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艳林: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69 次 更新时间:2024-02-17 00:03

进入专题: 高质量发展  

尹艳林  

一、深刻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党的二十大的重大部署,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新的论述并作出系统战略部署。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并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了进一步阐述。这些都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对今后一个时期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经济工作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首先,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经济建设部分开宗明义,提出了这一重要论断。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未来五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很多、很繁重,但千头万绪,最为紧要的还是经济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新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本质上是发展质量不高。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看,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历史上,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不断实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在汽车工业、制药、化工、电气设备、核能等领域技术水平持续保持世界领先,实现了人民生活富足和国家现代化。美国二战后成为全球顶尖的科技强国,依靠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控制能力,稳坐超级大国位置。日本克服自身资源匮乏的不利条件,通过产业升级实现现代化,占据世界供应链的高端核心位置。而拉美等一些国家曾一度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但由于产业升级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其经济发展长期停滞,甚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无法实现国家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夯实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否则,现代化强国就无从谈起。

其次,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经济建设的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经济建设部分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最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后,在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重大判断作了深刻阐述,并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之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所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从历史看,我们党推动经济建设不断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迈进,走向高质量发展经历了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穷二白,国家集中资源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迈上加速发展阶段,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经济规模不断增大。但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凸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根据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重大变化,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未来五年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新突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由此,高质量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新发展阶段经济建设的主题,离开这个主题,经济发展就可能失去方向。

最后,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早在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7次会议上指出,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新发展阶段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将经济建设部分的标题直接写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明确宣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手段、途径,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目标、要求。这是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指导。随着发展条件、环境的变化,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与时俱进。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同时,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二、深刻总结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重在解决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问题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跃上了一个大台阶,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伟大成就。

一是经济总量实现大幅跃升。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综合反映。新时代十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效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经济政策的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14.4万亿元,年均增长6.7%,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3%提升至18.5%,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1美元提升至12556美元。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至121.02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升至12741美元,按照IMF最新标准,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我国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情况下,取得这些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还没有哪一个经济体既有我们这么大的体量,还能保持如此长期高速增长。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讲,“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二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成为第一动力,是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创新作为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将其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新时代十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升到2021年的2.44%,全社会研发投入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30870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已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达到4万人。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从3个增加到23个,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集群前10,高新技术企业从4.9万家增加到33万家,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2022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2022年中国作者在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份额首次排名第一,超过美国。国家实验室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布局日趋完善,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超级计算机等前沿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新型核电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动力电池等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大飞机制造取得重大突破,C919已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可以说,我国科技创新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三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标志之一。新时代十年,我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经济结构逐步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更趋合理,从2012年的9.1∶45.4∶45.5调整为2022年的7.3∶39.9∶52.8,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内在质量更为优化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贡献越来越突出,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了这些年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进程加速。2012—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11.3%和8.9%,成为第二产业新生力量;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赛道层出不穷,在GDP中的比重明显提升,新的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培育形成和壮大。同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稳步实施,区域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正在缩小。2012—2022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6.6%、7.2%、7.4%和4.2%,中西部地区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东部和最低的西部之比已从1.7∶1缩小到1.61∶1。此外,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88∶1降低到2022年的2.45∶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2年的65.22%,有1.8亿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202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5%,比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9微克/立方米,降低37%。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7.9%,比2012年提高26.3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降至0.7%,比2012年下降7.7个百分点;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2012—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3%,万元GDP用水从118立方米下降到49.6立方米。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

五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世界脱贫史上的奇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截至2022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7.9亿增加到10.5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5亿,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比2012年提高3.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幅提高。累计建设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8000多万套,2亿多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六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是更加安全、更有保障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十年来,全面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54.1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6亿千瓦。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一批“卡脖子”问题得到解决,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保持平稳运行,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有力有序,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提升。深入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稳妥处置重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稳妥化解大型国企债务违约风险、股票质押风险,推进私募基金风险防范处置,规范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金融风险已有所收敛,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深刻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形成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定期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决定重大经济事项,中央财经委员会及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及时研究经济社会领域重大改革等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提高各级党组织落实中央重大经济决策的战略一致性和协调性。以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召开28次会议,研究了40余项重大议题,议题涵盖科技、产业、区域、金融、民生、人口、生态等领域,提出一系列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历次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重大决策,并多次对这些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再部署,有力加强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推动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5月,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1次会议,会议再次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补齐民生保障短板。比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就分别研究了扶贫开发工作、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又分别研究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问题。这些重要会议提出了新时代改善民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明确了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战略指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了战略方向。

三是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力指导了我国新的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新发展理念既有各自内涵,更是一个整体,要树立全面的观念,克服单打一思想,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才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和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扭住主要矛盾、破解关键难题,采取有力措施努力解决短板问题,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比如,针对我国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和产业链脆弱问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分别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问题,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提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针对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研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完善了我国空间发展战略布局。针对不断积累显现的经济结构性问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先后3次研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了改革的思路、举措和任务。针对经济循环不畅、现代化流通体系不健全问题,中央财经委员会第7次会议就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作了专门研究和部署,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任务。

五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先后共推出近3000个改革方案,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党的十九大以后部署的新的改革任务接续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同时,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新时代十年,我们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六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安全可持续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经济社会生态安全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维护重要领域安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安全问题,亲自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先后研究粮食安全战略、水安全战略、能源安全战略和森林生态安全问题,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先后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这些重要会议提出的重大安全战略和行动,健全了我国经济和生态安全体系,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和社会民生安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深刻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来看,当前影响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内大循环动力不强、可靠性不高,区域、城乡、产业、市场都存在堵点、断点;另一方面,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正在加大,对经济发展形成重大挑战。基于这种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经济发展是一个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引领供给不断循环进步的过程。有效解决供求失衡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稳定和转型发展,而且为世界经济再平衡和稳定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从总需求不足转变为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到供给侧。2015年以来,中央明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供需循环不畅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供给侧存在堵点。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一些领域对外依赖度高,短期难以有外部替代来源,可能存在断供断链风险,一些领域有需求而又无法提供有效供给。在要素市场,数据、碳排放权等新生产要素的相关制度还很不完善。比如,数据跨境流动、数据产权交易、用户隐私保护等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仍有待破题。其次是需求侧也存在障碍。受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偏低,储蓄倾向偏高。而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还受到限购、限贷、限行、限牌照等政策限制,本来需要满足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也极大限制了农民工的消费需求。最后,供需对接不畅。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仍有短板,地方保护主义等阻碍公平竞争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行政垄断现象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商品和服务市场准入壁垒较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玻璃门”“弹簧门”问题。总体来看,我国一些领域风险因素上升,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土地等传统优势弱化,资源环境约束收紧,亟待从供需两端发力,既扩大有效需求,又推动生产领域变革调整,塑造新的竞争优势。需要我们统筹谋划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卡点堵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就是要把两者统一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来,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

二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内大循环要发挥主体作用。首先要增强内生动力。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以强大国内市场对冲和化解外部冲击与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具有现实紧迫性。同时,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人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有潜力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既有现实需要,也有现实可能。要提升供给能力,以强大有效的供给能力穿透循环堵点,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要激活需求潜力,深化消费和投资领域改革,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巨大需求牵引力。

但是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微观主体发展动力和活力仍不足。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只有市场微观主体活力足,高质量发展才能动力强。受国内国际环境和体制机制约束影响,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还不到位,企业内部考核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鼓励创新的机制还不健全,做大的动力足,而做强做优的活力还不够。另一方面,优质民营企业数量不多。尽管已经有华为等优秀民营企业,但这样搞创新、搞实业的大型民营企业数量还很有限,特别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屈指可数。另外,企业创新能力弱,主体地位还不突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创新活动层次相对较低,高端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据统计,博士、硕士研发人员到企业就职的比重分别仅为7%和33%,企业基础技术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其次要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拥有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同时要看到,确保国内循环畅通还有明显短板和弱项,主要是产业基础能力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存在“断链”风险,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能源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等。特别是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脱钩”“断链”风险加剧,这些短板会更显其短、弱项会更显脆弱。要树立底线思维、强化极限思维,切实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常运行。

三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不是封闭的内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不仅安全可靠的能源资源需要国际循环来保障,而且高水平、高质量的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也需要通过国际循环来保障和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国际循环竞争中锻造高质量的市场主体,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经济质的提升。我国过去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经济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近年来,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下,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正在发生广泛深刻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土化、短链化趋势明显,我国推进贸易和投资对外合作面临不少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开放力度应对外部的挑战。通过更大力度开放,强化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对全球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提升对外整合产业链供应链的能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吸引全球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要素和产品,打破外部对我国的围堵打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深度融合,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要通过更大力度的开放,构建更为紧密利益捆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与此同时,要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外资审查制度,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健全与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范体系。

四是紧紧围绕“三个着力”。这就是,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要素生产率是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总体效率,决定着经济内涵型发展程度和潜在增长率高低,本质是技术、人才等要素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些年,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很大,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仍然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随着外部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许多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严重依赖发达国家的问题更加充分暴露出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越来越紧迫。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30%,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70%左右。一些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科研人员难以分享科技创新成果,人才激励机制不足,创新活力和动力都不够。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其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我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大,但产业链供应链也存在着风险隐患,产业基础投入严重不足,产业链整体上处于中低端。面对脱钩断链风险,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产业领域,要形成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最后,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必然伴随着城乡区域结构的深刻调整和国土空间格局的巨大变化,这是释放巨大需求、创造巨大供给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我们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投入很大,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生活越来越便捷,但与城市相比,城乡差距依然比较明显。从收入来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虽然下降,但绝对差距近几年有扩大的趋势,2022年达到了29150元,比2021年增长2.3%。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差距,真实差距可能还要更大。从消费来看,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仍然较大,2022年二者绝对差距为13759元。从公共服务能力看,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更为明显。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发展差异仍然较大,东北地区发展活力不足,与东部等地区的差距有所扩大。为此,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要顺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地区集聚。

五是落实“一个目标”。这就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曾出现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效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甚至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论英雄的偏向。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没有出路,只有以质取胜、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但必须看到,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发展水平仍有差距。从人均指标看,我国总量大、人口多、人均低。比如,我国人均GDP还不到1.3万美元,仅相当于哥斯达黎加、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水平,即便是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也不到3万美元,也仅相当于斯洛文尼亚、捷克等国家的水平,而美国人均GDP达7万美元、德国为5.1万美元、英国为4.5万美元。从居民生活水平看,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差距。比如,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是美国的3.6倍;人均住房面积约41.76平米(其中城镇居民仅36.5平米),而美国为67平米、英国为49.4平米、德国为44.6平米;千人汽车保有量为209辆,而美国为837辆、德国为589辆、日本为591辆。此外,我国虽然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到2022年的59.6%,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87%。从基础设施看,部分领域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我国铁路总里程14.6万公里,而美国为22.8万公里;美国机场数量是我们的22倍,航空运输量是我们的1.4倍,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是我们的3.6倍。所以,在持续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的同时,也要持续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做大做强中国经济,巩固壮大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五、全面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二十大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下一步,要从微观基础、市场体系、宏观调控、财税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系统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微观基础方面,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有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市场体系方面,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在宏观调控方面,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在财税金融方面,要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风险防范方面,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二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和最关键的“胜负手”。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把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下一步,要从三个方面加快推动制造业发展:第一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第二是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第三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融合化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数字化是新的时代特征,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海量用户和丰富应用场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全球规模最大、性能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巨大需求,我国有条件、有能力把握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要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下一步,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加速推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和金融体系优势,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这次机构改革决定成立国家数据局,就体现了中央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此外,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1次会议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部署。下一步,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形成“产业—科技—金融—教育—人才”高效联动局面。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人才队伍。

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任务。建设农业强国是首次提出。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不是农业强国。要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加快农业设施和装备升级,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注重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全国一盘棋、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的重要战略安排。下一步,要落实好区域重大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转变特大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五是推动绿色发展。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一步,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六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教育方面,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科技方面,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除强调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强化党的领导外,更加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仅要通过政府之手集中调动资源,而且还要通过市场之手发挥效率优势,把科研院所、高校、骨干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激发出来,打通从基础研发到市场化应用的各个环节,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企业作为出题人、主答题人和阅卷人的地位,推动更多任务由企业提出、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人才方面,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历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战略人才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七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特别是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对外贸易方面,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对外投资方面,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区域开放方面,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开放平台方面,要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此外,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八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一步,要着力做好分配、就业、社保、健康等方面工作。分配方面,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就业方面,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社保方面,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康方面,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1次会议专门研究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下一步,要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最后,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按照二十大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进入专题: 高质量发展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27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