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南: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0683 次 更新时间:2023-08-29 22:44

进入专题: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王金南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和大局,系统阐释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美丽中国建设总体要求,深刻认识面临的基本形势,全方位协同发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一、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对未来中长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领性要求。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需要首先回答什么是美丽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中国、怎样建设美丽中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特征、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

关于内涵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美丽中国建设要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让人民在优美自然生态环境中享受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要让自然生态在现代化人类社会治理体系下,更加宁静、和谐、美丽。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中国。

关于目标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其中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推动经济社会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是美丽中国建设重要途径,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美丽中国建设重要牵引,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是美丽中国建设重要标志,这些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目标领域。

关于建设路径。实施整体保护,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推进四个方面统筹,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美丽中国建设有机协同、系统推动。实施四个方面协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各方面各领域协同增效。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二、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累计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水泥约4亿吨。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截至2022年底,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12年的68.5%下降至56.2%。我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覆盖全国碳排放量的约45%。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升至25.9%,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超过3亿千瓦,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多措并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良好开局,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2022年,全国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9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首次下降到1%以内,PM2.5历史性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阶段过渡值。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9%,较2012年提高23.8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为81.9%,全国农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累计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19.5万个。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并推动评估和勘界定标,构建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18%。连续五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2016年以来,陆续实施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2000年至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及行动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了较好恢复。

生态环境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制定和修订30多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和行政法规,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中央层面审议通过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文件达60多项,逐步构建起源头预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开创性建立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分六批完成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的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有力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建立了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管制度体系,将全国344.66万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取得预期成果。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里程碑。倡导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得到联合国环境署高度评价,认为北京创造了全球特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世界奇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先后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高品质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需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点是要着力解决三类问题,即要基本解决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要有效遏制住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如控制臭氧污染、土壤污染、新污染物污染;要加快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道路交通和工业企业噪声、餐饮油烟、恶臭异味、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等问题。重视新污染物治理,聚焦重点物质,识别重点地区、行业、管控环节、环境介质,分阶段实施精准管控示范。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这需要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重点是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经济结构,减少过剩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从源头上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美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打造绿色发展的重要高地。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等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再生资源清洁回收、规模化利用和集聚化发展,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动能。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加强自然恢复和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现阶段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状况不容乐观,制约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需要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屏四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和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保护监管制度。统筹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有效恢复自然生态承载能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

统筹兼顾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比欧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克服更多挑战、付出更大努力。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按照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关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大力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先立后破,深化推进能源革命,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完善“双碳”相关基础制度,重点是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完善相关交易规则和核算标准。此外,还要构建有利于“双碳”工作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扩大林草资源总量,巩固并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规则制定,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支撑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统筹发展与安全,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加强生态安全与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的协作,源头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与各类风险挑战内外联动、累积叠加,提升生态安全系统防范能力。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持续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开展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及生态修复。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紧盯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高风险领域,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加强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实行核与辐射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法治、科技和政策支撑,有效保障美丽中国建设。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定和修订,充分发挥行政审判、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绿色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因地制宜深化电价、水价、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等生态环境价格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励作用。创新生态环境科学技术,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方法体系等科学研究,深化生态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变化等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

美丽中国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强化分工负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进入专题: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生态文明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75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3/16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