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更好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112 次 更新时间:2023-06-25 22:38

进入专题: 文化使命  

刘余莉  

 

“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贵品格和民族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未曾间断而传承至今的民族,也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文化的发展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宣文教以章其化”,开创了成康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一系列盛世,达到“囹圄空虚,刑措不用”“民不忍欺”的治理境界,形成“协和万邦”的局面,赢得“华夏之族”“礼义之邦”的美誉,在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方面更是拥有数不尽的经验、方法、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十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做了概括,即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这十个方面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蕴藏的精神气质的体现。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和突出特性,深刻把握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内涵,深刻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更好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的本质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文化”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两层意思。“文”是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文艺形式。“化”是人受教而变化。人们接受了道业,变化气质,改过迁善,在各方面起了若干的变革,这种“变革”就称为“化”。“文化”就是以文艺形式变化人的气质,实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

古圣先贤顺应天道自然的规律以及社会人伦大道之礼来教化人民,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无论是文字、典籍、礼乐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以传承和弘扬“道”为宗旨,以变化人的气质为目的。

汉字作为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集形音义于一体。从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到小篆、隶书、楷书,汉字本身始终具有教化的内涵。汉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纽带,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关键因素。

典籍记载的是古圣先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智慧和方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的古代史就是一部不间断的有文字记载的信史。在经史子集等典籍的熏陶下,中国古代士人形成了特有的精神品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深入经典、学习历史是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礼乐是古圣先王顺承天道以治人情的具体形式,是内在美德与外在行为准则的统一。《礼记·乐记》云:“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这点明了礼的本质在于教化。自汉以降,历代多以礼乐政刑治国,采取了礼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被称为礼乐文化。我们应当重视古人关于礼、乐、政、刑四者的排列次序中所体现的治国理念,最大程度发挥礼乐文化“绝恶于未萌”“起敬于微眇”的治理效果。

中国古代的文学、戏曲、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形式,也都秉持了“思无邪”理念,具有引导人向善好德的重要作用。无论哪一种文艺形式,都是真善美的统一,都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作为内在要求,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息的重要原因。

坚持守正创新,做好“第二个结合”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创新,揭示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

回望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守正创新”一直是其中的精神内核和精华所在。守正,守的是正道、正气;创新,创的是表达形式、方式。因为中华文化是“志于道”“合于道”的文化,因此能够怀抱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在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不断融合中,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中“合于道”的部分相互吸纳融合,中华民族在文明互鉴、文化交融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自信、守正创新,也避免了中华文明被其他文明所反噬。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慧源泉和文明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守正才能把握方向,创新才能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深刻阐述,巩固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对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意志、行动,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

实践证明,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历史、敬畏文化,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才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首席专家】

    进入专题: 文化使命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98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