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萨:充分认识中国经济韧性强这一基本特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34 次 更新时间:2023-02-19 23:30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吴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2022年,尽管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对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我国及时果断应对,靠前实施既定政策举措,经济总量仍然跃上新台阶,达到1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高于美国2.1%、德日两国1.9%的经济增长率,显示了较强的经济韧性。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这一基本特征,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有利于强化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有利于社会各界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

所谓经济韧性,是指一个经济体有效应对外部干扰、抵御风险冲击,实现经济自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基本面。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遭遇偶然事件的冲击,可能出现短期的波动,但决定长期发展的是经济基本面,在于经济的韧性。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不会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不会改变,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产业韧性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体系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世界上最为复杂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条。通过全面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世界经济紧密连接,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十分稳固。在这一工业体系下,我国拥有世界各国难以比拟的强大制造能力、完善配套能力,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既可以凭借14亿多人口巨量劳动力,在传统产品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又可以凭借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与众多的高端人力资源,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尤其是新兴产业领域抢占制高点、形成新优势。正是在完备的工业体系的强力支撑下,我国经济的抗压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较强。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增强,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2.4%,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12.7%、9.9%、7.6%。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彰显工业经济韧性,增加值较上年增长5.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市场韧性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我国所具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需求层次多元丰富,规模优势显著,具有较强的快速复苏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和抗击风险能力。超大的内需市场规模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与经营成本,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国内企业在竞争中成长为跨国企业提供丰厚土壤。又有利于发挥大国经济的本土市场效应,形成对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使我国成为全球资本的投资沃土与全球跨国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进而更加扩展我国经济的全球连接广度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较大回旋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在44万亿元左右,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依旧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刚刚过去的2023年春节旅游市场喜迎“开门红”,基本恢复2019年旅游市场的正常步调。重点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与客流量均与2019年春节基本持平。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对东盟、欧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15%、5.6%、3.7%。我国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潜力巨大,补短板锻长板投资需求旺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空间,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将引领创造更多市场需求。

安全韧性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主要指其受到外部冲击后能恢复原样甚至达到更理想状态,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有效运转,在关键时刻能够反制封锁打压,并能够在价值链中获利的能力。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极大提高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等特征,我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少有的产业体系较为完整的国家,拥有潜在的产业稳定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不仅是我国参与大国竞争的国之利器和确保国家和平自主发展的基础,也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回旋空间大。我国国土空间辽阔,不同区域要素禀赋及经济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发展层次的巨大差异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一文中强调,“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在区域互动发展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过剩产业或成熟产品线转移至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既为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又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塑造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创造契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也可以引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适宜技术,使得不同要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功能与效应,从而缩小区域差距并加快技术创新速度,促进中西部地区向发达地区收敛。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不断巩固发展势头,多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跑赢全国经济增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和吸引力不断增加,呈现积极向好态势。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从2012年的21.3%提高到2021年的22%,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从2012年的19.6%提高到2021年的21.1%。中西部地区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提高了2.2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东部地区之比提高了约5.8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此外,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企业在不同区域之间、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布局,也更易实现企业分工、集聚效应的最大化,并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尽管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待持续巩固提升,立足我国拥有的巨大国内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充分利用供给侧和需求侧尚存在的巨大缓冲空间,深化改革,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的韧性。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一是要推动产业备份系统建设。对于关键产业与关键产品,要通过区域合作与国家层面的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调整,建设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增强产业链的安全发展能力。二是要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持续激发创新潜能,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

以改革提升供需市场双向匹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其短板弱项在于市场需求与供给两方难以达到高效匹配。因此,着眼进一步扩大有效市场规模,必须做好下列工作:一是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中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我国市场规模。二是要搞好共同富裕目标下统筹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既要重视对生产领域的激励,推动收入更多依靠劳动创造上来,又不能忽视财富的再分配,进而提升全社会共同富裕能力。三是建立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持续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021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6.7%,城镇化的空间依旧巨大,依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通过城镇化的空间转化效应,既能够创造巨大需求,也能够通过就业转换提升生产率,扩大有效供给。要顺应资源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的规律,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以城市群为载体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形成一批新增长极,拓展区域经济增长、投资消费新空间。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支持资本下乡,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吴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84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3/3,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