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存:2017,中国南海不可预测性正在增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22 次 更新时间:2023-10-12 23:46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吴士存 (进入专栏)  

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到了上世纪末南海却成了争议的焦点,南海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对此,中国主要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并希望与周边国家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争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局势。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进入21世纪后,南海争端加剧。特别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日本欲染指南海,以及特朗普胜选后一系列言论有损中美关系等,都将导致中国南海难以风平浪静。

2016年12月23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南海问题专家、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

《台声》:吴院长,您是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也是国内权威的南海问题研究专家。众所周知,我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南海,并实施有效管控南海的第一个国家。近几年,随着域外国家的介入,使原来的和平之海成为争议之海,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吴士存:南海问题实质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及中国台湾等“五国六方”围绕南沙岛礁主权及海洋管辖权的地区性海洋争端。历史上,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南海诸岛,长期、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周边海域实施行政管辖,建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相关海洋权益。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南海周边国家并没有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提出异议,南海局势是平静的,没有所谓的“南海问题”。此后,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开始对中国南沙群岛的岛礁提出领土要求,甚至侵占部分岛礁,产生了南沙群岛领土争议。

自2009年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一方面,美国等域外大国通过政治外交、军事安全、舆论等手段,逐步加大对南海问题介入力度,加剧了南海海上形势发展的复杂程度。特别是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南海问题成为其牵制中国,维持其在亚太地区主导权的一个重要抓手。随着美国加大在南海地区的军力部署和军事活动,开展针对中国的南海“常态化”巡航,加剧了中美在南海地区的相互战略猜疑,刺激了地缘政治竞争意识在本地区的回潮。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使其他争端国对能否保住其非法取得的中国领土产生焦虑。部分国家担忧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将有可能采取某种方式来收复被外国非法侵占的岛礁。因此,部分争端国通过国内立法、诉诸第三方机制、与域外国家深化安全合作等方式来巩固对南沙已控岛礁的非法占有,企图“合法化”和“漂白”其非法主张和侵占所得。

《台声》:在南海,与我国有争议的国家有哪些?非法侵占我国岛礁的情况,请介绍一下。

吴士存:南沙争端是目前世界上涉及国家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海洋权益之争,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五国六方”。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先后占领并实际控制了部分南沙岛礁,数量超过了40多个。《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签署后,东南亚有关国家限于《宣言》精神,不再占领新的岛礁,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过通过开发旅游、开采油气资源、建设基础设施、甚至通过政治宣示等方式来巩固占领,宣示所谓“主权”,巩固既得利益。到目前为止,越南对我国南沙群岛、西沙群岛都提出了主权要求,共占我南沙群岛29个岛礁。菲律宾先后通过五次军事行动,共占领我南沙群岛8个岛礁,并在所占岛礁上修建了多处军事基地,派驻军队。马来西亚共占我南沙群岛5个岛礁,文莱宣布南通礁为其所有。

《台声》:去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争议诉讼,我国采取不接受、不参与的对策,这和1982年出台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几个方面的冲突?

吴士存:2013年1月,在未与中方协商更未征得中方同意的情况下,菲律宾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7和第287条,单方面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提起强制仲裁程序。中国政府于2014年12月7日发布《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并于2016年7月13日发布了《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充分阐述了中菲南海争议的由来并解释了中国“坚决反对,不接受、不参与”的立场及相关国际法依据。

菲方的仲裁请求虽然被巧妙包装成《公约》的解释和适用范围,但其本质仍是领土和海域划界争议。领土争议不属于《公约》调整的范畴,而海洋划界争议已由中国政府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在2006年声明中排除适用争端强制解决程序。其次,中菲之间已就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达成共识。中菲自1995年到2011年达成的数个共识文件,都确定了中菲之间的领土争议和海洋划界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此外,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签署的DOC中,第四条也明确规定:有关领土争议和海洋管辖权争议由当事方直接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基于约定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原则,菲方的仲裁要求违背了其做出的承诺,是不符合国际法的。

《台声》:将来《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将如何保障我国南海的主权和界定,平息各方的争议?

吴士存:中国外长王毅在今年7月25日老挝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上就南海争端提出“四点愿景”,其中包括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不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在2017年上半年前完成“南海行为准则”(COC)框架磋商。中方亦愿意与东盟国家共同推动COC的磋商,进入到快车车道。此愿景得到了东盟国家的响应与支持。

目前,中国与东盟十国围绕“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早期收获”成果,也进入了“重要和复杂问题”的磋商阶段,并预计在2017年上半年前完成“准则”(COC)框架的磋商。作为互信建立机制和危机管控机制,“准则”对增进中国与东盟有关各方的政治互信,管控海上分歧,避免海上潜在危机和冲突升级,稳定海上局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准则”将约束菲律宾、越南等有关国家在南海的单边扩张行为,减少对中国南海权益的进一步侵犯;另一方面,“准则”将有利于深化落实南海海上务实合作,为南海有关争议的最终解决积累互信和共识基础。此外,制订“准则”,妥善处理南海问题,亦有利于减轻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猜疑,增强互信,维护中国-东盟关系稳定。

《台声》:随着“两岸共同保护南海祖产”的呼声日益升高,台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两岸联手护祖产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和计划?

吴士存: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存在一定默契,台湾当局在应对南海问题和“仲裁案”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举措,与大陆方面的的立场相契合。如2016年1月28日,马英九登上太平岛并发表讲话,提及太平岛是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岛屿定义的岛屿,有权主张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台湾方面也组织安排150多名国际学者和媒体人士访问太平岛,亲眼见证太平岛是有淡水、可自产农产品的天然岛屿。7月12日仲裁结果出炉后,马英九随即发表声明“绝不接受荒谬不公的国际仲裁”。

2016年12月12日,蔡英文出席收复南海诸岛70周年纪念特展,现场与太平岛上的指挥官视频通话,还表示将坚定捍卫南海的领土主权,却并未明确是否将登岛宣示主权。目前蔡英文公开表示的南海立场,远不足以维护祖产,应对南海争端复杂的情况。“南海仲裁裁决”出炉后,民进党当局虽然表态不能接受,但其主因并非“裁决”将太平岛变岛为礁,而是裁决书将台湾写成中国的一部分。民进党当局也未提及断续线和传统海疆,相较以往立场出现倒退。

至于两岸共同保护祖产,从蔡英文当局对待“九二共识”的态度即可看出,其不可能站在民族的高度上来审视、处理南海问题,而很可能在南海问题上与大陆进行切割。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一旦民进党当局把握不好分寸,被域外国家所利用,将会为之付出代价。

《台声》:请介绍一下南海渔民的《更路簿》,这为南海归属提供了什么样的佐证?

吴士存:《更路簿》是中国渔民到西、南、中沙群岛捕鱼作业的航海指南,记载了南海海域的岛礁滩沙、前往西南沙群岛的航行路线、南海海域的水文气象、南海诸岛的物产等。“更”指航行时间,“路”指航行。据专家考证,明代初年,形成手抄形式的《更路簿》,明中叶至民国初年盛行。目前已发现二十多个版本。

第一,《更路簿》中记载了大量的南海诸岛地名,据不完全统计,各版本的《更路簿》中记载了南沙土地名80余个,西沙土地名40余个,这些地名在1983年中国政府再次对南海诸岛命名时被大量吸收利用。渔民命名系统、科学、稳定,体现了中国人民命名南海诸岛的史实。部分渔民命名还被外国人所吸收,如景洪岛sincowe(渔民称秤钩),渚碧礁subi(渔民称丑未)。

第二,《更路簿》体现了中国人民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史实。明清时期,中国渔民每年十一月左右乘西南季风前往西南沙群岛,部分渔民至第二年春季返回海南岛或前往东南亚港口城市出售鱼获,其他渔民则长年生活在岛上。相关史实在1862年英国出版的《中国海航行指南》、1940年日本出版的《暴风之岛》等外国著作中也有反映。

第三,《更路簿》中记载了数百条航线,这些航线客观反映了中国渔民在开发西沙、南沙群岛时,将之视为一个整体的史实。因此,西沙、南沙群岛不但在地理上、在经济活动上也是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同时,这些航线勾画出渔民在海南岛、西沙与南沙群岛、东南亚港口城市之间编织的贸易网络,体现了西沙与南沙群岛拥有经济生活。

总之,《更路簿》是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利用南海诸岛,中国在南海享有历史性权利的有力证据,也体现了西南沙群岛的整体性、且拥有自身的经济生活。

《台声》:如何切实有效地管控南海,让中国权益成为主旋律?

吴士存:随着“南海仲裁案”翻篇,南海形势日趋降温,南海问题也开始逐步回归双边磋商和谈判协商解决的正道,域内外国家对南海问题的注意力亦由争议向合作转移。越、菲、马等国领导人先后访问北京,并在南海问题上达成了诸如: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分歧、管控危机推动合作、加速“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一系列新的共识。

中国在维护南海权益的同时,切实有效管控南海局势,主要从几方面着手:一是推进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南海海上务实合作,并坚持推动实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倡议,促进南海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合作。二是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快并有序推进南海岛礁建设,提升海上维权和对南海形势管控的能力。三是逐步推进落实“双轨思路”构想,逐步在中国与声索国之间建立危机管控和争端解决双边磋商机制,并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管控南海形势。四是深化中美海上信任措施共建,特别是针对中美博弈已经成为南海形势发展的“新主线”,两国需要加快探索建立中美海上危机预防和管控机制,避免中美在南海发生直接冲突危机。

《台声》:特朗普当选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或将给中美南海冲突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纷扰?

吴士存:中美在南海地区的冲突与博弈是地缘政治的竞争,关乎海权和地区秩序主导权,这种博弈是结构性的、战略性的、长期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朗普当选总统,其不可预测性有所增加,但美国在南海对我进行施压、制衡的策略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2016年12月14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在澳大利亚出席活动时表示,中国在南海地区修建人工岛、部署军事设施,美国不会任由中国在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掌握控制权。此外,他还让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同盟国放心,可以继续依靠唐纳德•特朗普主政的美国,因为“保持南海的存在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我国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可以看出,美国下任政府不太可能对目前的亚太战略进行收缩性调整,反而会加深介入程度。

中美未来在南海应继续构建避免误判、减少对抗、管控危机的军事关系。一方面美国应对抵近侦察、进入中国所控岛礁12海里保持克制,避免利用裁决向中国施压和将日本等盟国纳入针对中国的南海联合巡航行动,不在南海周边建设针对中国的军事基地和进行针对中国的联合军事演习。

作为回应,中国应承诺尊重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自由”的权利,避免岛礁建设的过度军事化和暂不宣布南海方向的防空识别区。(完)

进入 吴士存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62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