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步:不断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942 次 更新时间:2023-06-10 10:40

进入专题: 国际影响力  

徐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中国的大国担当赢得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为中国外交奋进新征程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们要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同各国人民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外交在变局中开新局、在乱局中化危为机

新时代,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下,中国外交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既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又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在全球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坚定守护世界和平、有力促进团结合作、坚决捍卫公平正义。

回答时代之问,引领进步潮流。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议,深刻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有力引领百年变局发展方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向何处去贡献了中国方案。这一理念多次写入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和平稳定、推动文明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深化外交布局,建设伙伴关系。我们运筹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深化战略对话,持续改善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环境。加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建设,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深化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巩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我国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工作布局日益发展完善。

打造合作平台,推动共同发展。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内,中国与参与国家和地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协调联动发展,深化务实合作,让各方在“一带一路”这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上有更多获得感。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多个就业岗位。从进博会到消博会,从广交会到服贸会,中国举办的一系列经贸盛会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更多契机,搭建起各国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外国媒体这样评价:“虽然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蒙上阴影,但中国为世界贸易带来了光明”。

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公平正义。我们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等,为推动全球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肯定。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和发展空间,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倡导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互鉴。我们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尊重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反对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通过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与各国交流分享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现代化建设经验,搭建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对话平台,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以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中国外交继续砥砺前行

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辟新局面,必然要克服一系列艰难险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要深入掌握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升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破浪前行。

立足自身发展,坚定战略自信。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势不会改变,但也面临逆风逆流,我国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增加。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战略自信。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始终保持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任何风浪所惧,牢牢把握主动权。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通过主场外交、国际展会、全球推介等推动开放发展,不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站立时代潮头,坚持胸怀天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有站立时代潮头、认清历史大势,坚持胸怀天下、倾听各国人民呼声,才能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开辟更宽广道路。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从共建“一带一路”到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之所以能够产生深远国际影响、凝聚广泛国际共识,关键在于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拓展全球视野,把中国人民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利益更好统一起来,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斗争中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尊严,展示了不畏强权的意志决心。要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坚决反制任何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的错误行径,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及时澄清外界误解、批驳错误言论,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展现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进一步提升中国主张、中国方案的感召力。

以自身和平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我们要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和平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以更宽阔视野、更开放胸襟、更积极姿态,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尽责,为人类的繁荣进步出力。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壮大世界和平力量、国际正义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倡导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坚持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共同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国际合作不断拓展新空间。加快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打造“小院高墙”“平行体系”、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的行径。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主张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积极参与新兴领域治理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作者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

    进入专题: 国际影响力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6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