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绿色路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59 次 更新时间:2023-02-12 01:00

进入专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  

曾凡银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必须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的关键,在市场体系的建设中确立绿色准入—交易—退出机制,加强功能区补偿合作、城乡协调联动促进区域公平分配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用绿色贸易和投资构筑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绿色开放体系。抓好能源电力、制造业、大食物、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的绿色化、低碳化,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一、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一)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同”

作为后发国家和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需要用几十年甚至更长一段的时间,跨越发达国家200多年分别走过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串联式”现代化道路,这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需要总结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确保后来居上,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同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达国家200多年分别出现的一些阶段性问题,在我国日渐显现,并相对愈发突出、集中交织。因此,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党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由“四化同步”到“五化协同”的升级,强调了“绿色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之作为“政治任务”确定下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将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发展理念,明确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四化同步”发展(见图1)。

图片

(二)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我们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确保发展的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绿色制造等。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持续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必须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运输与绿色物流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等。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遵循现代化规律,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逐步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信息流引领知识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质流,形成开放式跨界资源流和创新源,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智能化、数字化,促进城镇化数字转型、农业智慧化,为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要素保障。因此,绿色是发展的鲜明底色,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全局。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是指导我国在“十四五”规划时期以至于更长时间,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和重要举措。

(一)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首先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

尽快“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运用工业互联网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升级,重点支持低能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组链式发展,超前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类脑科学、深空探测、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企业循环(绿色低碳、零碳、负碳工厂)——园区循环(绿色循环低碳园区)——产业循环(绿色供应链支撑绿色产业链价值链)——社会循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二)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健全绿色市场的准入、交易、退出机制

1.开放规范市场准入

健全统一、公开透明的绿色低碳产品(工业、农业产品)、装备、服务的技术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完善行业、产品市场准入目录清单,如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节能环保产业参考目录、绿色产品认证目录、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中国产品节能认证目录等。让消费者掌握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出现的市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2.保证市场交易公平

绿色市场有其自身的技术标准特性,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推出,普通的消费者难以辨别,需要有为政府(visible hand)+有效市场(invisible hand)的有机结合,加以引导、监管和规范,才能保障市场竞争的效率和公平。对节能环保产品市场,持续完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依据品目清单和认证证书,实施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机制,对市场加以示范和引导,促进该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建立并运行的,需要扩大交易行业和品种,用市场的力量倒逼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效落实《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9〕689号)、《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运用推广。

3.严格市场退出

主要通过行业技术标准、政策的调整变化,引导甚至倒逼行业、企业和产品在绿色市场的有序有效退出。在行业、企业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过剩落后产能(如电解铝、钢铁、水泥等)的退出。在产品方面,如通过汽车国四、国五、国六排放标准的逐步升级,引致其排放标准以下的汽车产品逐渐退出市场等,有效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绿色供求,达成供给侧和需求侧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相互促进。

(三)在收入分配与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方面,加强功能区补偿合作和优势互补协调联动

1.以补偿促公平

我国的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由于其区位相对偏远,加之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环境功能保护的需要,一般属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需要付出发展的机会成本和保护成本,地区收入相对较低,更需要完善国家财政等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这些地区的资金、技术、适宜项目的专项支持,促进其产业绿色化、特色化、品质化、品牌化和生态产业化。同时,深化城市化地区对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产业、项目、技术、人才等的横向合作补偿机制,从而在绿色合作中实现区域协调共同发展。

2.以联动促发展

充分利用西部的可再生(风光)能源优势,优化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健全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梯次绿色化有序转移的体制机制,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避免区域间政策优惠的竞相降次(竞次,race to the bottom),确保耕地、生态红线不受触碰。完善政策矩阵,有效推进乡村绿色振兴;构建生态产业化机制,多层次全方位合力促成生态产品价值多元实现形式(生态康养、生态碳汇),发展绿色建筑、生态乡村、节能农房、低碳交通,促成区域、城乡一体化绿色低碳发展、协调发展。

(四)在全面开放体系建设方面,完善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绿色开放体系(见表1)

1.加强进出口货物的标准化绿色化建设

有效对接国际、区域和国别绿色技术标准及其认证体系,把握其变化趋势,在商品生产、包装、运输等全生命周期实现标准化、绿色化,突破绿色贸易壁垒从而提升出口的质量。充分发挥关税的有效调节作用,限制资源性、高碳性产品的出口。2004年开始,国家逐步对“两高一资”的部分产品调整出口退税率、停止部分产品的加工贸易、对部分产品征收出口暂定关税(如表1所示),逐步解决出口干净产品,把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留在国内的粗放式低水平贸易问题。2017年起,我国逐步实施固体废物(洋垃圾)进口禁令,并写入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7年7月30日,我国正式通知WTO,2018年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废纸等24种“洋垃圾”。2020年发布了《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2020年第53号)。对固体废物入境的监管从允许、限制到禁止进口,健全防护网持续防止洋垃圾的进入、有害生物的侵入,充分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理念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2.加快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的绿色化

从1995年首次出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及2017年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颁布新的《外商投资法》,我国一直在鼓励外商投资向技术升级、绿色低碳和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统筹推进境外项目绿色发展,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为国际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近些年,欧盟等组织热衷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碳关税)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3.加强国际绿色低碳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技术创新在全球走向绿色、低碳、净零排放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尤其是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能源开发与储存、智能电网及微电网技术等共性技术的发展,既需要市场的竞争,更需要国际通力合作交流,构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共同体,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三、深化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突出抓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资源节约,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

(一)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及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据统计,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8%,电力行业占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2.5%;而在发电总装机量中,煤电占比约50%,水电、风电、太阳能总装机量不到30%。我们需要立足“富煤、贫油、少气”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持续推进“四个革命(消费、供给、技术、体制),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1.持续强化传统能源的降碳减污

重点支持行业关键技术(如发电效率技术、CCUS技术)以创新联合体集体攻关、突破,提升煤炭洗选率、燃煤发电效率,深化煤炭全过程全要素清洁低碳循环高效利用,加快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使煤炭资源利用朝着高效率、高品质、高循环,低消耗、低污染、低碳排放方式发展。

2.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

推进能源结构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在大力发展风光水电的同时,促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增强电力系统稳定和功率平衡。深化改革和技术创新,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网稳定性。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形成传统能源高效化与集中式、分布式结合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逐步形成以电力为转换中心的能源供给结构。源网荷储多侧协同集成,电源侧、电网侧、需求侧、储能侧协同共进。

3.加强技术研发创新

加强智能电网、大电网(特高压)+微电网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向世界推出中国技术、标准和方案。如特高压输电技术、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国际标准体系等。

4.加强节约集约用能

节能提效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减排的第一优选。节能是紧随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之后的“第五大能源”,涉及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促成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实体经济是财富之源,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的碳排放仅次于能源行业,必须从“原料制备——加工制造——使用维修——产品的报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的环节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1.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和有序转移

我国西部可再生电力资源丰富和气候条件适宜的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不断推进,数据产生量和处理量快速增长,而数据中心需要减少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要引导数据中心在西部发展。随着东部地区的能源日益短缺,为了减轻西电东输流量的巨大压力(解决“风光”发电间歇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就地开发与消纳),需要将一些能耗相对较高的制造业有序地向西部梯度转移。

2.强化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大力研发应用绿色加工工艺技术装备,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及流程再造、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效化、能源利用低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基础制造工艺生态化、绿色化。实行工业互联网+绿色化+制造,推进工业互联网惠及更多中小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3.链主企业(群主、龙头、头部)构建绿色供应链

以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将清洁低碳循环高效贯穿在制造业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等各个环节,以产业联盟建立“绿色生产+供应商管理+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绿色包装”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低碳循环机制,打造制造业技术、产品、企业、产业的绿色竞争新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4.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互联网+回收”体系,加强推广绿色再制造、再利用。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和消费市场,到2030年,中国电子垃圾中的原材料价值将达到238亿美元。据《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21》披露,2021年,我国首批目录产品理论报废量约为2.08亿台。2012—2022年,共有5批109家处理企业列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基金补贴企业名单,累计发放250亿元补贴,“四机一脑”年处理能力达1.65亿台,回收拆解总量近6亿台。目前,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仅约4%,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还不到三分之一。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能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200桶标准桶装水。1吨被丢弃的智能手机中含有155克黄金,是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德兰士瓦矿山的近4倍。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4.75亿户、机动车保有量4.08亿辆,都是巨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宝库。

(三)以大食物观加速农业绿色化多元化发展

现阶段,我国已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正向“吃得健康”多样发展,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结构日益丰富多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因此,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

1.积极拓展大食物来源的绿色地域空间渠道

如图2所示,以耕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强传统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标准化、循环化、安全化,形成食物产品的绿色化、品质化、品牌化。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不断扩大地域范围,扩大森林、江河湖海等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形式,除了传统绿色林果、(高山)蔬菜、水产品等外,在天然、有机、深加工方面延伸,建立稳定的绿色食物供应链、产业链。发展设施农业(植物工厂),从平行种植到立体种植,拓展绿色食物链生长壮大空间;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将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转化为绿色食物,以绿色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食物需求。

2.健全大食物的绿色支撑保障体系

完善绿色大食物技术标准、检测、认证、标识和监督体系。实施从种源、生产(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的全供应链、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理,规范其市场准入、交易、退出机制。健全绿色大食物的技术支撑与服务体系。加强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强化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大食物向标准化、绿色化、低碳化、生物化、多样化、现代化发展。在化肥农药零增长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运用“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大食物全产业链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以绿色建筑加快建筑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建筑业仍将是快速增长的行业。然而,建筑业是能耗和碳排放大户,大约消耗了全球30%~40%的能源。其中建材生产阶段、建筑运维阶段的碳排放量占比最大,建筑行业贡献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节能降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建筑是在全生命周期保持低能耗、实现环境友好、健康宜居的建筑。需要根据绿色建筑的内在要求与发展趋势,对建筑业科学精准施策。

1.健全绿色建筑制度体系,增强执行力

在绿色建筑标准方面,从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运行全过程,我国已建立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的制度标准(见图3)。

在政策规章方面,住建部等发布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建标〔2020〕65号),制定了《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建标规〔2021〕1号)。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对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随后,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出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建标〔2022〕53号)等。目前,我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达85亿平方米。全国新建绿色建筑由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1年的20亿平方米,新建建筑的占比达84%。2020年,我国共有141个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但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只有9个,主要是由于这些制度标准缺少法律规范,强制性程度不够。建筑从策划、设计、施工图设计、过程协调到后期评估的全流程体系协同不足,需要制定绿色低碳建造规划、运行控制要点和量化指标等。

2.深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

在设计方面,从传统文化和地域特点中汲取智慧,增加利用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历史文脉的元素。广泛应用节能建材,如节能玻璃、保温材料、轻质建材等。韩国节能玻璃使用率高达98%,欧盟国家使用率也达到了70%~80%,我国仅为10%。实施建筑配件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推广装配式建筑。实行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将光伏发电功能集成于建筑材料之上,其优势在于符合建筑标准,可靠性更优、安全性更强,实现了光伏和建筑的完全一体化。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我国既有建筑面积超过600亿平方米,约有60%以上的建筑是不节能建筑,需要推进楼宇节能技术改造。在建筑运维方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建立绿色物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绿色建筑资格运营证制度。在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利用物联网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及先进传感器等,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发展零碳建筑,完善绿色建造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加快“零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绿色设计、建造、运维等多领域协同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五)加快交通运输业绿色发展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联通着生产、消费、流通,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约占全国终端碳排放15%。因此,需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1.规划引领,做好枢纽(节点)支撑

将绿色低碳融入到水陆空交通规划、建设、运维的各个方面,加快多式联运枢纽布局和重点建设,强化各种运输方式基础设施“硬联通”、标准技术信息“软联通”,促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全方位打造“通道+枢纽+网络”有效联通、绿色低碳、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2.优化结构,促进融合发展

据测算,水运的成本是铁路运输成本的1/2,公路运输成本的1/5,航空运输成本的1/20。目前,我国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规模中的占比超过70%。据悉,一辆汽车每燃烧一升燃料大约排放2.5千克二氧化碳。所以,需要加快海运、铁路、空运、公路相互融合,大力推进大宗商品运输散改集+公转铁+公转水+多式联运(铁水联运、空铁联运、江海联运),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和水水中转比例,从而实现节能减碳的“3060”目标。

3.创新驱动,弘扬绿色智慧

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车(船)、交通(路+网+港)、能源行业构成了紧密且完整的“碳链条”,如公路运输的“油、路、车、企”。在交通方面,需要加强现代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全方位技术创新,打造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特征的绿色低碳公路、航道、港口、机场等。在车(船)等运输工具方面,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电气化推进其绿色低碳发展。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加强港口、机场等绿色岸电的利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因此,必须加快推进5G、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为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赋能,运用“互联网+交通+数字化(赋能)”,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技术感知、运输装备智能化水平,为运输业提供互联互通高效服务,推进行业在线协同治理。将北斗技术应用到智慧公路、航道、港口、枢纽等方面,实现交通运输业智慧化、绿色化、低碳化可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

http://xueshujie.net.cn/upLoad/magazine/month_2301/202301291858323046.pdf




    进入专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制度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67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术界》2023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