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这三个问题同样也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当前,应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基础研究人才”,落实“怎样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把握住“为谁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从而增强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能力,支撑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厘清规律特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基础研究人才”
在厘清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律特征之前,需要明确基础研究与基础研究人才的概念。
基础研究是奠定性、根本性与决定性的研究,是关系到颠覆性、变革性、原创性核心技术的研究。基础研究位于科学研究的源头与上游。基础研究包括了具有普遍性科学意义的研究、开创新领域的研究、尚未解决但具有世界重大意义的研究等。
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并具有进行基础研究所需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可称之为基础研究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区别于其他一般性人才,有其独特特征。在知识层面,基础研究人才所从事的研究应是跨学科的,善于运用不同的学科范式、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解决不同领域的基础研究问题。在价值观层面,基础研究人才的思维应是独特性的,敢于求异和大胆批判,对于新事物与新问题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与探求欲,具有从事原始创新研究的科学家潜质,善于总结科学规律并开展创造性与颠覆性研究。在态度层面,基础研究人才所从事的研究面临不确定性和短期内不被认可的可能性,其研究进展与研究成果难以预测,需要基础研究人才甘于坐冷板凳和“十年磨一剑”、敢于坚持、持久专注于某一学科领域,进行潜心钻研,从而形成较为深厚的知识积淀。在数量层面,基础研究人才是国宝性、战略性与稀缺性人才。在年龄层面,基础研究人才梯次相对年轻化,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最佳年龄集中在25至45岁之间。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特别是基础研究人才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导性与基础性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进行科学设计、多方面协同配合,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发展三个不同阶段,需要进行教育、人才与职业全链条的衔接。此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具有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需要长期投入,积聚合力和持续探索。
2.探索中国新路,落实“怎样培养基础研究人才”
走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自主道路,必须基于中国基础研究发展的实际与中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树立系统思维,推进制度供给,营造社会环境,探索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中国新路。
一是树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系统思维,明确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由于基础研究牵涉面较广,因而,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应具有系统性思维,应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与系统性的布局,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具体落实过程中,需要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方向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将人才培养涉及的研究、应用与生产有机结合,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又要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统筹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可能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聚焦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中的科学问题,把握好全球科技发展趋势,面向体系化基础研究、探索性基础研究与应用性基础研究,有组织、成体系地推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二是推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制度供给,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随着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的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政策与制度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战略牵引与价值驱动作用。
需要创新拔尖学生选拔机制。在稳步推进“拔尖计划”“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等基础研究人才选拔计划基础上,打破传统培养定式,突破原有培养路径依赖,探索建立基础研究拔尖创新学生早期选拔培养机制,通过多元渠道,多方式、多阶段发现对基础研究有真正志趣的“潜力幼苗”,为真正热爱基础研究的学生提供探索创新的机会。
需要推广落实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导师制,为基础研究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坚定学术志趣,发现自己的禀赋,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强化基础学科素养,给予其充分自由空间,个性化自主设计培养方案与课程安排。需要创新专业发展、科教协同与学科交叉培养机制。优化基础研究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根据科技发展形势,增设相关专业,将科教融合与学科交叉作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为学生提供交叉学科研究的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与关键要素投入,加快建设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区。需要创新不同学段的衔接协同培养机制。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需要重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协同,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形成科学素养,可尝试探索建立“科技学校”和“创新学校”,鼓励高校与中小学开设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课程,推动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需求。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需要创新本硕博衔接培养机制。由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见效慢、创新难、投入高、理论性强、建设周期长,故而应将成为未来科学家作为目标导向,构建起本硕博一体化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制度,对本硕博阶段的基础研究课程进行全局谋划与贯通设置;畅通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转换渠道,为基础研究人才建立在本硕博不同阶段更换专业学科的通道。需要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面向世界一流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国际交流,拓宽基础研究人才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水平,适应国际竞争的战略科技人才。需要创新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国家、地方与学校等联动的多元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经费支持机制,通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需要创新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
由于基础研究存在路径不确定性与灵感瞬间性等特点,导致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需要较长周期,因此,对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需要健全长周期与差异化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构建符合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规律的评价体系,避免用实用价值或市场估值评价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破除唯成绩与唯论文等评价误区,重点考察基础研究人才的钻研力、创新力,以及对基础研究的热爱,抓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过程性评价”,借助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存储分析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各类过程性信息。
三是深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环境营造,创造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社会条件。社会层面应营造宽容失败、尊重科学与鼓励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社会风尚,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造包容宽松的社会环境。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基础研究的兴趣,保护好青年学生的求知欲,吸引更多青年学生投入基础研究,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研究储备人才。同时,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科研学风作风建设,引导基础研究人才甘于坐“冷板凳”,摒弃浮夸与浮躁的心态。
3.加强思想保证,把握住“为谁培养基础研究人才”
一是坚持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政治引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强党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政治引领与全面领导,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政治取向,全面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科学知识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成为党和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伟大事业的忠实信仰者与实践者,引导基础研究人才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加深基础研究人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
二是坚持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国家参与全球人才竞争,要以解决国家最急需、最关键、最重大的科学问题为靶标,引导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与长远需求。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只有同人民需求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因此,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应时刻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支撑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是坚持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精神引领。面向基础研究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基础研究人才投身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事业中,为新时代基础研究人才高质量培养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必须大力弘扬心系人民、胸怀国家的爱国精神;敢为人先、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身许国、淡泊名利、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协同攻关的合作精神;教育引导基础研究人才将科学家精神作为成长成才的不竭动力。
(作者:段世飞,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阚 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