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常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遵循的“历史法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673 次 更新时间:2023-11-15 22:33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吴常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这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遵循自身良性运行的“历史法则”,这些主要内容的澄清和提炼将极大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历史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遵循的基本坐标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顺应时势才能把握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认清历史方位,才能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纵横坐标”,这既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百年辉煌历史进程中为什么始终能把握主动,赢得现在和未来,并及时纠正前进路上出现的失误偏差,众多归因中正确认识和研判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关键因素。在革命与战争年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时代最强音,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成立了新中国,并在此基础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物质基础。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聚焦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心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各民族共识,凝聚各民族合力。今天的中国是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光时刻,中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今天,我们“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历史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遵循的主旨要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澄清是重中之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旨要义涵盖如下几个维度: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实践证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贯穿到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康庄大道。以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原则,“创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逐渐形成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大范围保证了各民族的切身权益,维护了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四是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各民族大团结已经熔铸在各族人民血液中,“彼此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成为中华民族不断攻坚克难、不断走向成功的宝贵财富,成为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动力;五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从而凝结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遵循。

“历史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遵循的有效方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中形成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构建起了以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良好局面。面对这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应该如何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彩故事并进行学理分析?历史叙事作为有效方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历史叙事遵循历史本来的面相并客观全面地述说着历史的演进历程、重要内容、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历史叙事聚焦党中央的顶层设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多维度制度保证;历史叙事聚焦地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的一线实践,包括各行业的民族团结典型案例,涌现出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先进单位和先进社区等;历史叙事聚焦理论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著、期刊、课题等成果,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历史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遵循的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是中华儿女正确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承载各族人民深沉的心理归属和厚重的情感依恋,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和理性自觉。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可见,中华民族有着“四个共同”的历史记忆,形成了以“四个与共”为特质的共同理念,成为教育和滋养一代代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方面,在全社会公民教育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要讲好“四个共同”和“四个与共”的精彩故事,深描为中华民族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典型案例等呈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深描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国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要讲好“四个共同”和“四个与共”的精彩故事背后的学理知识。历史不容篡改和妄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为此,我们必须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用正确的知识抵制错误的知识,用学理的分析和事实的分析澄清歪理邪说,用铁的事实证明“四个共同”和“四个与共”结论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真理性。

“历史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遵循的核心动力

历史自觉主要是指历史主体对历史动向的觉察、觉悟和觉醒,对历史进步的确信、向往和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动力是始终坚持“历史自觉”,具体包括如下几个维度: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规律的自觉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中突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进程的自觉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经验的自觉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自信的自觉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727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