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优化生产力布局需引导产业合理有序梯度转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56 次 更新时间:2023-09-25 16:46

进入专题: 生产力  

杨振  

 

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产业梯度转移以及生产力布局和优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改革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等机制,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要求我们发挥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超大纵深空间优势,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引导产业合理有序梯度转移。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后,为优化生产力布局,普遍将产业链低附加值环节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从而表现出产业梯度转移现象。全球产业布局出现了由欧洲向美国、由美国向日本、由欧美和日本向“亚洲四小龙”、由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为代表的几次产业梯度大转移。长期来看,美国、日本等国家大量将实体经济产业向境外转移,不仅带来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空心化”,也由此衍生出贫富差距扩大、逆城市化发展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产业“空心化”的前车之鉴值得警惕。因此,产业梯度转移要立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这个实际,这是我国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和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上的传统产业体系,正面临着因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转换带来的产业梯度转移。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实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要在吸取先行工业化国家教训的基础上,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在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下,有序实现产业转移。这里强调的“有序”,是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促进形成区域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发展格局。

从我国主要产业承接地的政策实践看,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产业合理有序梯度转移,靠的主要是提供通关和经营便利化条件、维护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建立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等机制,是在更开放的国际环境中采取更加市场化的办法,以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实现产业合理有序梯度转移。

我国产业转移有良好的承接条件和充足的容纳空间。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本基础。而产业向国内转移是否有充足的容纳空间,前提是支撑产业发展的要素条件是否存在梯度结构。我国的要素成本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支持产业“腾挪转移”的空间仍然宽广。以劳动力为例,我国劳动力成本在省际之间和省域之内都存在明显的梯度结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省份差距高达56337元,差距约为3.4倍,而同省域内各地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最高的省份也达到了3.3倍。除此之外,我国东中西部工业用地价格水平及价格增速,也存在系统性梯度差异。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来看,全国城市工业用地价差达到20倍左右。也就是说,省域内和省际间都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差异化要素支撑条件,这是构筑产业合理有序梯度转移的前提条件。

在产业合理有序梯度转移和承接的双向奔赴过程中,要用好市场手段,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优势互补,提高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一方面,进行战略转移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非常需要政策扶持,以便轻装上阵。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提供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帮助转移企业提升竞争力,既为企业迁出地腾出新的发展空间,也为产业承接地真正带来源头活水,实现双赢。

    进入专题: 生产力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产业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25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