界的资源制造先进的工具,来扩展人类自身的能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生产力内部的变革,使生产力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发生奇迹般的变化,成为未来社会颠覆和创造的决定性力量。
在现代各种科技中,数字智能科技独树一帜,不仅利用其通用性融合着其他科技,在变革和塑造生产力方面更是发挥着智能优势:将劳动者变成“人+机器人”,将生产资料变成“工农业用品+数据”,将劳动工具变成“工农业设备+计算力驱动的数字科技设备”,将劳动对象变成带有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可感知的自然资源、能源和各种材料。把数字智能科技分别套在生产力三要素上有欠准确,但是能够直接、明快、简单地让人们感受到生产力的巨变。
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数字智能时代,都源于生产力的变化和推动。从力和动的角度看,农业时代的体力靠土地和粮食,是人工手动;工业时代的动力靠石油和煤炭,是机器驱动;数字智能时代的智力靠信息和数据,是数字能动。
一、劳动者的深刻变化(略,2023年2月已在初本网转载)
二、劳动工具的革命突变
工具的水平反映社会发展水准,劳动工具的变化带动经济社会的变化。石器、铁器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农耕社会发展;蒸汽机和电器的发明和使用,将人类工具进化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推进了工业社会发展;互联网和数字科技带动的智能机器的出现,特别是人工智能,标志着数字智能社会的开启,数字智能科技及其智能工具的应用,提升了生产力新的发展水平。
现代科技带动的劳动工具革新,是以往工具变革无法比拟的。从手工工具到普通机器体系的升级,以及工具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相比于这次以智能为标志的工具变革,过去都还是一般意义,而这次是从自动化机器向着智能化机器的系统质变,是从体力解放向智能解放的质变。其中,人工智能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大事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作为超工具,是为了满足人的特定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从人工体能[1]到人工智能是工具发展史上质的飞跃,是工具史上的革命性突变。
1、现在机器的智能性质超出其工具定位
机器人是人的功能和智能的延伸。换个角度看,机器人又是对人的功能和智能的模仿,是人的影子。但是,机器也不总是模拟人的智能,智能机器研究者也在尝试采用人类没使用过或超出人类计算能力的方法,这说明人工智能中的许多成果并不是通过研究人或动物的活动,而是通过直接研究需要智能解决的各种问题得到的。只是我们常常通过观察人类解决问题的方式对机器智能有所了解。现在的机器智能,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功能十分多样,能生成文本、音频和视频,可以识别人脸、美颜,还能视频换脸。机器人在物流搬运中,能将视觉感知、空间计算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还可使用机械手臂自主切换工具,完成各种任务,甚至已经出现适应各种任务的多功能机器人。一个机器人可以做轻型装配工作,可在传送带传送物件,对零售产品包装,或看护加工金属。机器人由迟钝到敏捷,由简单到复杂,由稚嫩到成熟的变化,几乎都来自任务背后所需要的惊人且复杂的计算。
人们正在构建的智能机器,不排除有摆脱工具性质的意图,使智能机器拥有与人相似的地位。因此,类人机器的制造,既要使其有人一样的行为,还要有情绪和意识,拥有艺术、宗教和历史的相关知识。模仿人的机器人,具有人类的某些智慧和能动性,通过对数据的内在规律和深层次学习,使机器人在特定领域获取与人近似的学习与活动能力。
通过各类专用芯片和云计算技术的软硬件发展,满足深度学习的巨大计算需求,降低了人工智能应用门槛,使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进入快车道。特别是数据资源的广泛积累,形成庞大的资源基础,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养料”,使原来需要人类亲自做的许多工作都将会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机器人正由工具发展到逐渐具备人的某些属性。机器学习算法通常会搜索数据,揭示统计关系,在发展基础上编写自己的程序。智能机器正开始表现出好奇心和创造力。
智能机器虽然具备工具与劳动力的双重角色,但在实际劳动中会呈现两种情况:一是当人和智能机器同在一个劳动过程和场景中,相对而言,智能机器仍然具有鲜明的工具性,它主要依附于人的操控,受人支配;二是当智能机器在无人参与和操控的情景下,能相对独立地完成任务,它则具备工具和劳动力的双重角色。
尽管有的智能机器具有劳动力的智能,但同人的智能仍有很大区别。因此智能机器竭力想获得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拥有人所特有的思维、创造力、情感、社会性等。借助机电工程、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神经系统科学、生物力学等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可以设计和制造得比普通人更加“标准”,更符合“黄金比例”。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等专家大胆预测,到2050年,类人智能机器人将制造得和“真人”一样,栩栩如生,难分彼此。[2]类人机器人是在外形和特征设计上与人类相似的机器。由于类人机器人被期望尽可能地与人类相似,所以许多项目专注于直接模仿。灵活性被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运动问题,近年来也取得一些进展,使机器人的四肢更接近人类。
类人机器人在完成与人类相同的一般任务的情况下,具有明显优势。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织了一场机器人大挑战,以了解类人机器人在灾难场景中的表现,测试开门、操作水龙头、接听电话等举动。一旦类人机器人达到一定性能和水平,大众接受度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个廉价、可靠、安全、低功耗的类人机器人,将会迅速成为标准的机器人平台,成为从军事到娱乐甚至家庭的各种应用工具。[3]
帕里西认为目前的机器人或人工智能与人的区别在于,人的思维中包含了动机与认知两种模式。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动机,比如为了吃喝与生存、为了安全与繁殖、为了荣誉与理想等。而现有的机器人只有认知,没有动机,它的目的是由人设定的。[4]
2、智能科技使工具的自动化上升到智能化
长期以来,工具的先进与否,一看机械化程度,二看自动化程度,现在则要看智能化程度。自动化是设备按照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工作,多用于流程性很强的单一重复性工作,比如生产制造行业。智能化可以达到自动化,但不是靠设定,而是靠智能,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环境状态,将环境状态变化情况数据化、变量化。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行为规则参照环境变量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使其自动调节状态完成工作,现在多用于各种环境控制工程,加上传感器能感知环境变化,并且根据变化进行自动调整。
智能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机动灵活。智能机器是机动灵活的多用途设备,能满足当今生产制造的需求,比如更小体积、客户定制的产品,以适应高度集成产品的趋势,从而可以将不同功能整合到一个设备中。二是自主运行。现代设备的运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不靠人为设置,而是根据自身传感器等感应的情况,综合做出自身判断。三是自我诊断。智能设备能预防以及校正由原材料工况的改变、机械部件的磨损等原因造成的过程错误。利用大量的网络传感器,智能设备可以获得过程状态、设备状态、机器环境等方面的信息,这都会改善运行,提高质量水平。四是自适应改进。随着时间的推进,通过数据挖掘,借助仿真模型或者使用面向特定应用的学习算法,设备系统可以改善运行性能。五是交互性能。交互定义了数字化技术和相关工具应用的机动性。设备可以与其他自动化系统交换信息,为更高层的控制系统提供状态信息。这就使得智慧工厂和自动化生产线能够自动调节,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平衡设备间的工作负荷,在设备发生故障前通知维护人员。AI和5G是交互的条件和基础,可以打通整个物理世界、人类活动世界等所有方面的交互渠道。任何一代技术和工具一旦有交互上的突破,就必将引爆大规模的商业价值。
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较之一般智能机器有更高的要求,至少具备运动、感知、思维和人机交互4种功能,这些功能都是人类最基本的功能。智能机器有了这些特点,就可以发挥较之其他自动化机器更大、更灵便的作用。例如,灵活的运动结构就像人具有手、脚一样,能使机器人自如地运动;而感知的功能主要靠装在机器人有关部位的各类传感器来实现,它们像人的眼、耳和其他感官一样能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人机交互系统相当于人的嘴,凭借它与人交换信息。人类最重要的“智能”特征就是具有思维、综合、归纳和判断能力,这些能力都是由人的大脑赋予的,智能机器人则依靠高性能的计算机提供这些功能。
在机器智能领域,数据量的大小和处理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智能水平的高低。现在各种大数据平台一天之内收集到的数据,就可超越人类几千年来文字、图像的总和。这些数据有来自结构性的,更多来自非结构性的,而且川流不息,是对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维度描述,蕴含着巨大能量。机器通过反复识别这些数据信息来分辨细微差别。过去人类无法通过穷举法来把握一个事情的规律,只能用取样的方法,通过概率来估计,或者通过观察采用简单明了的函数来代表事物规律。然而,现在的机器使穷举成为可能,超越人类,因而对事物判断更加精准和客观。
智能机器不仅可以根据人们编写的算法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大数据,而且能够比人类更好地完成许多特定任务。智能机器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越来越强的自主性、精确性和协同性,日益拥有类似人类的试错能力、大局观和控制力。智能工具在未来的发展是多元的,比如深度学习、人机交互、脑机接口、空气触觉、太空探测、智能环境、生命基因、生物感知,等等。
特别是人工智能可以做出决定,解决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能思考的机器。不能说机器人已经接近了人类的智力,但是,机器人能够从事和完成专业化、常规性和可预测的工作任务,有可能很快超过目前正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不仅仅是高效地生产和处理信息,而且实现了智能,能够认知和识别,了解情绪,欣赏幽默,具备了人的常识。
智能工具包括人工智能,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可以比人更好地完成任务,但从普遍意义上来看,人的能动性是在意识指挥下实现的,而人工智能的能动性是在预设下完成的,人也有类似的设置,比如计划、规划等,但人在事物变化面前,不一定按计划行事,会比智能机器更好地发挥机动性和灵活性。这就是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工作,但仍然属于工具性质的原因。
3、智能工具已经得到先期探索和大量实践检验
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了。特别是在大气层和海洋深处,甚至是在太空中,人类无法独立生存。在这些环境中工作的人,必须面对这些危险而被迫率先启动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工作。更多人知晓的机器人智能实践,当数机器人与棋手对弈的两个大事件,即深蓝机器人(Deep Blue)和阿尔法围棋机器人(AlphaGo),这也是智能机器进步的两个标志性阶段。深蓝机器人是由美国IBM公司生产的一台超级国际象棋电脑,重1 270千克,有32个大脑(微处理器),每秒钟可计算2亿步,是专门用以分析国际象棋的超级电脑。1997年5月11日,深蓝机器人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
阿尔法围棋机器人,由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戴密斯·哈萨比斯领衔的团队开发,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机器人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1的总比分获胜;2016年年末到2017年年初,该程序在中国棋类网站上以“大师”(master)为注册账号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高手进行快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它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对战,以3∶0的总比分获胜。围棋界公认阿尔法围棋的棋力已超人类职业围棋顶尖水平,在GoRatings网站公布的世界职业围棋排名中,其等级分超过排名第一的人类棋手柯洁。从1997年5月深蓝机器人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到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机器人击败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不到10年时间,从与互联网无关的深蓝机器人智能,发展到“深度学习”的阿尔法围棋机器人。机器智能进步的关键在于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融合,发挥中介作用的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
互联网广泛应用出现大量的非结构化的数据,移动应用比传统互联网更丰富、更普及,数据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并行技术提出很高要求,对数据处理的性能和高并发的要求比以前有巨大提高,大数据技术因此兴起,并推动大数据交互查询和全文检索场景的发展。正是千万盘人类棋局数据输入、训练和滋养,才成就了阿尔法围棋机器人。
如果说大数据是水,云计算技术就是存放水的一个容器,大数据要靠云计算技术进行存储和计算,云计算是过滤无用信息的“神器”,可高效分析数据,是互联网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物联网的传感器与互联网的使用者通过网络线路和计算机终端与云计算进行交互,向云计算提供数据,接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可见,阿尔法围棋机器人并非能自己想出棋局,而是学习了人类高手的千万盘棋局,通过大数据记录每个棋局中的局面,把上百万个局面当作输入进行训练,通过多神经网络来预测人类高手会走出的下一步。经过巧妙的多神经网络设计与训练,建模了人类高手的棋感,算出过往下棋历史中的胜率。实际下棋时,计算机通过视觉识别记录下棋局,然后和以往的棋局数据比较,找到相同的模式,再检索往后发展下去的局面,并根据以往下棋史中的胜率高低选出一些高质量的候选点供走子,而不必每个点都去尝试。这极大减少了系统运算量,主要是根据经验和感觉选择某些点,再分别计算。计算机主要运用了蒙特卡罗模拟的概率式搜索算法,模拟海量的终盘局面,因它在可能性结果非常多的开放式环境中高效运算,可以做出最优决策,所以是人类计算能力无法相比的。
由于深度学习建模了人类高手的棋感,看上去人工智能拥有了人类的棋局智慧,其实是蕴藏了人类高手的积累对弈数据。正是“深度学习”原理使人工智能机器人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成为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机器人。
现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正在逐渐进入我们熟悉的领域,人类迎来数字智能时代,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改变我们的世界,这种改变正在悄然发生。我们正在利用盼望已久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完成工作、做体力劳动和执行日常生活中一些单调乏味的任务,甚至以制造完全自主机器人为目标的人工智能,在不断激发人们的灵感和创新热情。
智能机器已在一些工厂得到应用,改变着工厂的生产过程,实现着更为灵活的自动化。智能机器的能动行为和普通工人一起工作,改变着传统工具的模式,改变着劳动者的行动,重塑了工厂的未来。比如,智能机器探索火星,在危险的海下环境作业,比纯机械的工具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智能机器开始辅助外科医生开展更为安全的微创手术,比传统的手术器械更加灵动和精细。
实践表明,在现代经济和社会中,工具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普遍提高,智能机器的进化已超出工具的定位,既有生产工具的属性,又在未来跻身劳动力大军,它对社会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推动作用。
[1]人的能力可分为体能和智能,人的这两大能力都可以被工具替代、延伸和扩展。替代、延伸和扩展人的体力的工具可称为体能工具或人工体能。模拟、替代、延伸和扩展人的智力的工具可称为智能工具或人工智能。
[2]资料来源:孙伟平.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0,(12):119-137+202-203.
[3]资料来源:江晓波,黄诗愉,编译.面向未来的100项颠覆性技术[J].创新研究报告,2021,(46):541-566.
[4]资料来源:李彦宏.智能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306.
三、劳动对象的活力和范围
劳动对象是实现生产和劳动的重要客体。没有大自然等劳动对象,再进步的劳动者和生产工具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恩格斯曾写道:“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1]
在恩格斯看来,物质财富的创造只有在自然界提供劳动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就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劳动创造所起到的基础作用。马克思还曾这样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2]然而,这个自然界从沉睡中觉醒了,在数字智能科技的条件下,劳动对象发生了巨变。
1、劳动对象的范围在扩大
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人们的劳动借助于劳动工具等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使劳动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产品。在劳动对象中,一类是没有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物,如自然水域中的鱼群、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地下的矿石,等等;另一类是人们加工过的劳动产品,如纺纱用的棉花、轧钢用的钢锭、建房用的砖瓦,等等,亦称原料。劳动对象是一切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
劳动对象的范围在扩大。现代科技发展,发现了物体许多新的属性,人造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日益增多,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被利用,都使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
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新的材料革命和生物工程的兴起,使人类可以选择性能更好、更廉价的劳动对象,这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例如,用工程塑料代替某些金属制造产品,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采用层压、喷射、挤压等新工艺、新方法,节省加工费用;采用新的陶瓷材料制造发动机,由于它具有耐高温性能,不必采取降温措施,因而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再如,单晶硅片的制成,推动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采用生物遗传工程的方法培养优良物种,极大地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应用生物技术将为医药工业开辟新的天地。在世界上某些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更加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材料工业,制造更多更好的人工合成材料。而其他动物的劳动对象则局限于自然界的物质,如水源、土地、食物等。
可以说,劳动对象由自然形态资源,向着人工合成材料、现代新型材料扩展,呈现出人工化、精细化的趋势。材料家族日益壮大,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生物材料等繁花似锦,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崭露头角。
劳动对象数量、种类和质量的不断扩大和提高,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劳动对象质量越好,劳动生产率越高。一种新的劳动对象的发现和利用,必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2、劳动对象的利用渐趋生态化
原始森林、未开垦的土地和未开采的矿藏等天然的劳动对象,应该受自然规律支配;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如人造森林、已被开垦的土地和已被开采的矿藏等,虽然被打上了人的劳动印记,但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也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当然,这些自然物只有进入劳动过程,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存在,才能作为劳动对象。在对自然物这些劳动对象的开发过程中,自然资源完全是被动的。开发多少、开发什么、用什么方式开发,始终受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支配,而且过去生产出来的东西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负效应,比如开发出的石油被燃烧后污染了空气,石油制成塑料后又造成100年的微塑料污染,甚至成了灭绝人类的隐形杀手;又比如石化燃料用于房间取暖、为工业提供动力,以及交通工具等的大量使用,造成了CO2的大量排放,致使大气层内CO2的浓度迅速增加,这正是“温室气体”的关键成分,它是人类在地球的各种活动中产生的,或者说是人类成因的气体。任何化石燃料的产生和利用都会产生大量的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区域性空气污染,间接造成水污染等环境恶化,严重起来甚至影响到人的健康乃至生命。事实上,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对这种变暖趋势的预测,已经抑制了我们对化石燃料的极度渴求。大量科学证据表明,CO2在大气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它的浓度增加却是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主因。可见,人们一边在创造财富,一边在创造痛苦。
2021年2月,在网络上人们看到一幅拍摄的南极照片,白雪皑皑的雪地竟然出现大片红色。科学家说那是南极的一种藻类植物,之前一直在休眠,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川开始融化,促使藻类植物生长。这些照片会让人们联想到地球在流血,想象自然界在报复人类。自然环境恶化不能再被轻视,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如果某一环节出问题,影响的将是全人类,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南极和北极作为地球上最遥远的两个点,也没摆脱气温升高的厄运。在这里生长的动物们,因为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的改变,不得已踏上了迁徙之路,而在迁徙途中便会遭遇攻击,甚至为了争夺食源,自相残杀。对于地球来说,雪山的冰川厚重,储存着大量的水资源,也是保护生物链的重要一环,然而这些环节却在发生崩裂式的变化,并且是不可逆转的,这就陷入了新一轮的恶性循环之中。“科学家认为,地球的环境已经到达无法扭转的地步,虽然如今仍然是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气温也在开始转冷,小冰期虽然会到来,但是距离我们也比较遥远,大概还需要1 000年。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保护环境,约束不良行为,才能让地球环境重新处于平衡之中。”[3]
如果全球仍旧保持现在的排放方式,比尔·盖茨推算,到2060年,气候变化可能像新冠肺炎疫情一样致命,到2100年,气候变化的致命性可能达到新冠肺炎病毒的5倍。未来一二十年里,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每十年暴发一次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当的大流行。到21世纪末,情况将更加糟糕。当然,这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能全归于劳动对象的不当利用,而是包括劳动工具和科技共同作用的结果,说到底还是人和社会的责任。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一书中,比尔·盖茨指出,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大约为510亿吨,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生产和制造水泥、钢铁、塑料等排放占31%,发电电力排放占27%,种植养殖占19%,交通运输占16%,取暖和蓄冷占7%。养牛排放大量甲烷,农用化肥除吸收一半外,剩余部分以N2O的形式逃逸到空气。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欧洲南部地区的小麦和玉米减产50%,中国的极端干旱可能会引发地区乃至全球粮食危机。[4]甘地说过:“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地球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无情。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不要过分陶醉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如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正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5]人类如果不尊重自然界的规律,环境恶化的苦果终将由人类自己吞噬。
对此,应当从两方面努力改变状况:一是诸如自然资源等在即将进入劳动过程前,能在数字技术及其工具的监测下,了解其量、质和性能,就可与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相配合,统筹考虑,从而决定先开采什么,后开采什么,哪些资源与目前的开采手段和能力相匹配,哪些资源稀缺或受开发的技术条件限制,从自然资源等劳动对象最有利人类的角度、时间去开发利用。决策机构可根据这些资料,以及生产工具和人的认识水平,更好地选择和确定现实又合理的劳动对象,从而减少负面作用,提高开发利用效率。数字科技唤醒劳动对象,它将改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让人与环境、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处;它将有利于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开发可开发、易开发、有条件开发、有益人类生产和环境的能源。
二是有效利用生物链来处理自然界的污染物或污染源,达到生态平衡和净化环保作用。比如污水生态化处理、垃圾生态化处理技术等。以劳动对象的生态化利用,影响和扩展生产力各要素乃至整个生产方式中的生态化。包括提升劳动者的生态意识,使处理自然资源的智能机器尽可能节省资源,促进劳动环境干净无害,保障劳动产品绿色环保等,并且合理配置能源资源,实现生产要素整体关系的优化。构成生产力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就连劳动者本身也依靠自然环境生活。生态系统稳定、强大与否,对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生产力整体生态化方面,要强调自然生态因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尽量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高质量开发和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3、劳动对象的能动反应
一个时期以来,那些曾经沉寂的自然资源、能源和各种材料等劳动对象,因装备上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开始苏醒过来,变被动为主动,焕发活力,变得能动起来。比如传感器作为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实际上就是突破人的生物局限,延伸人对自然的认识,传感器如同人的五官的延伸。借助传感器监测日益庞大的环境和资源,通过数据形式更为精准、更为清晰地将人们无法判断出的环境因素、自然资源呈现出来。传感器的大部分传感功能与人体感觉器官相对应。它的触觉可以探测环境和自然的温湿度、亚敏、液体,它的嗅觉可探测气敏状况,它的视觉可探测光敏状况,它的听觉可探测声敏状况,它的味觉可探测化学状况。我们可选点部署,也可海量部署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相当于一个触觉,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捕获的信息内容和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采集环境和自然资源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如果这些传感器是各自独立的,没有统一联网,监测数据只能在现场进行显示,各设备之间相互独立,工作人员通过手写来记录数据,无法系统地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将海量的传感器通过物联网串联起来,就可对上传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物联网是神经系统,传感器是物联网的神经末梢,它不仅是人类感知外界的核心元件,也是万物互相感知的核心元件。科技越发展,传感器的敏感度越高。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变得鲜活起来,堪比有机物。各类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相当于给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世界布置了一套神经系统,整个世界因此更有灵性。我们通过互联网把这些大数据管理起来,通过诸如云计算等能力超强的中心计算机群,对其中的人、机器、设备进行实时管理,就能实现人类与劳动对象等环境和资源系统的整合,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可以更加精细、准确和动态,达到万物合一的智能状态。[6]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古老的神话传说,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
4、不断挖掘劳动对象的潜力
生产力是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者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过去之所以很少强调劳动对象,主要是生产力整体水平较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很难对劳动对象有准确了解,不知怎样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有利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存,更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易避开负面影响。以往的生产工具和科技,对自然资源等劳动对象的开发利用水平受限制,生产工具最终听命于劳动者。正是那样的生产力水平,人们为了竞争,包括企业竞争、区域竞争、国家竞争,劳动对象成了被宰的羔羊,争相开发,过度利用,竭泽而渔,生态失衡,空气污染、物种锐减、能源枯竭、灾害频发、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威胁到生物链,甚至影响到人的健康和生命。
这些问题和矛盾虽早已认识到,但由于社会和国家竞争机制,特别是一些国家的政客和资本家,眼界狭隘,很少顾及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使传统的发展模式停不下来,为了短期利益而坚持粗放开发模式,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争战不休,愈演愈烈,使曾经达成的气候问题治理共识,几度遭遇反复。
劳动对象的数量、质量和种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有些资源作为劳动对象最符合现阶段人和自然协调发展,但是人类并不知晓,将不应开采的开采了,应该利用的没利用,对劳动对象的认知很盲目,唯有进入劳动过程才知利害,但利弊后果已经产生。马克思指出:“一个使用价值究竟表现为原料、劳动资料还是产品,完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起的特定的作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7]劳动对象是一种使用价值,它可以是直接的自然物。自然物只有进入劳动过程,在生产力系统中存在,才能作为劳动对象。我们一直以来,仅仅将劳动对象作为进入劳动过程并被劳动所加工和改造的物质资料,将其置于被动地位。劳动对象的性能、状况、种类和构成等,都是劳动过程和生产力系统决定的,而且还受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等要素的支配。正因如此,实践中人们都忽视了对潜在劳动对象的深入认识。事实上,劳动对象不仅可以主动,而且能够起着较大的积极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提高,人们不断发现自然界许多新的有用物质,或者物质的许多新的有用属性,如石油不仅是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劳动对象的范围得到扩展,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人类社会伴随自然资源与能源开发方式与利用的效率在进步,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一次科技革命用蒸汽为机械提供动力,第二次科技革命用电力为工业提供动力。能源利用方式的进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展了资源的范围。现在新的材料革命和生物工程的兴起,使人类可选择性能更好的,与开发工具、技术、能力相匹配的廉价的劳动对象,这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对潜在的劳动对象有了宏观认识研究,就可根据人类的需要改造劳动对象、选择劳动对象、再利用劳动对象,进而在适宜环境下利用容易开采的资源,使用有利人类的能源。现在我们借助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等劳动对象的认识和开发。自然资源包括自然能源,这些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是生产布局的重要条件和场所。一般可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海洋资源。我们还可以利用数字科技去获得热能、机械能、电能、化学能、光能或核能等各种形式能量的一切自然资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这些都是人类生产不可或缺的劳动对象,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当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更科学地认识劳动对象的范围和深度,开发、利用和改造就可选择。但在实践中这种转变不明显,有些转变是在人类劳动产生的负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才被迫采取的措施。
事实上,现行经济理论指导下,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系,也是导致全球各类资源内耗的原因。全球资源被疯狂争夺、过度开发、彼此内耗,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到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化功效。有人为了局部利益,损害整体资源,有时并非不清醒,而是带有恶意,宁肯浪费、破坏,也不共同分享,具有反人类的倾向。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充分运用自然资源等劳动对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使劳动者和劳动工具都有了智能上的进步,有条件改变自然资源等劳动对象的开发利用的落后状况。
我们要在处理生产力各要素关系的基础上,改变发展方式,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监测各种自然资源等劳动对象的质量和性能,做出开发利用计划,尽可能与人们的认识改造能力以及开发的科技工具相适应,把已经认识到的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手段结合起来,调动劳动对象的潜力潜能,缓解乃至消除逼近人类的各种威胁,改变原来依靠石化能源的习惯,养成低碳和零排放的生产生活习惯,让人类驶上良性循环的智能发展道路。人类的生产关系也要与先进的生产力相适应,构建全球资源共享协作的机制,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到最大,把资源内耗缩小到最低,真正立足地球,发挥和利用好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资源,并放眼星辰大海去共同探索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监测,这是认识的基础。从长远来看,人类要做好离开地球的准备;从近期来看,要在重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科技的同时,挖掘劳动对象的发展潜力,寻找最佳良方。
5、在解决问题中锻造劳动对象新势力
气候问题与能源问题相伴而行,要么祸不单行,要么双喜临门。从2020年年末到2021年年初,美国经历了一场60年不遇的超级寒潮。因取暖用电猛增,美国南方多个省份,先后出现电网不堪重负而“拉闸限电”的情况。2021年2月13日,一股强冷气团横扫美国中西部,使其遭遇了几十年罕见的寒潮和大雪。美国气象局表示,有超过1.5亿人受到冬季风暴预警的影响。其中得克萨斯州超1 460万人断水,电网更是接近瘫痪,近270万户家庭和商户断电,400万户家庭缺电,电价暴涨200倍至人民币65元一度。根本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2020年已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3个年份之一,全球陆地和北半球气温则双双创下观测史最高的纪录,北极的夏季海冰范围创卫星有纪录的42年来的第二低。北冰洋海冰这台天然“空调”正在走向崩溃,北极的冰面再也“封印”不住北极上空的强冷空气,一到冬天,高纬度的冷空气更容易向中纬度区域爆发。比尔·盖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与地球变暖之前相比,类似的极端事件今后会更加频繁地发生,破坏力也会更大。[8]气候问题和能源问题都产生于对自然资源的规划、开发和利用中。
本质上,一切劳动对象都来源于自然资源。生态自然资源具有三个特性。一是不可分割性,它是个整体,不可能被切碎、拆开,生态资源需要整体开发才能体现其内在的空间正义。习近平主席关于空间生态资源的整体性有过一段论述,他说:“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林,林的命脉在土;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内在地具有公共性。”如果把空间正义这个质的规定性取消,只用一般市场交易来对生态经济做定价,很可能会造成贫富差别恶化,因为空间生态资源开发中的基尼系数比一般平面开发的基尼系数更易于拉大,不能用一般的市场交易去定价,一定会造成非标性。所以,应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出发,因地制宜地研究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资源价值化、生态产品价值化的实现形式。二是自然资源的公共性。这就要求从事开发的微观主体不是一般的个体私营企业,而应该是“社会企业”。[9]这就需要处理好公共资源与市场主体参与开发经营的关系。三是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分布具有区域不平衡性。国家和地区利用资源,如果按照资源就近原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会造成发展不平衡的原生问题。自然生态和资源能源都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且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此以往两者都面临短缺的危机,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随着智能技术逐步用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规划、开发和利用,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生态和资源能源也由曾经的被动变得更加灵活机动,更加适应和符合人类发展和生存需要。总体上发展速度快了,人们更加省力和舒适,环境和自然也得到尽可能的保护,免遭破坏和恶化。特别是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的普遍运用,通过机器将劳动者的智能延伸到无机界的劳动对象,激活生产力发展中长期沉闷的劳动对象。数据智能的价值在于重建人类对客观世界尤其是进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的理解、预测、控制的新体系、新模式。开发、利用好资源和能源,在于优化配置的科学性、实时性、有效性,又取决于传感器、物联网获得的大量数据在正确时间,以正确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这是数据流动的自动化,也是劳动对象活跃和能动的途径。对劳动对象探测的数据呈自动化流动,是用数据驱动的决策替代经验决策。
数据要素创造价值不是数据本身,只有当商业实践的算法、模型聚合在一起,数据才能创造价值。数据生产不了馒头,生产不了汽车,生产不了房子,但是数据可以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为生产馒头、汽车、房子,提供公共服务。数据要素推动传统生产要素革命性聚变与裂变,成为驱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据可以激活其他要素,提高产品、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以及个体及组织的创新活力。数据可以用更少的物质资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服务,会对传统的生产要素产生替代效应。数据要素可用更少的投入创造更高的价值。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劳动对象的活跃和能动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1]资料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2]资料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3]资料来源:诉说新科技.南极再次出现“血雪”,巨型冰架坍塌,科学家:不是好兆头![EB/OL].2021-03-
01.https://view.inews.qq.com/a/20210301A09PC100.
[4]资料来源:比尔·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M].陈召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5]资料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资料来源:山东仁科.人类感官的两大延伸——传感器与物联网[EB/OL].2020-10-19.http://www.qianjia.com/zhike/html/2020-10/19-29521.html.
[7]资料来源: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7.
[8]资料来源:比尔·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M].陈召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9]资料来源:温铁军.新时代生态化转型与基础理论创新[J].政治经济学报,2021,20(01):18-24.
四、生产力三要素内部关系的变化
生产力是一个整体概念,它的三个要素共同作用于生产过程,每要素都提高体现了生产力的整体进步。在要素变化中,三者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协调,而且相互的积极关系是过去未曾有过的,从而极大地提升生产力的整体水平。
1、每个要素都得到新的提高
现在,生产力三要素在新科技武装下,得到空前解放。一是劳动者通过智能器械延伸了人的功能和智能,增强了劳动能力,扩大了支配范围,如虎添翼。而且人有可能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人作为劳动者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占据着发展的决定地位,更具活的因素。二是劳动工具提高了智能化程度,特别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模仿人,有了劳动力的倾向,当然劳动力与劳动者有质的区别。机器人较之过去的机械化、自动化高出一筹,实现了新的飞跃,无疑成为数字智能社会发展的衡量尺度,智能工具状况决定社会发展新的水平,反映出现代科技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是劳动对象被数字智能科技从沉睡中唤醒,改变了长期处于默默无闻的状况,由被动变得能动起来,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生产过程。人们将会以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的新变化及其更加密切的关系来定义新的生产力。
2、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关系上,机器人作为重要的劳动工具兼有了劳动力的地位,当然将来也不可能具有像人类那样的劳动者地位。智能和功能的延伸与模仿,将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穿戴智能设备,使人与工具绑在一起,可以更多地进行人机互动,并加强人对机器的监控,共同发挥作用。在人与工具的智能激活并解放劳动对象上,几乎是三位一体。将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这些智能科技或智能工具与各种劳动对象,包括自然资源,特别是已经加工过的劳动对象绑定,灵敏地反映出来,使人可以快速响应,做出对劳动对象的决策。
生产力的新变化和发展,引起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些构成世界基本要素的相应变化。过去的蒸汽机解决了物质在空间的自由流动;电器技术解决了能量的自由移动,也部分解决了信息的自由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彻底解决了信息的自由移动。现在我们正运用数字智能科技消除人与机器的心理距离,促进智能从人到机器的移动,赋予死板、冰冷的机器以智能和温度,让人与机器在整体上进行平等、无障碍的沟通,在人与机器之间实现“心有灵犀一点通”。通过使用传感装置、物联网、大数据,让沉睡的自然资源等劳动对象,变得易于感知、认识,从而有选择性地被开发和利用。
3、维护生产力的人性化、生态化和智能化的统一
无论生产力三要素怎么变化,要保障人作为劳动者的人性,劳动工具的智能化和劳动对象的生态化。在每个要素分别坚持自己的特性和本质的基础上,三者还需彼此配合,实现生产力整体上的人性化、智能化和生态化。这就要发挥人作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在协调和统一三者之间担负重任。
智能科技无论如何延伸人的功能,都要保护劳动者的人性。不因现代化而影响人性、异化人性,包括在基因科技和AI科技对人的脑机接口,或基因改造中,要尊重人性,尊重人的生物性和自然性,不因科技探索而异化人类、威胁人类、毁灭人类。这不纯粹是伦理问题,而是涉及人类命运。
智能机器可以发展并赋予现代工具更多智能。智能机器能够增强效能,独立完成任务,将自身工具地位提升到劳动力的位置。但是智能机器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能否兼顾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感受,仍然是如何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问题,如果智能机器无限发展,变得像人一样,甚至超越人的智能,并且也被赋予感情,那无异于对人的威胁,对人的毁灭,其实这种研发是人类在自掘坟墓。
智能机器的发展不能形成对潜在劳动对象,包括对自然生态的威胁。如果有了这种可能性,就要及早制止。智能机器要更多地为人类服务,以担负体力劳动为主,要更多地作用于潜在的劳动对象,增强其活跃性,赋予其生机,防止利用智能科技的强大力量,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缩小生产力三要素的矛盾,实现三者的统一,关键要把握智能化在三要素发展上的相互匹配,防止顾此失彼,促进生产力整体水平的提高。要将以人为本放在首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发展智能工具。
总之,在提高生产力三要素的过程中,不得有与劳动者的人性、劳动工具的智能性、劳动对象的生态性相违背的研发。要警惕一些研发者为了自己的兴趣和偏好,铤而走险,无端地对人进行冒险的不负责任的替代,防止颠倒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地位,防止人工智能驾驭人类,防止在激活劳动对象的同时,利用强大的智能工具破坏环境和生态。要维护生产力三要素的内在平衡,对任何一个生产要素本质的保护,都要维护生产力的整体。当代乃至未来的科学家和政治家尤其要担负这方面的责任,为人类的千秋万代负责。生产力整体具有客观性,但是作为生产力中的人则始终具有决定地位,在生产力变革中要以劳动者独特的身份,把握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本文摘自邵春堡著《未来引擎:从科技革命到全新世界》,该书由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2月出版。版权归作者及本书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作品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