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998 次 更新时间:2024-02-23 22:37

进入专题: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刘建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理论创新。充分认识“两个结合”的重大创新价值,必须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而重大的意义。在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系统论述,深刻揭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为我们深化认识、提升自觉提供了科学指南。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论述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这一命题,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展开论述,再到党的二十大闭幕后考察延安等地过程中提出“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从而明晰了“两个结合”的理论定位。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与发展的角度深入论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就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是以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为深厚基础的,如果没有这一基础或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这一基础的结合,就不能开辟和发展这一伟大事业;同时,也告诉我们,“两个结合”是一种把握社会发展本质的规律性认识,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成功的诸多法宝中最大的法宝。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道路是人们前行的遵循和依托,它不仅有一个方向是否正确的问题,也有一个基础是否坚实的问题。地基的坚实性是我们选择和确定道路的重要依据和考量,如果把正确的道路建立在沙滩上,也不能让事业的列车到达成功的终点。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有自己坚实的根基,这就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根基。当今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具有如此坚实的历史文化积淀。幸运的是,中国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文明型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数千年文明史从未中断的国家,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厚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现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闪电射入这块古老的东方土地,激活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为中华文明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有了更加深厚有力的文化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来,脚踩着坚实的大地,迈着雄壮的步伐,展现着文化的风采,昂扬走向光明的未来。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空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表明,“两个结合”是两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在我们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面对党内一度盛行的照抄经典作家语句、照搬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风气,毛泽东振聋发聩地提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从而使党解放了思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性,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引领革命走向胜利。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面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国内外对中华文明的轻视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误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使我们摆脱了那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隔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文化的主体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没有文化主体性就不会有精神上的独立性,就不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始终保有独立的精神品格,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这一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和文化激荡中,必须始终保持和不断彰显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二者从自发的“高度契合”到自觉的“有机结合”的转变,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不断发展,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标注了我们党自觉自信的新高度新境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是百年来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长期探索的成果和长期积淀的结晶。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正反两方面经验都充分证明了的历史结论;这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向指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双向互动关系的精准把握,说明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涵养着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发展的理念与政策上走向成熟的标志,意味着我们党达到一种新高度和开启一种新境界。它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机整体的全面把握;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新征程上具有高度的未来自信和理想追求;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实现了古今中外的文化融通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创造。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进入专题: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57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