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学习习近平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89 次 更新时间:2024-03-12 21:07

进入专题: 基础研究   科技自立自强  

宿凌  

 

习近平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加强基础研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谋划基础研究工作、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基础性地位,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的起始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从基础研究发力,重视和激励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从源头和底层夯实我国科学体系根基。

(一)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新技术、新产业的形成,需要基础研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发现新的科学原理。习近平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纵观科学发展史,基础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往往对社会的发展,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形成产生革命性的影响。15世纪中期,以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为代表的天文学大发展,带动了自然研究的进步。恩格斯指出,哥白尼的著作使自然研究“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而且很有力量”。此后,天文学、数学、力学、物理学等各早期基础学科的独立发展,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大踏步前进。进入16世纪后,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基础科学在科技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17世纪到 18世纪,近代力学、热力学的发展,带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宣告了工业革命的到来。19世纪末 20世纪上半叶,电磁感应定律的广泛应用,电磁波的发现以及电磁场理论的建立,无线电通信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开启了工业电气化时代的进程。20世纪初,核物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层出不穷,使原子能等技术趋于实用化。进入 21世纪,以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为代表的基础科学领域正在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因此,从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历程看,每一次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都与基础研究的大发展紧密相关。可以说,没有基础研究作为科技事业大厦的地基,科学技术上就不会有根本性质的进步和革新。

(二)当今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主要科技强国都在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部署

事实表明,世界科技强国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都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基础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形势复杂,高科技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习近平指出:“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基础研究无疑就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和把握科技发展先机的重要抓手。美国、俄罗斯、欧盟、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台了基础研究发展战略,鼓励变革性原创探索,不断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2021年 4月,美国制定了《无尽的前沿法案》,设立技术和创新理事会,以加强在关键技术重点领域中的基础研究;俄罗斯制定《俄联邦基础研究长期计划(20212030)》,预计投入 2.15万亿卢布支持所有基础学科;欧盟在已经启动实施的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 2020”中将“打造卓越科学”作为战略目标之一,资助从基础研究到创新产品市场化的整个创新链所有环节;英国在 2020年出台《研发路线图》,加强对基础研究的长期支持力度和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引导和统筹,计划推进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机构和设施建设;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成立了战略性基础研究部,有计划地推进基础研究和尖端研究开发。纵观当今世界,在科技创新这个国际博弈的战场上,主要科技强国都在不断完善和强化基础研究体系,并将其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加以推进,力争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抢占优势地位。

(三)基础研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发展,“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其中一个重点是,“强化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之所以将基础研究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因为基础研究作为一种对基础科学、前沿科学的原始研究、底层研究,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但能对学科突破、应用研究、产业革命等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实践表明,基础研究通过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能够提出更多的原创理论,作出更多更新更具前瞻性的原创发现,从而加快培育出新的增长点,取得首创性、突破性和引领性的创新成果,推动形成基础牢、能级高、韧性强、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基础学科之间以及基础学科同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往往能够促成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推动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贯彻好,就要重视加强基础研究,切实使基础研究成为科技创新之源、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促进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靠基础研究的突破

习近平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关键核心技术一般指的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技术和工艺,在产业技术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通常在短期内难以模仿或掌握,呈现出稀缺性和独占性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市场价值和强大的竞争优势。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越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越多,未来发展的空间才能越大。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为垄断自身科技优势,强化自身经济和科技霸权,大搞胁迫外交,把科技问题政治化,对我国科技发展实施遏制和打压,强推“科技脱钩”,构筑“技术高墙”,试图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行业实施“卡脖子”。在这种情况下,在“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刻不容缓。习近平指出,“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不得不看别人脸色行事”。那么,如何从源头上寻找解决方法?习近平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因此,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发展大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将加强基础研究作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根本之策,从基础研究上下功夫,把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搞清楚,积极抢占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二、新时代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取得重大成就,为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一)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取得原创性突破,显著提升我国科学研究整体实力

在基础前沿方向能否完成重大研究任务、取得重大原创成果,是衡量基础研究实力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 2012年的 1万亿元增加到 2022年的 3.09万亿元;基础研究投入从 2012年的 499亿元提高到 2022年约 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 4.8%提升至6.3%,年均增长近15%,接近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速度的 2倍。我国在化学、材料、物理等基础学科研究方面已居于世界前列,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铁基超导材料、多光子纠缠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在中微子震荡、脑科学、类脑芯片、干细胞、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我国成功组织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如“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成功发射,“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雪龙 2”号首航南极,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等等,推动我国科学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

(二)一批高质量源头科技成果实现应用化、规模化、产业化,为“中国制造”赋能提速

高质量源头科技供给,能够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在一些战略性产业方向强化基础研究,推动一批高质量源头科技成果实现应用化、规模化、产业化。例如,我国在物理学、电子学、材料学、化工学、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等基础学科实现重要突破,创造性地将3D打印、复合材料、数字化设计、人机交互等技术应用于 C919国产大飞机的研发制造,成功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并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我国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成功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成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我国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将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率先实现 5G移动通信技术规模化应用,已建成全球最大 5G网。此外,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使“中国制造”迈向更高水平。

(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使用,为满足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需求提供物质保障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原创性、突破性创新研究的重要支撑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上持续发力,已布局建设 5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散裂中子源、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等一批科技基础设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前沿科学研究探索、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提供了极限研究手段。同时,我国积极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在“十三五”时期已有4000余家单位 9.4万台(套)大科学仪器和 82个重大科研设施纳入开放共享网络。当前,我国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正在向体系化拓展,面向集成电路、生物育种、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等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并围绕解决实验室技术熟化、工程化和成果转化等问题,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突破、科研成果工程化实验验证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一批事关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功,为保障人民生活福祉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排在第一位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紧紧依靠科技攻关这个有力武器,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迅速组织药物研发、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基础跨学科科研攻关,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毒株;通过对病毒生存环境、传播途径、致病机理、危害性致命性等方面的科研攻关,为党中央制定科学防控政策策略提供了基本依据;多个动物模型和数据构建为开展疫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基本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开展流行病学和病毒溯源的精准度和筛查效率,这些都为我国夺取抗击疫情全面胜利提供了条件。

三、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的形势下,必须从多个维度综合施策、多向发力,进一步加强我国基础研究并不断取得新进步新进展。

(一)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最重要的保障。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形成拳头,狠抓落实”,并着力“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是我们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我国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制度保证。当前,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关联度日益加强,必须强化党对重大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健全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认清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长处和短板,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组织开展基础研究攻关,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确定正确的技术跟进和突破策略,瞄准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福祉的领域,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抓基本、抓尖端、抓重大,重点支持具有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学科,以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同时,“要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研究,加强分类施策。

(二)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

习近平指出,强化基础研究,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时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的理论问题,瞄准基础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自由探索,充分尊重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灵感瞬间性、方式不固定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为科研人员提供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的宽松条件,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最前沿的基础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习近平还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为此,要建设好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加快提升科研主体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做优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加强基础学科发展和科教融合发展为目标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及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新型研发组织形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要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聚焦重点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加快建设基础研究特区,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鼓励率先开发利用在我国学术平台发表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和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

(三)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习近平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是推动基础研究加快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虽已基本建立,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要把基础研究作为长期工作持之以恒推进下去,必须在明确我国基础研究优势特色、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优化细化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和深化科技体制机制特别是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在考虑国家财力水平、保持合理投入强度的条件下,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联合基金资助效能,建立和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要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坚持按目标成果绩效考核为导向统筹基础研究资源配置,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申报、评审和决策机制,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和国际国内同行评议。要健全同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评价激励、成果应用转化、科技人员薪酬等制度,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基础研究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基础研究先锋力量。

(四)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打造和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制定并深入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为基础研究人才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和保障。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要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同时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全方位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要加强科研学风建设,引导科研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放眼长远,坐住坐稳“冷板凳”,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五)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

开展基础研究离不开精神激励。习近平指出:“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界涌现出许多受到人民爱戴的科学家,他们坚守精神追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典范。要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广泛宣传在基础研究等科技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鼓励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主动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事业,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翼,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将科普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要切实推进科教融汇,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应从娃娃抓起,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蓄积更充足的底气。习近平强调,“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探索未知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此外,他还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六)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当前,全球科学研究中许多问题的范围、规模和复杂性不断扩大,往往超出单一国家的科研能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成为一种必然。面对少数国家的打压、围堵,中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脚步只会更加坚定,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在科学研究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强化创新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全球科技进步。要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积极推动国际社会“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围绕粮食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外层空间利用等全球问题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要积极参加或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主动参与完善国际相关科技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和监管框架,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打造良好外部环境。要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牵头开展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拓展和深化国际联合基础科研。与此同时,习近平还强调,要“有效维护我国的科技安全利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努力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征程上,必须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关于基础研究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部署,加快推进我国基础研究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筑牢根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编审)

(来源:《党的文献》2023年第5期)

    进入专题: 基础研究   科技自立自强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83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