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毛泽东研究领域的新特点和新成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19 次 更新时间:2023-06-09 23:40

进入专题: 毛泽东研究  

陈晋 (进入专栏)  

我先介绍一下会议的基本情况。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和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联合举办的这次学术讨论会,一共收到500多篇学术论文,经过专家评审,从中选出92篇,加上特约论文30篇,一共是122篇。会期只有一天,时间虽短,与会代表们还是利用各种机会,展开了生动活泼的讨论。

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求从事思想理论研究和宣传的同志,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我们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就是一件大事。把党的领袖人物研究好,宣传好,维护好,深入科学阐发党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理论,讲清楚毛泽东那一代党的领导人的探索,及其与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这次会议的着力点。

总体上来讲,这次会议反映了近年来毛泽东研究领域的新特点和新成果。

一、研讨毛泽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系,深化了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的认识。

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在这次研讨会上,大家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精神,对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进行了充分阐述,进而对他的历史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同志谈到,毛泽东的中国梦,首先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进而希望尽早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当代中国的中国梦是对毛泽东的中国梦构想的继承和发展。还有同志谈到,中国梦既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进步人类的梦想”,又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伟大民族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崇高追求;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充满科学精神的伟大事业,必须克服悲观的论点和急躁的情绪。从毛泽东的有关论述中提炼出这样一些观点,不仅有助于理解毛泽东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的历史贡献,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不少同志立足于毛泽东各方面的历史贡献,来论述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比如,提出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其正确党建理论对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使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他作为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提出的建军思想、战略战术和重大决策,使人民军队不仅打败了侵华日军和国民党军队,还同美国等国军队进行了较量,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强柱石;他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实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极其深刻伟大的社会变革;他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其伟大成果既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参会论文或是从总的方面,或是针对某一时段或某个领域,深入研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比如,有同志论述了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有同志分析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等等。还有同志把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突出贡献,概括为“五个一”,即一条道路,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个理论,就是创立毛泽东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一个国家,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一个基础,就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一支队伍,就是对人民忠心耿耿的党员干部队伍;一个榜样,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凝结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和流血牺牲。有同志提出,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起了关键作用的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它们是: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从毛泽东同志与这几件大事是关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毛泽东不仅亲身参加了辛亥革命,而且后来对这场革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分析,讲清了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毛泽东是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华民族的复兴才真正有了希望,有了可能。缔造新中国,这是毛泽东为民族复兴作出的最伟大贡献,我们要永远铭记毛泽东为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不朽功绩。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毛泽东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开创的事业、进行的探索、提出的宝贵思想,与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密切关系。

二、研讨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化了对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毛泽东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是近年来毛泽东研究的重点,也是此次研讨会的一个聚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本次研讨会贯彻了这个论断的精神。

关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有同志提出,事实上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了思索和构想。其成果包括:社会主义是民主革命的最终目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上、下两篇文章;中国到达社会主义阶段比起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要晚相当长的时间,新民主主义不是民粹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从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可以和平解决;搞社会主义太快了会翻筋斗,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工夫;借鉴苏联经验,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思索和构想有关社会主义问题,此前很少有人关注。

关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贡献,有同志将之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地探索出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科学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启了“以苏为鉴”的思想解放运动;率先开启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独立探索,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若干原则;逐步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设想。

有不少同志对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具体领域的重要贡献,作了专题研究。比如,有同志强调,毛泽东规划、确定了经济发展道路与重大政策,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发展战略,制定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各种关系的原则,尤其是在他的领导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在中国史无前例,在世界也属罕见,值得后人铭记。再如,关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和发展,有同志强调,毛泽东创立的多党合作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他倡导的协商民主思想,指导了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实践;他制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战略方针,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的理论准备,有同志概括为八个方面。包括: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确立总的指导原则;作出中国处于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理论判断,为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明确国情依据和战略目标;创立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提供哲学依据和科学方法;制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方针和总目标,为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明确政治方向和基本方针;探求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为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作出重要的经济理论创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政策和战略思考,为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确定思想指南和文化旨要;规定中国外交工作总的方针政策,为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坚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

有同志把毛泽东在探索中积累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的宝贵经验,概括为七个方面。包括: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最可靠的保障;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一刻也不能忘记和放松党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巩固和强化全党全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开放。

三、研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思想精髓,深化了对毛泽东思想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

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要始终珍惜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此,有同志联系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强调新中国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熟和壮大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建设和强大起来的。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际战略和外交、党的建设诸方面对毛泽东思想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研讨,是需要学术界长期努力的工作,也是这次会议研讨的重要内容。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方面,有同志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视角,来分析毛泽东的理论创新,提出毛泽东是中国革命斗争历史选择的引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合格的哲人。他在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写下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文献,为革命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还有同志从破与立的角度,研讨了毛泽东的理论创新,认为他突破“片面不断革命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中间势力危险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突破“城市中心论”,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突破“唯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在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思想束缚基础上,毛泽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在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方面,有同志强调,他关于革命与建设的理论,贯穿着三个要点: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让劳动人民摆脱剥削与压迫,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建立独立、富强、文明、公平正义的新中国。此外,毛泽东根据我国的国情,从发展生产力和增进人民利益出发,重视利用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毛泽东区分了不同经济成分的不同社会性质,重视和强调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作用。

在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方面,有同志强调,毛泽东领导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文化为人民大众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制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从而开创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崭新时代,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础,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资源。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术界对毛泽东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管理思想,关注得比较少。有同志认为,毛泽东在探索中虽然没有使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这样的概念,但他确实有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包括:适应当前形势任务需要,将人民群众组织和动员起来;针对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加强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减少和化解各种矛盾,等等。这些理论和实践,为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方面,有同志强调,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建军之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石;是胜战之魂,为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注入了活的灵魂;是安邦之本,指导我们建立了巩固的国防,奠定了中国有影响大国的国际地位;是思维之钥,揭示了军事领域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提供了解决军事问题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的党建思想,是这次会议论文关注较多的问题,涉及到干部教育、反对腐败、加强党的纪律、保持党的纯洁性等各个方面。有同志史论结合,专题分析了毛泽东关于党“自我净化”的思想,内容包括: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调查研究,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发现问题、修正错误,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党的肌体;居安思危、戒骄戒躁,防止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孳生和蔓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党内的犯罪分子和腐化变质分子严惩不贷。

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参会论文从不同角度,作了深入阐述。总体上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前者是后者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事实上,要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不可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同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还有所不同,后者有一个“中国化”的极其艰难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沿着毛泽东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随着时代的不同和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其中许多基本原则、基本思想,是直接从毛泽东思想那里继承下来的。如果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就没有依据,没有意义了。弄清楚一脉相承的内容,能更加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研讨毛泽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化了对毛泽东身上体现的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范的认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这次会议研讨的论文中,不少同志深入研讨了毛泽东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我们党在其他方面的优良传统,这是会议的一个亮点。

有同志提出,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非常丰富,既是指世界观,又是指方法论;既讲到“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立场问题,又讲到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利益问题;既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又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优秀品格;既有关于革命战争年代加强群众工作的大量论述,又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善党群关系的明确观点。而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可以说是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本质与精髓。还有同志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毛泽东建立了一定的制度,作出了必要的规定,包括:下厂下乡,调查研究;蹲点;干部参加劳动;整风;重视人民来信;树立先进典型;反对特殊化;等等。这些,对我们今天贯彻群众路线,是有启发的。

贯彻群众路线与开展调查研究,密不可分。毛泽东一生对调查研究极其重视,把调查研究看作一切工作的基础,当作各级干部必须练就的基本功。有同志强调,毛泽东开创了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同志从收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的几个调查报告入手,分析了毛泽东开展不同形式的调查研究的鲜明特点,进而总结了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理论思考。包括他从世界观角度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只有调查研究,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从认识论角度提出,调查研究“是决定政策的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从作风建设角度提出,调查研究是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前提,“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在这次会议上,一些论文专门阐述了毛泽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认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是毛泽东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有同志把毛泽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显著特点,概括为四个方面:高度的战略思维能力;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还有同志从学风和文风方面谈到,毛泽东有关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向谁学习、怎样学习的论述,奠定了我们党始终注重学习教育的优良传统。有同志提出,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反对党八股理论的建构者,是全党身体力行反对党八股的典范,是中国践行马列主义文风建设的文章大家。有同志具体分析了毛泽东怎样写政论文章,认为他的政论文是用文学翻译政治、传播思想的光辉典范。其文章充满了政治家的气势、思想家的敏锐、作家的文采、学者的丰富和大师的幽默。显然,这对克服当前假、大、长、空、媚的不良文风,是一剂良药。

五、研讨毛泽东的重要文献,深化了对党史国史上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献。这些文献记录了他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完成艰巨任务积累的宝贵经验,也记录了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探索。一些参会论文结合党史国史上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毛泽东的若干重要文献作了具体解读。

《愚公移山》是毛泽东留下的名篇。有同志分析,毛泽东之所以格外看重愚公移山的故事,在于它的寓意里蕴藏着党的两条重要宗旨:一条是横向的,就是争取最广泛的群众一起奋斗;一条是纵向的,就是要一代一代地艰苦奋斗。作者在此基础上联系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之路,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愚公移山“代代接力,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篇文章从文献解读出发,由点到面,由点到线,令人耳目一新。

类似的论文,还有一篇对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的解读。作者认为,这篇文献尽管不足1100字,但思想容量十分丰富。毛泽东在文中批判了唯心主义认识论,指出人类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提出了物质和精神、精神和物质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转化;重申了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论指导实践的条件性等重要思想。这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的认识论,而且对正确认识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是毛泽东1959年底到1960年初的长篇读书体会。有同志考察了这篇文献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思考,提出毛泽东在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建设要波浪式发展、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与布局、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等卓越见解,不仅蕴含着对今天具有启发意义的理论认识,也彰显了毛泽东的读书理念和方法。

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文献在国外的传播和评价情况,过去研究得不多。有同志提出,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当时都纷纷予以报道和转载,有些国家还发表了评论文章。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率先对其进行了报道,并将毛泽东视为社会主义阵营新的理论权威;苏联等国的态度比较冷淡,报道并不积极;波兰等国大力欢迎,并认为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中国的范围。通过这样的梳理和总结,作者认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扩大了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五个方面,是对这次研讨会在学术成果方面的简要总结,难免有疏漏之处。比如,参会论文中还有许多微观研究成果,就没有列举出来。我认为,微观研究只要防止把历史碎片化,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今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是党史国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毛泽东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真正把历史这门教科书学好、弄通,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陈晋: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

(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编《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进入 陈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毛泽东研究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62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